“2014微纳米力学青年高端学术研讨会”纪要

发布时间:2014-11-13 访问量:1689

2014年11月8日,第五届江苏省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重点活动之一:2014“微纳米力学青年高端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江苏省力学学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承办。“第十届苏港力学及其应用论坛”同期举行。参加本次会议并作学术报告的都是在国内微纳米以及力学界有重要影响和突出贡献的青年学者和优秀人才。江苏省力学学会代表,科技日报记者以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分别由南京理工大学的赵永好教授和燕山大学的沈同德教授主持。

立冬的第一天伴随着微微小雨。尽管,天气有一丝寒冷,但是参会者们都饱含热情。会议首先由本届会议主席、南京工业大学周剑秋教授致欢迎辞。他用简洁的话语表达了对参会学者们的热烈欢迎以及对江苏省力学学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希望借此契机,广大的优秀青年骨干可以深入学术交流和开展合作,提出疑问,相互解答,展示自己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了解在微纳米力学以及相关领域新的突破。接着,江苏省力学学会秘书长、河海大学钱向东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他首先代表江苏省力学会理事长唐洪武教授表达了对参会学者们积极参与本次学术研讨会议的感谢,强调了苏港两地在力学学科上面紧密合作的重要意义。随后介绍了江苏省力学学会的发展情况。最后,香港力学学会理事长、香港科技大学李贻琨教授代表香港力学学会致辞,他特别指出:江苏和香港力学学会联合主办的十届苏港力学论坛取得丰硕成果,为两地力学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他还代表香港力学学会向江苏省力学学会赠送苏港论坛纪念品。

本次会议围绕“微纳米力学”这一会议主题,首先,燕山大学沈同德教授进行了题为“金属纳米晶变形和退火后的‘异常’的力学行为”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出:根据银纳米晶体变形的晶粒尺寸(GS)、位错密度(DD)和变形结构分为三个阶段,实验中银的纳米晶粒在退火后力学行为异常。

香港科技大学李贻昆教授做了题为“集成式CMOS MEMS热流量传感器的理论研究”的报告。报告中他阐述了集成式CMOS MEMS热流量传感器的广阔应用前景,介绍了研究集成式CMOS MEMS热流量传感器的过程和试验验证,具有突破性意义。

西安交通大学沙振东教授做了题为“金属玻璃和石墨烯的最新研究进展”的报告。他报告金属玻璃的微观结构的研究以及力学性质的改善,阐述了晶界对石墨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南京工业大学周教授报告的题目是:“纳晶材料的剪切带变形、增韧理论及制造应用”。报告通过研究纳晶镍的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及剪切带演化观测工作,取得了纳晶镍的剪切带变形机制。他同时说明纳米技术在工业涂层中的应用,表明这项技术在工程实际应用上的价值。

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赵永好教授,以“复杂应力状态下纳米超细晶金属的变形”为题,讲述了纳晶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拥有与粗晶相当的塑性,并且分析其变形机理。

浙江大学的高重阳副教授就’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研究‘展开了学术报告,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希望获得一种更加准确、实用的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本构模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宇锋教授就近十年来基于量子力学、牛顿力学和材料物理,针对碳纳米管系统的能量耗散与层间作用规律、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力-电耦合特性和器件原理、石墨烯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与性能调控等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物理力学研究。作了题为“石墨烯结构性能调控的物理力学研究”报告

江南大学的赵军华教授根据研究方向:1. 利用弹性及弹塑性理论和有限元法进行复杂结构(包括飞机主承重结构,石油管道等等)的疲劳、断裂模拟及寿命预测。2.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并结合有限元方法多尺度研究各种碳纳米管,基底,纳米线,纳米球,纳米薄膜,polymer材料(块体,球,薄膜等)的物理力学行为。作了题为“Coarse-grained potentials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江苏大学韩同伟教授报告题目是“石墨烯、氮化硼若干基础力学性能研究”。重点阐述对石墨烯的力学行为及原子缺陷与掺杂的影响、石墨烯增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力学行为研究。

报告会后青年学者对当前微纳米力学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进行全面的交流和讨论,并探讨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微纳米力学从2000年开始,成为力学领域的新型研究方向,随着材料、计算机信息科学、物理、化学的一系列领域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微纳米力学在航空、高新制药、微机械等方面应用广泛,并在新能源、薄膜电池、传感器、军工领域、信息芯片、复合材料、电机产品的方面有很好的运用前景。纳米力学的研究和运用,能大大改善和提高产品的性能,降低成本,材料、产品的更新换代,从制造到使用只有对纳米力学有深刻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才能为新材料工程的应用服务。

会议举办成功,圆满结束。江苏科技报进行了采访和跟踪报道。(报道已在江苏科技报2014年11月12日刊发)

会议特别感谢江苏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提供的周到服务,感谢南京工业大学及周剑秋教授团队师生的辛勤工作。

 

                                             江苏省力学学会

                                            20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