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7卷,第2期

发布时间:2022-01-25 访问量:2509

新闻报道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内容简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相关管理规章,发布《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上下册)》,引导申请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基金最新改革举措、申请规定、资助政策、资助领域和方向等。《指南》对各类项目的定位、申请条件和相关要求分别进行了介绍与说明,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人必读的参考文献。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以及参与科技管理和科技政策研究的人员参考。

 

详细内容参考链接: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规定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申请规定

申请人在申请2022年度科学基金项目之前,应当认真阅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本《指南》、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以及与申请有关的通知、通告等。现行项目管理办法与《条例》和本《指南》有冲突的,以《条例》和本《指南》为准。申请规定包括申请条件与材料、限项申请规定、预算编报要求、科研诚信要求、依托单位职责和责任追究等。

 

详细内容参考文件: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规定

 

 

 

中国力学学会受民政部表彰 喜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近日,民政部发布《关于表彰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的决定》(民发〔2021111号),中国力学学会经中国科协推荐,民政部审核、意见征求和社会公示等程序,获得第四次“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民政部每五年组织评比一次,此次是我学会连续第四次获此表彰。民政部此次共表彰281个全国优秀社会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和基金会,其中,中国科协所属210余个全国学会中,有13个学会获此殊荣。

去年9月,民政部发布《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表彰党的建设突出、作用发挥突出、法人治理健全、社会形象良好、运作规范合法的在民政部登记的社会组织,表彰名额为300个。根据民政部2021年公布的数据,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共登记社会组织超过90万个,其中全国性社会组织2292个。中国力学学会此次获得表彰是民政部、中国科协和社会各界对学会近年来各项工作的肯定。学会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守正创新、诚信自律,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学术引领力,社会公信力、国际影响力,不断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学会、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奋斗。

 

 

 

 

学术会议

第六届全国流固耦合与非定常流体力学

学术会议征文通知(第一轮)

各有关单位专家:

根据中国力学学会流固耦合力学专业委员会的年度工作计划,为发挥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群体作用,加强流固耦合与非定常流体力学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深化研究工作,第六届“全国流固耦合与非定常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原会议名称“全国非定常空气动力学学术会议”),拟定于2022 4月中旬在 贵州贵阳 召开。

本届会议由贵州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承办,杨国伟研究员任大会主席。会议将集国内从事和关注流固耦合与非定常流体力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界内人士于一堂,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共同促进专业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诚邀国内从事流固耦合与非定常流体力学领域和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各专家学者、在校研究生等踊跃投稿并参加会议。

一、征稿范围

Ø  流固耦合中的关键力学问题

Ø  非定常流体力学的新原理、新概念、新方法研究

Ø  非定常流体力学建模与数值模拟方法

Ø  非定常仿真技术

Ø  非定常试验理论和方法

Ø  动态气动力风洞试验技术

Ø  流动显示与控制技术

Ø  其他非定常流动相关问题

凡符合上述会议内容及要求的论文、综述等均可赐稿。

二、征稿要求

1. 大会组委会拟在会议结束后出版论文集。论文要求如下

(1)论文内容与会议主题相符,概念清楚,观点鲜明,内容详实,能反映作者近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2)稿件内容完整,包括标题、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全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

(3)请自留底稿,会议组一般不退还来稿。

(4)论文以“word”文档保存,具体格式参照会议论文格式要求(见附件)。

2. 保密审查证明:

论文内容请勿涉及国家秘密。论文需经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保密部门审查,提交论文全文时须随文附所在单位出具的保密审查证明。未经保密审查的论文不予录用。

三、征稿日期

1.论文摘要截止时间

2022215日之前提交详细摘要(汇编纸质论文集)。

2.论文摘要截止时间

2022228日之前提交论文全文(光盘版论文集,优秀论文推荐相关期刊)。

3. 论文录用通知

2022320日之前寄发论文录用通知。

4. 论文修回时间

2022331日前返回修改论文,以便会议前印制纸质论文摘要集和刻录全文光盘。

5.论文提交方式

投稿人在指定日期之前将个人信息(含联系方式)、论文摘要与全文、保密审查证明发送到邮箱unsteady6th@ sina.com(请注明:第六届非定常流会议征稿-个人姓名-单位)。

四、联系人

会议联系人:于英杰      手机:15933977501

                    手机:13885007853

            郑冠男      手机:13910183048

会议秘书:吕          手机:15901115768

五、其他

会议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附件:征文排版格式要求

 

 

 

第十四届全国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第十四届全国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将于2022413-15日(周三-周五)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空天飞行科技中心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承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范围

1、高超声速飞行器新概念

2、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力学

3、高超声速推进技术

4、超声速燃烧的燃料特性与化学反应机理

5、超燃冲压发动机耐高温材料及复合材料

6、超燃冲压发动机热结构与防护系统

7、高超声速新型动力技术

8、临近空间稀薄气体流动

9、临近空间飞行器飞行轨道设计

10、高超声速地面试验与飞行测试平台

11、高超声速技术相关的计算方法与验证

二、征文要求

1、内容新颖,主题明确、数据可靠、图表清晰。论文未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发表过,组委会将择优推荐发表至《力学学报》、《推进技术》、《实验流体力学学报》或《空气动力学学报》。

2、文章内容应不涉及国家秘密或经脱密处理,论文只需提交电子版,提交全文时请一同上传单位出具的保密审查证明。

3、每篇论文(含图、表)不超过12页,5000字以内,排版格式详见附件。

4、论文投稿邮箱:yxzhao@gd.imech.ac.cn,联系人:赵永新,联系电话:15918687659,座机:020-84780434),请随文另附作者简介、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通讯地址。

   三、论文截止日期:2022311日(周五)

   四、会务组联系方式

   学术组:赵永新  15918687659

   接待组:黄艳仪  15813306033

 

征文排版模版

 

 

 

数值风洞基础科学问题2022研讨会征文和参会通知(第一轮)

“数值风洞”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能源动力、桥梁建筑等领域,成为助推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促进我国数值风洞建设,推动计算流体力学(CFD)及相关学科研究、发展和应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简称:气动中心)依托“国家数值风洞”工程发起了数值风洞基础科学问题研讨会,20192020年分别在深圳、珠海成功举办了两届会议,今年将继续举办第三届研讨会。“数值风洞基础科学问题2022研讨会”初定于3月或4月召开,会议由气动中心、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空气动力学会计算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气动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承办,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源头创新助力数值空天”。

一、会议安排

(一)会议时间:20223月底或4月初,具体时间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在下一轮通知中确定。

(二)会议地点: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在下一轮通知中确定。

(三)征文范围:CFD算法与模型、智能网格与可视化、CFD验证与确认、CFD与流体力学基础研究、CFD与航空航天、CFD与工业应用、风雷开源、下一代CFD关键基础问题等。

二、 特邀专家

会议拟邀请流体力学、计算数学和工业部门的院士和专家(长江、杰青、卓青、工业部门总师等)参会。会议还将邀请CFD顶级专家研讨下一代数值风洞和国家CFD2035发展规划,邀请风雷开源团队和用户共同交流开源使用经验。

三、参会报名

(一)参会代表请于225日前微信扫描《参会回执》二维码,或填写《参会回执》并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方式返回给会务联系人。如有报告,请于225日之前将报告摘要反馈至会务组邮箱public@skla.cardc.cn

(二)本次会议将收取一定注册费,金额根据预算情况在下一轮通知中确定。

四、会务联系人

李娜:13696272870public@skla.cardc.cn(空气动力学国重)

刘朋欣:18281423390

 

附件:参会回执及摘要模版

 

 

 

 

招生招聘

Postdoctoral opening at Merck on Biomedical Device Development -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a final year Ph.D. student or postdoctoral scientist interes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biomedical technologies:

My team at Merck Research Laboratories (MRL) is seeking a postdoctoral fellow who is passionate about conducting research in the area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medical device development. The outstanding candidate assists investigators to develop next-generation biomedical devices and combination products for a wide range of therapeutics and delivery technologies including parenter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and implantable dosage forms. We are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candidates with a strong background in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materials and systems using numerical methods i.e., Computational Solid Mechanics. Other responsibilities include ex vivo characterization of device performance, 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prototyping (eg., 3D printing) of novel medical devices using various types of polymers and biological materials, formulations, and chemical and analytical assays utilizing both routine and specialized techniques. Experience i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oftware e.g., XFlow, Fluent is a plus.

 Interested candidates should please apply via the link below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is sprovided). There is flexibility on the start date, although the late Spring 2022 start is preferred.

https://jobs.merck.com/ca/fr/job/R155689/Postdoctoral-Research-Fellow-Biomedical-Device-Development

 

 

 

 

Funded PhD positions in brain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nd material modeling within the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UTSA

Two PhD positions are available within the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 for Summer/Fall 2022 or Spring 2023 in the area of impact biomechanics research focused on computational model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injury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The overall goals of these positions, are to 1) integrate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to unfold mechanisms underly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and 2) develop new generation of injury protection devices.

- Position #1: The PhD student will be working as part of a team work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scale computational modeling of the brain. Applicants are sought who possess solid knowledge of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continuum constitutive modeling, machine learning, and neuroimage processing. Experience in working with FE software such as LS-DYNA and programming languages such as MATLAB is required.

- Position #2: The PhD student will be working as part of a team exploring various aspects of both impact biomechanics and head protection design. Experience in impact mechanics, lattice structure design, 3D printing,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nd strong knowledge in mechanical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 are highly desired. Experience in working with SolidWorks, FE software and programming languages such as MATLAB is required.

Successful applicants will have a B.S. or M.S. degree in eithe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 Science, or a related engineering field.

Interested candidates should send a curriculum vitae, transcripts along with the contact information of three references that could be contacted.

Please email applications to: Marzieh Hajiaghamemar at marzieh.memar@utsa.edu

 

 

学术期刊

《计算力学学报》

 20216

 

基于PETSc的非线性逆向运动并行计算方法研究

范志瑞,阎军,牛斌,隋倩倩,许琦,蒋存存,赵国忠

基于渐进演化策略的增材制造自支撑结构拓扑优化算法究

邹君,姚卫星,张悦超,冯振宇

基于Kriging模型和改进MCMC算法的随机有限元模型修正

张雪萍,彭珍瑞,张亚峰

 不确定结构时域响应分析的多项式维数分解法

        赵岩,刘凡,孙晓旭

阶梯圆柱形耦合声场的特征正交-里兹法建模及声学特性分析

钟锐,谢非,秦斌,王青山

 

 

 

网络精华

中西部高校的发展要量体裁衣、因地制宜

(摘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19日电 (周静圆)“在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换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甚至关乎他家庭本身的变迁。”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说。

大学与所在城市息息相关,在严纯华看来,兰州大学和兰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兰州大学是兰州唯一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这也给兰州大学赋予了更大的责任。

“从人才、文化、科技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我们才能够与城市同频共振、相得益彰,这样就会形成兰州与兰大良好的互动关系。”严纯华说。

谈到兰州大学如何加快形成自我造血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严纯华立足于兰州大学的积累和特色,提出两个方面的措施,首先是人才的“稳、培、引”。在学校经费与东部地区的一些高校难以匹敌的情况下,兰州大学坚持把资金优先用到人才队伍建设上,让人才能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支持和尊重。

第二个方面是,不断地解放思想。严纯华认为,东西部地区的差异,除了经济和硬指标,还有思想、观念、格局的不同。老师和学生要具有国际视野、全球格局,这样才能够了解科技、了解文化、了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体会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当中,我们必须经历的考验与挑战。

自从2017年担任兰州大学校长以来,严纯华深切地感受到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性。他说,作为一所大学,不能“等靠要”,更不能“躺平”。就兰州大学来说,在基础学科方面要夯实基础、巩固积累,丰富学生的成长营养;在特色学科方面要拔尖,做出亮点。

如何振兴中西部的高等教育,严纯华提出,一要人才先行,二要科技支撑,三要与社会互动。中西部高校的发展要量体裁衣、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性,发挥自身特色。

 

 

 

中科院科技创新工作“十四五”开局良好

(摘自中国科学报)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

凝望苍穹,“中国天眼”高效运行。2021年,“中国天眼”的年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远超国际同行预期的工作效率,目前已发现约500颗脉冲星,同时还有来自14个国家的27份国际观测申请获得批准。

再破纪录,“人造太阳”持续“燃烧”。2021年12月30日晚,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目前世界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纪录。

铸造平台,“超级显微镜”有序推进。2021年,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年度运行指标再创新高,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完成主环建筑封顶,上海光源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立足新阶段,启航新征程。新的一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依旧是中科院人矢志不渝的方向。

探索基础研究前沿,勇闯科学“无人区”

无用之用,实堪大用。人类在高科技上取得的种种伟大成就,无一不植根于基础科学,正因如此,基础研究被视为科技创新的源头。

2021年7月12日,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正式发放,国内共有13家科研机构获得约17476.4毫克样品。

拿到样品后半个小时,中科院科研人员立即启动集中攻关,53小时后取得第一个定年数据,55小时后取得第一个氢同位素数据,7天内完成预期的实验分析,第8天起进行封闭式论文写作,第16天投出第一篇论文……

为了这一刻,他们准备了十多年。“拿到样品的那一刻,所有团队成员都非常兴奋。我们团队里很多人是‘80后’‘90后’,他们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就在为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做准备。科研工作者最大的荣耀就是能够承担起国家科技发展中的重大任务。”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蔚说。

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里,“中国天眼”凝望着苍穹。2021年是它开放运行的第二年,也是它实现国际开放的第一年。这一年,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科研人员在大山深处默默坚守,全年无休,以保证望远镜每天24小时高效运行。

“中国天眼”团队和来自国内外的科学用户们携手,终于迎来了科学成果的“爆发期”: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中国天眼’团队在新思想引领的新征程中,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受得了寂寞,坐得了冷板凳,坚守在科研一线,继续为国家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姜鹏说。

在广东省江门开平市,打石山地下700米深处,地下洞室、大型水池以及要装2万吨液体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的中微子探测器初具雏形。建成后,它将与日本的“顶级神冈”探测器和美国的“深部地下中微子实验”设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并将成为下一代国际中微子实验中率先建成的设施。

“江门中微子实验已经进入建设攻关的关键阶段,我们研发出了探测效率最高的新型光电倍增管和最透明的液体闪烁体,发展出一系列新技术,如高强度螺栓、单通道电子倍增器、应力检测、防水封装、极低本底技术等,未来这些技术也会有更广泛的应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俊说。

行走在科学的“无人区”,没有人可以商量,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他们靠着勇气和智慧蹚出一条条崭新的路。

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抢占发展“制高点”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有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

在安徽合肥西郊风景秀丽的科学岛上,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一次又一次刷新世界纪录。

2021年5月28日3时02分,东方超环控制大厅的大屏幕上,数字突破了100秒,所有人起立欢呼,一个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了,东方超环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进一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了物理和工程基础。半年后,在2021年即将结束之际,它又实现了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创下又一个新的世界纪录。

“近年来东方超环取得的系列原创性重大成果,以及深度参与ITER计划取得的成果和经验,都为未来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的建设和运行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和工程基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国盛说。

同样在安徽合肥,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在2020年底横空出世,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2021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厚积薄发,好消息频传:“九章二号”“祖冲之号”“祖冲之二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相继问世,稳固了我国量子计算第一方阵的位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朱晓波表示,“祖冲之二号”实现了对“量子随机线路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千万倍,计算复杂度比谷歌的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高一百万倍,使得我国首次在超导体系达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

“超导量子计算作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相关设备多次被国外限制与禁运,我们唯有通过自主创新,与兄弟单位齐心协力,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朱晓波说。

燃气轮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国家综合国力、工业基础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但长期以来,我国深受大功率高参数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空白的瓶颈制约,缺乏开展科技攻关的基础性条件。

在江苏连云港,服务“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重大专项”优先启动的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CTF#1燃烧室试验平台在2021年完成动态调试,初具试验服务能力,已支撑多个型号的研发攻关,其中两个型号燃烧室已完成研制并装机。目前,多个试验平台完成工程设计,核心关键设备正在研制加工,配套建设全面展开。

“燃气轮机的核心技术只能依靠自主研发,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是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国产燃气轮机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手段。”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项目研究员邵卫卫告诉《中国科学报》,该装置投入使用后将为我国更高效率、低碳/零碳排放燃气轮机自主发展提供数据积累和试验平台,推动低碳能源动力系统自主创新。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5G射频滤波器也是未来5G技术走向应用的关键元器件。

在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科研团队正在进行5G手机射频滤波器的攻关,力争在“十四五”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制造。

紧盯着发展的“制高点”,晚一步就会被动,慢一点就会被超越,他们靠着毅力和决心攻下一个个技术堡垒。

打造大国重器集群,助力创新“加速度”

科技强国离不开大国重器,高精尖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高精尖水准的实验平台。

散裂中子源被誉为“超级显微镜”,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理想探针,金属疲劳、可燃冰、磁性材料、化学反应催化剂的原位研究等都须使用散裂中子源。

在广东东莞,中国散裂中子源已经成为国际前沿的高科技、多学科应用的大型研究平台。2021年,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首次实现全年度100千瓦供束运行,完成有效打靶供束时间5148小时,供束期间的束流可用率达到96.1%,年度运行指标再创新高,达到国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

“新的一年,中国散裂中子源将继续做好高质量开放运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们全体科研人员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延伟说。

同样被誉为“超级显微镜”的,还有同步辐射光源。同步辐射光源可以利用同步光看清物质内部的结构,是科技界和工业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实验平台。

在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筑外观形似放大镜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简称高能光源),完成主环建筑封顶、首台科研设备安装,进入基建施工、设备安装并行阶段。建成后,它将成为我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也成为世界最亮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

“我们将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发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大装置建设的优势,同时吸收国内外大装置建设的先进经验,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按质量、按工期、不超概算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为工程材料、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基础研究提供创新平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卫民说。

在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个酷似“鹦鹉螺”的建筑承载着我国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

2016年11月,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即上海光源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新建16条高水平的光束线站并拓展光源性能,以实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近乎极限的空间、时间和能量分辨能力,全面提升上海光源的科技策源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截至目前,上海光源已完成11条新光束线站的建设任务,并全部投入使用。

“二期工程将在2022年10月完成所有线站建设,11月完成工艺测试验收并全面向用户开放。”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堂说。

助力创新的“加速度”,为最前沿的研究研制最先进的平台,他们靠着使命和担当打造一个个国之重器。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坚忍不拔的中科院人,身为“国家队”“国家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正在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