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8卷,第1期

发布时间:2022-04-10 访问量:1967

新闻报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2022年3月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落实科技部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领会王志刚部长、龚堂华组长的讲话要求,总结自然科学基金委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新成效,分析新形势,研究部署新任务。党组书记、主任李静海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王承文主持会议。

李静海对自然科学基金委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进行了回顾,对2022年工作进行了部署。李静海强调,在新的一年里,全委同志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主线,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通起来,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好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科技部党组和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的工作部署。全体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持续深化“三不”一体推进战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切实担负起科学基金在党和国家科技事业全局中的政治责任和职责使命,为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根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承文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全委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准确把握科学基金深化改革的新使命新目标,切实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为深化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提供坚强保障。

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委领导班子成员、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自然科学基金委全体干部职工、流动编制和兼聘人员参加会议。

 会前,全委700余名干部职工在线参加了科技部系统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认真聆听了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和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龚堂华关于科技部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讲话。

 

 

 

【中国财经报】在应对挑战中开拓未来 持续推进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自然科学基金委:2022年科学基金财政预算增长6.8%,达到330亿元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在3月24日召开的第八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静海透露,2021年,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入推进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全年共接收来自2373个依托单位的项目申请28.73万项,择优资助各类项目4.88万项,资助直接费用312.93亿元,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2022年,科学基金的财政预算增长6.8%,达到330亿元。”李静海说。

会上,李静海以《持续推进系统性改革 应对挑战中开拓未来》为题作工作报告。他介绍,2018年以来,自然科学基金委始终坚持基础研究“源头”和“总机关”的战略定位,持续推进系统性改革,各项任务取得重要进展。一是明确资助导向展现成效。基于“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分类申请和评审覆盖85%以上的科学基金项目。二是完善评审机制稳步推进。坚持科学性是根本、公正性是生命的理念,稳步推进“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RCC)评审机制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45个学科。三是优化学科布局全面实施。按照“符合知识体系逻辑结构、促进知识与应用融通”的原则,全面实施新申请代码,申请代码体系由三级调整为两级,代码数量由3542个缩减至1389个。申请代码的科学性、包容性、引领性得到科技界广泛认可。基于板块的资助布局改革稳步推进,将9个科学部整合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生命与医学、交叉融合四个板块。四是原创探索计划深入推进。鼓励评审管理方式创新,不断优化双盲评审、预申请、评审结果反馈及答复等评审机制,科学遴选具有高风险、颠覆性、非共识等特征的项目。五是人才资助体系稳步升级。持续加大人才项目部署力度,稳定支持青年人才成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由200项增加到315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由400项增加到630项。取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对非华裔外籍申请人限制。设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港澳)、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优化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模式,增强对基础研究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六是多元投入机制初步建成。针对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不同特点,确立了1:2:3:4的资金撬动方案,建立了重大需求征集和科学问题凝练机制,极大调动了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积极性。协议期内吸引委外资金115.59亿元,年资金量占科学基金总经费的7%。七是学科交叉研究资助管理改革有序推进。成立并首次启动交叉科学部资助业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交叉领域,建立健全面向交叉融合研究的人才、项目资助机制。八是国际合作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升级外籍人才吸纳渠道,设立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为设立实施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积累前期经验,国际合作科学计划取得实质性进展。九是“放管服”持续深化。全面实行无纸化申请,简化项目申请承诺报送,优化初审要点,深入实施代表作评价制度,率先开展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全面推动人才类项目实施包干制,下放项目经费使用调剂审批权。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范式变革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差距可能拉大的严峻挑战。”李静海说,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深入推进资助布局改革,完善科学基金资助体系。深入落实重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基于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分类申请与评审改革,完善“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评审机制。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推进人才资助体系升级,继续实施原创探索计划,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优化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探索资助管理绩效评估。深化国际(地区)交流合作,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加强作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科研生态,充分发挥科学基金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科学板块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后评估会议召开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为更好地总结与分析《力学学报》在2021年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编委在办刊工作中的指导和支撑作用,科学规划学报未来的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各项工作,2022年度《力学学报》全体编委工作会议于2022年2月20日以现场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召开。主编陆夕云院士,副主编冯夏庭院士、周又和院士、姜宗林研究员、刘彬教授、徐鉴教授,《力学学报》全体编委、青年编委、力学学会办公室主任张自兵、副主任郭丽雅以及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报主编陆夕云院士主持。

陆夕云主编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出席本次会议,并向编委们在过去一年对学报付出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感谢编委们全程参与稿件的审理过程,全面参与期刊的宣传与推介,积极为学报组织和邀请优秀稿件。正是在全体编委的大力支持和积极贡献下,以及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下,学报取得了不少成绩:顺利完成从双月到单月的刊期变更;高质量地完成全年12期的出版工作;稿件质量和数量显著提升;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三期备受关注的《力学者说》学术论坛;获得了中科院和中国科协的期刊资助项目等。

《力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刘俊丽对2021年度工作进行了汇报,主要包括期刊的收发稿情况、编委会开展的工作、提升期刊的服务能力以及2022年的重点工作和组约稿计划等方面。主编陆夕云院士介绍 “郑哲敏先生逝世周年纪念专刊”的相关组织事宜与要求,副主编冯夏庭院士介绍了他所负责的 “双碳专刊”的相关组织事宜。

各位编委积极建言献策,为学报的办刊思路及目标、具体措施等提出了众多建设性意见。进一步提出要继续继承发扬《力学学报》首任主编钱学森先生所提出的办刊目标和宗旨,服务力学学科发展和力学人才成长;不断提升稿源质量,平衡各个力学领域文章;加强专题文章策划,不断拓宽专题领域;坚持办好《力学者说》系列学术论坛,做成力学学科学术论坛品牌栏目;重视培养青年学者,提升学报中坚力量。陆夕云主编对2022年学报组织“郑哲敏先生逝世周年纪念专刊”“双碳专刊”表示大力支持,希望集思广益、精心策划,提升专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并号召编委积极为学报的发展出谋划策,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张自兵主任表示,学会办公室将通过不断优化办刊队伍、提升期刊编辑能力、统筹推进期刊数字化建设、开展多渠道多元化宣传等措施,为《力学学报》在内的力学学会的各期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同时也将协同编辑部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逐一落实编委会的各项决议和商议成果。

陆夕云主编作会议总结时,对2021度学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对全体编委在2021年对学报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要求编辑部对编委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深入研究,将其转化为推动学报发展的重要抓手,真真实实落到实处。他指出,学报有着非常光荣的发展历史,要继续继承发扬钱老的办刊思想,始终如一地以“秉承技术科学理念,促进力学学科发展繁荣”为目标,不断打造一流力学期刊,服务广大力学工作者。学报办刊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全体编委的支持,以及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相信通过各位编委的共同努力,《力学学报》一定能够更加扎实稳定地成为力学创新思想的交流平台和发源地。

 

 

 

学术会议

关于“中国力学大会-2021+1”延期举办的通知

尊敬的代表:

鉴于近期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根据成都市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为保障各位参会代表的健康与安全,经大会组委会慎重考虑:决定原定于2022年4月29日~5月2日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力学大会-2021+1”延期举行,具体时间待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后确定。

已经缴纳注册费和预订酒店的代表,请阅读以下内容,选择您的处理方式。

关于注册费:

已完成注册缴费的代表,欢迎继续保留注册及缴费信息。

如因会议延期导致您无法参会,请按照大会官网【下载中心】栏《注册费退款说明》所述办法,申请退款。(注册费退款咨询:liuhong@cstam.org.cn,lxdh@cstam.org.cn)。

关于住宿费:

已预订酒店的代表如何处理订单

本次酒店预定采用担保金方式进行预定确认,会务组提供以下两种方式供选择处理:

1、退订。需要退订的参会代表请于5月1日前邮件/电话向会务组工作人员申请退款,会务组将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退款工作,所缴纳的担保金将原路退还至付款账户。

2、不退订。待下次会议日期正式确定后,预定的酒店、房型、入住的时间及天数将根据确定后的时间后台自动更新。(如需要调整时间,届时再联系会务组更改时间事宜)

温馨提示:

退订后,待下次开通酒店预定时需重新选择酒店进行预定;未退订的将按照原订单顺延,无需重新预定。

 

酒店预定联系方式(会务组):

周  慧 15282304651        2362308939@qq.com

朱晓慧 18908037848        1124628670@qq.com

 

由此给各位代表带来的不便,我们再次深表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中国力学大会-2021组委会

2022年3月31日

 

 

 

1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retting Fatigue

The 1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retting Fatigue (ISFF10) will be held in Leuven, Belgium, on 19-21 September 2022.

The main goal of the ISFF10 is to bring together the leading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in field of fretting fatigue, fretting wear and in general fatigue in contac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discussion between them, and to host idea-focused presentations.

ISFF10 website

Abstracts due by the end of April 2022

 

 

 

招生招聘

Postdoc position in Experimental Mechanics of Polym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Polymers; Mechanical Testing; Microstructure; Fracture Mechanics; Constitutive Modelling

A 3-year postdoctoral position is available in the Solid Mechanics & Materials Group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and degradation behaviour of biodegradable polymers using experimental methods. The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will be supervised by Associate Prof. Laurence Brassart and the project is supported by UKRI.

The project aims to unravel the couplings between mechanics and hydrolytic degradation in model polymers (e.g. PLA) using carefully-designed experiments. Applications include bioresorbable implants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 medical fibres) and plastics for agriculture or packaging.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should have extensive expertise in the mechanical testing and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ation of polymers (tensile/compression testing, SEM, AFM, DMA, ...). They should also have the ability to design and run experiments independently,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purpose-built rigs for degradation studies under load.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should also have strong foundation in mechanics of materials and fracture mechanics.

While the project is mainly experimental, the candidat will also be contributing to ongoing modelling efforts by working in close collaboration with members of the group. There will also be opportunities to be involved in teaching.

Details about the project and the procedure to apply can be found here:

https://eng.ox.ac.uk/jobs/job-detail/?vacancyID=157189

The closing date is May 13th at 12pm (Noon), UK time. Ability to submit the application on time is part of the selection criteria ;)

Informal enquiries can be addressed to Laurence Brassart:

laurence.brassart@eng.ox.ac.uk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 Machine Learning Modeling of Composites (at the Univ. of Delaware Center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We are seeking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to develop the 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 for glass fiber-matrix interphase considering wide range of resins and sizing chemistry; variability in interphase topology – monolayer versus multi-layer sizing; and pressure/temp/strain rate effects. Input data for the machine learning should be generated from all-atom and/or coarse-grain (CG) MD simulations. Click here to apply: https://careers.udel.edu/cw/en-us/job/498484/postdoctoral-researcher-machine-learning.

 

 

 

学术期刊

《工程力学》

 2022 39  4

 

悬浮隧道结构体系与动力响应研究进展

周泰翔, 贾军波, 邓扬, 李爱群

时域稳定的基础频响连续有理近似参数识别方法

唐贞云, 王志宇, 杜修力

基础竖向多频参数激励下圆弧拱平面内动力失稳研究

钟子林, 刘爱荣

基于时间有限元的弹簧摆动力学新解法

陈德坤, 丁幸波, 温新婕, 刘曼兰, 兰朋

钠基、钙基蒙脱石低含水率状态下基质势能的多元动力学研究

江舒棋, 赵红华, 张超, 张大帅, 王小红

 

 

 

网络精华

破除“唯分数论”,切实立德树人

(摘自光明日报)

石中英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哲学、基础教育、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哲学等。在党的教育方针研究、教育认识论研究、教育价值论和价值观教育研究、教育改革研究等领域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出版《教育学的文化性格》《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哲学》《穿越教育概念的丛林》等专著。

对我们每一位现代人来说,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未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就。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949年只有1.1%,1978年达33.6%,2020年达91.2%;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49年只有0.26%,1978年达2.7%,2020年达54.4%。在国际可比较的范围内,目前我国的教育已经居于中等偏上水平。

在看到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由以外延式发展为主转变为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由对国外教育的模仿借鉴转变为基于中国社会实践的自主创新,由局部的教育改革转变为系统性教育改革。我以为,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大家一起讨论教育价值观的问题是有意义的。

极端个案的警示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教育的好坏最终是通过我们所培养的人体现出来的。

这里回顾一个极端的案例。一位名校大学生念高中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怀着悲痛独自养育他。上大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他却残忍地杀害了母亲。在庭审当中,他说:“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能把考试考好,是对我爸我妈的唯一意义。”

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从很小开始他就懂得,他唯一重要的事情是要把考试考好,要拿到高分。这是爸爸妈妈唯一在意他的地方,也是爸爸妈妈和周围人接纳他、肯定他、喜欢他最根本的原因。他把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学习上,在学业上有优异的表现,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但是,他的心灵中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对法律的敬重、对母亲的感恩、对“如何做才是对的”这个问题的反省,对人生意义缺乏足够的思考。如果说学业成绩给了他实现美好人生的希望,那么,这些缺失则使这种希望匆匆破灭了。

这是一个极端案例,但不是孤案。几年前,某高校一位研究生因为一些琐碎的矛盾便毒杀了室友。这位同学学业非常优秀,案发之前已经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他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他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写了一份声明,声明中说:“此生虽然短暂,之前都投入到学业之中,缺乏心灵的滋养,导致酿成大错。”这段话的关键在于“缺乏心灵的滋养”。从整个声明来看,他所渴望而没有得到的“心灵的滋养”就是一些基本的价值观,比如友爱、体谅、谨慎、善意等,甚至,他把别人对他的批评也看成心灵滋养的一部分。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得到“心灵的滋养”?

这些极端个案,施暴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对于教育来说,也是有警示意义的:如果教育不能提供人生意义和“心灵滋养”,那它又会给个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什么呢?

“唯分数论”与失败恐惧

德国著名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是灵魂的唤醒,不是理智知识的堆砌。”

分数是教育的工具、手段,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果进行的一种测量。分数不是自古就有的,它是现代教育测量运动的产物,是教育科学化的产物。人们试图用这种数量化的评价方法精准地描述、反映一个人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程度。分数本身是有意义的、也是无辜的,确实能为教学人员和学生诊断学习状况提供帮助。但是物极必反,如果把分数置于学习者之上,认为分数比学习者还重要,把分数这一教育工具当作教育目的来追求,把学习者的健康成长这一教育目的当作工具来对待,就会出现“唯分数论”的问题。

“唯分数论”对教育的负面影响是长期、广泛和深刻的。如果把分数看得比学习者本身还重要,当考试考得不理想时学习者就会陷入失败恐惧。8年前,我做过一个质性研究。我们选取了北京两所初中二年级的16名同学,了解他们的学业失败恐惧体验。我们发现学业失败恐惧的确在中学生中广泛存在,成绩差的学生有,成绩好的学生也有,而且这种恐惧跟家长、老师对待学业失败的态度有直接关系。一位男生说:“我在做题,我爸走过来了,看着我的草稿纸就开始生气,生了整整一天。然后就说,你怎么不按照我的要求来?你怎么不听话?你怎么没起色?就你这样,以后还能考上(大学)吗?我就没法说什么了,太无语了。”有一位女生描述自己成绩下降后的心理体验:“我妈妈一味地指责、刺激,我甚至感觉手脚发麻,快没有知觉了。如果这种情况总是发生的话,我会否定自己,会产生坏情绪,感觉自己是个废物、无用之人,会有不想再活下去的心理了。”

通过质性研究我们发现,其实中学生并不惧怕失败本身,他们有着足够的心理韧性来克服失败对自身的影响。他们最害怕的是失败所引发的社会隔离,害怕父母不喜欢自己,害怕老师看不上自己,害怕同学疏离自己。这些感觉,实际上是一种人生价值感、存在感、意义感的丧失。有些同学的访谈资料也证明,只要父母和老师不把学业成绩和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对他们的信任与希望绑在一起,他们就能非常从容地应对失败,并且把失败作为一种学习的素材,从失败中获得更加积极的成长能量。

教育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唯分数论”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

“价值观”这个词,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其实很具体。不久前结束的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带给很多人无与伦比的价值体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得到充分体现;“一起向未来”的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认同;谷爱凌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阳光、自信、勇于冒险、不怕失败、敢于胜利的价值品质和人格特质征服了每一位观众的心;苏翊鸣在裁判不当判罚之后对规则的尊重以及对冠军的诚挚祝贺展现了运动员应有的价值操守;开幕式上,主火炬点火环节用一把火炬的微光代替了往届奥运熊熊燃烧的火焰,充分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奥运会总是搭建沟通的桥梁,绝不会筑起一道道高墙。奥运会让我们保留多样性的同时,把我们团结在一起”,深刻阐释了奥运会的价值使命。

从内涵上说,价值观是个体或群体在行动时所依据和使用的正当性原则,也是人们据以评价他人行为“好坏”与“对错”的标准,是人们行为的内隐性、指引性和构成性因素。从外延上说,它包括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基本的价值观;公平交易、救死扶伤、为人师表、热心服务等职业价值观;忠于真理、追求正义、勇于献身等高尚的价值观,等等。价值观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取向、导向问题,而不是“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群体而言,如果在行动中出现了价值观问题,就会导致整个行动的方向发生偏差。在这种情形下,行动主体的行动能力越强,他或他们所犯下的错误可能就会越严重。

遵循正当性原则,按照正确的价值观行动,是一切理想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价值观教育,就是引导人们认识何种行为才是“正当的”“对的”或“好的”的教育,是有关人们行为正当性原则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积极的价值态度和情感、提高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并进一步培育坚定的价值信念。

我认为,相对来说,在我们今天的价值观教育中,还存在着对价值观形成和价值观教育的规律性把握不够、价值观教育和学习的有效性难以测量、家长和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能力有待提升等不足,必须予以重视。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要想补上价值观教育的短板,就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就要彻底地和“唯分数论”说“再见”。什么是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这个问题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就是要确立立德树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就是要以立德树人的成效来评价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要超越以“唯分数、唯升学”为代表的错误的教育价值取向。

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家长责无旁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价值环境对孩子的价值学习至关重要。如果家长对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必然会影响孩子价值观的树立。碰到某个人的价值观不太好,我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想:会不会是他原生家庭的价值环境出现了什么问题?教孩子学会做人永远是家庭教育最首要、最核心的目标,好的家风家训都是指向教育孩子怎么做人的。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论教育》一书中也说过:“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做到做人的本分。”这种理念,也是把“人的教育”放在职业训练前面。

在这里,我向家长们呼吁:一定要从“唯分数论”的泥潭中走出来。停止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贬低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觉得分数是他们对于你们唯一的意义。把孩子当成一个有完整、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的人来对待。

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学校同样责无旁贷。学校是一个教育组织,在学生价值观形成方面起主导作用。即便学生的原生家庭价值环境有一些问题,但如果学校的教育价值观是正确的,对孩子们还是会产生重要的正面影响。可如果学校的价值观都出了问题,孩子的价值观素养到哪里去提高呢?学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核心的价值追求。陈省身先生曾经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题词:“不要考第一。”后来,时任中科大校长朱清时院士做了这样的解读:“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想得100分要用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以前有一些学校用非常雷人的口号激励同学们学习,比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等,我真的是想不通,在学校这种教育组织里面,怎么能有这样的口号?

在这里,我呼吁我国的1840多万名老师们:一定要基于教育的初心使命,建立起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价值新共识。

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政府和社会也担负着重要责任。以前教育界有这么一句话,叫“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这真是学校教育的悖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悖论呢?其实您跟校长、老师们聊一聊就会发现,他们也不愿意这样,他们真愿意按照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办教育。但是,如果对校长、学校的评价就是看分数、看升学率、看“清北率”,校长们又能怎样?老师们又能怎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特别是2020年出台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后又出台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和《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坚决改变不正确的教育价值导向问题。这些方案和指导意见都非常好,针对性特别强。其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划了十几条红线,比如上级部门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以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等,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如果说以前校长们搞素质教育受到“唯分数论”的束缚,那么现在是解除束缚、给他们更多教育自由的时候了。在这里,我向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呼吁:一定要负起责任来,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胸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地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不断完善教育评价治理体系,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教育价值生态。

什么是好的教育

讲到这里,我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好的教育?演讲开始我们所分析案例中的当事人,即便他们实现了升学的愿望,但绝不能说他们受到了“好的教育”。日常生活中,大家说一个人受到好的教育的根据是什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学历,以为学历高受到的教育就好。但如果一个人学历高却出言不逊,毫无礼貌和同情心,人们会说:“就你还上过大学呢?你怎么连一个小学生都不如呢?”这说明,我们对好的教育另有价值标准。

关于“好的教育”的标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的人认识是不一样的。虽然如此,我觉得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有一些内涵是共识性的。就当前而言,我认为好的教育至少包括几个层次的理解:

首先,好的教育一定是适合的教育,是完整的教育,是赋能的教育,是指向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教育。什么是适合的教育?从哲学上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找不到两个在认知、情感、价值观上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核心要求,也是教育公平最本质的定义。什么是完整的教育?即不是片面的教育、分裂的教育。20世纪80年代日本儿童教育专家井深大写过一本书《精神·道德·情操:无视另一半教育的日本人》,对日本的“考试地狱”给青少年造成的戕害、给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刻批判。所以教育应该是完整的教育,应该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培养片面的人、分裂的人。教育应该是赋能的教育,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成果最终是通过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由精神作为教育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教育要指向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

其次,好的教育要促进公共生活的改善。人是社会动物,按照马克思的定义,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意义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你要认识一个人就要认识他的社会关系,一个人的问题也反映了他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进步是不可分割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价值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成长和前途,必须把促进社会团结、社会合作、社会信任、社会公正作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教育家眼中的孩子绝不仅仅是他个人,他们还是社会的重要成员。

再次,好的教育要促进全体人民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发展的价值基点,所以我们的教育绝不是为了少数人的,我们的教育是为全体人民的,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核心使命是要为人民服务,而不单是为了他们个人的前途和荣耀。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教育总是蕴含着希望,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而人类的希望就在于人类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团结和协作。如果人和人之间没有尊重、没有信任、没有团结、没有坦诚、没有协作,我想我们人生的意义、生活的质量都会大打折扣。而这些给人类带来希望的意识、价值观,都要依靠价值观教育从小形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关注教育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该组织陆续出版了4本重要的报告: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20世纪90年代出版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2015年出版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2021年发布了《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还要促进学生情感、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要培养和谐与全面发展的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财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重拾教育的人文精神,强调教育有责任唤醒和培养共同人性,因为共同人性才能使我们团聚在一起。《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更是强调教育是公众责任,需要社会的共同行动,以应对人类所面临的来自自然、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的挑战。

阅读这四本报告,我觉得其中一个主题是贯穿始终的,这就是学会共同生存。这一主张和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非常吻合。正确的、积极的、高尚的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正是人类共同生存与发展的纽带和希望所在。

最后,让我们回到这次演讲的主题。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摆脱“唯分数论”等错误价值观,重新审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有的教育。

 

 

 

多位中青年科学家早逝,985教授:不要拿生命做研究

(摘自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沈春蕾

“好好活着,享受人间烟火。”

这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周剑峰留在患者群里的最后一句话。3月27日11时37分,我国著名血液病学专家周剑峰因突发冠状动脉自发性夹层,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6岁。

今年3月,我国多位正值盛年的中青年科学家逝世。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突然离世着实令人惋惜,这一现象也被称为科学家的“早夭现象”。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科学家的“早夭现象”?能否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呢?

3月,多位中青年科学家离世

3月31日上午,周剑峰的亲友、同行、患者、学生纷纷冒雨赶到武汉汉口殡仪馆静雅厅,与他作最后告别,现场悲声一片。

他的挂号费常年不涨价、一周四次门诊、三个院区连轴转;他每天查房,把自己的微信号、手机号给患者,随时沟通解决大小事情;他处处替患者省钱,鼓励患者好好享受生活;看到病人因不自律而感染,他生气又心急,最后还是耐心指导用药……

在患者眼中,周剑峰是“亲人般的好医生”。周剑峰离世后,有患者感叹道:“那个为我们带来光的人走了。”

周剑峰走了,他是带着患者们深深的祝福走的。然而,3月离世的多位中青年学者中,更多是不为公众所知的。

3月18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发布讣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原党委副书记程朋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48岁;3月20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检验科副主任白晓卉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临床专家初步诊断系心源性猝死,抗疫殉职,时年42岁……

这些中青年科学家大多正处于学术盛年,他们的不幸离世,不仅令人扼腕叹息,更是我国科研事业的重大损失,也引发了科研界的反思。

早逝的损失无法弥补

2021年5月,一篇题为《为什么科学家早夭现象值得我们关注?》的文章发表于《民主与科学》,文章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王珂与教授李侠共同完成。随后,李侠将此文转载到他在科学网的博客里。

文章发表近一年,正值清明时节,有媒体转发了此文,希望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实实在在地关注中青年科学家的工作状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

日前,李侠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遗憾地表示,近一年来,科学家早夭现象并没有出现根本性改观。

王珂和李侠在调研中搜集了2019年以来的12位早夭科学家的信息。他们去世时年龄最小的仅31岁,年纪最长的也才56岁,平均年龄为44.8岁。这些去世的科学家都是中青年科学家,是最具活力的群体。

“这些信息主要来自媒体的报道,实际早逝的人数估计要多得多。”李侠很痛心地说,这些早夭的中青年科学家在科研上的成就已经领先于同龄人,如果活着,他们的未来无限可期。

2021年3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军因工作积劳成疾,不幸去世,享年42岁。周军在30岁就已经被评为教授,这在科研界并不多见。

这些中青年科学家的早逝,不仅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还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知识沉没的损失。

李侠在文中指出,积攒学术资本是何其漫长而辛苦的过程,他们的早逝并不符合经济学原则,有些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身体健康是最大资本

关于这些早逝中青年科学家的死因,对外公布的结果有因病去世、突发疾病、过劳成疾等,并非意外死亡。

在科学网博文评论区,有网友提出:“缺少匹配的对照组,使结果可信度存疑。”对此,李侠表示,没有办法找到匹配组(对照组)。

对此,《中国科学报》记者也表示不解。李侠解释道:“我们没有做相关统计分析,更不敢做对照实验,难道让一组人加班,一组人不加班?这是违反科技伦理的。”

就像文章指出的,在僵化的科研评价体制下,最大限度挤占生理时间就成为增加时间投入的唯一渠道。

毕竟,科研产出与时间投入高度正相关,而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会使交感神经长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从而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给心脏带来极大的负荷。此种情形下极易导致猝死。

曾有一位在国外访学的青年学者告诉《中国科学报》:“在国内我早上8点进实验室,晚上10点离开,属于正常;在国外,班车8点半到我宿舍楼下,6点半以后就没有回宿舍的班车了,真的很闲。”

“虽然国内频频出台给科学家减负的利好政策,但真正到实操层面还是很难推进下去的。”李侠说,“在国内庞大的科学体系下,现有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已经嵌得很深、绑得很牢,体系内的人员无力挣脱,只能在各自赛道上争分夺秒地产出。”

然而,文章也提到,在知识快速更迭、产出高度不确定的科技领域,科研本身的难度、社会建制设置的评价体系与生活的琐碎,多重压力聚焦于一个有限的个体身上,而又缺少相应的纾解出口。

不客气地说,这些因素的叠加无异于拿生命在做研究。

在现行的科研体制下,高校和研究院所内部晋升的门槛是固定的,职称又与收入直接挂钩。如果不能解决生存问题,一切都无法运转。

“这看似是一个死循环,但有时候科学家可以适当地自己放自己一码,间隙性平衡也是一种活法。”李侠表示,自己团队也会继续关注那些活着的、平凡着的、努力着的人们。

在采访最后,李侠再次发出呼吁,希望科研界做出改变,为科学家营造健康的生存环境;也希望科学家能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毕竟身体健康是最大资本。

参考链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1313331.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802321233575017

http://www.dicp.cas.cn/xwdt/tzggs/202203/t20220318_6400147.html

https://doi.org/10.1002/lpor.202100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