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9卷,第6期

发布时间:2022-09-25 访问量:2389

新闻报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关于2022年第2期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申请的通知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管理办法》,为加强交叉科学发展战略顶层设计,促进交叉科学领域学术交流和科学传播等活动,交叉科学部现公开发布2022年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申请的通知。

一、定位、资助范围

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用于资助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相关的战略与管理研究、学术交流活动、科学传播和科普平台建设等活动。本期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包括以下3种类型:

(一)交叉科学领域发展战略与管理研究(下文简称“战略研究类”项目);

(二)对交叉科学发展有益的专题研讨会议(下文简称“专题研讨类”项目);

(三)对交叉科学领域发展发挥正向宣传作用的科学传播和科普活动(下文简称“科学传播类”项目)。

二、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专项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正在博士后流动站或者工作站内从事研究工作、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申请专项项目。

(二)限项申请规定

1. 本专项项目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

2. 申请人同一年度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 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接收时间为2022年10月20日-2022年10月27日16:00时

2. 项目负责人在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中选择“在线申请”—“新增项目申请”—“申请普通科学部项目”—“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进行项目申报。

3. 申请代码1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交叉科学部相应代码(T01:物质科学领域,T02:智能与智造科学领域,T03:生命与健康科学领域,T04:融合科学领域),申请代码2不填写。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科技活动项目”。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进行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4. 项目资助额度为8~10万元/项,研究期限统一填写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5. 申请人应在项目名称中明确申请的科技活动类型,采用“XXX类:XXX(项目名称)”的结构。申请书正文应与所申请的类型相对应。

 “战略研究类”项目应包括:发展背景、发展规律与态势、发展目标、发展现状、优化布局、学科交叉与优先资助领域、核心科学问题、组织保障以及政策措施等。

 “专题研讨类”项目应包括:研讨主题的背景和意义,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专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活动的起止时间、参加范围、规模、潜在影响,可行性分析,预期成果等。

 “科学传播类”项目应包括:科学传播及科普活动的必要性与需求性、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有效传播方式与载体形式、对科学基金管理及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等。

项目选题应与交叉科学部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及管理需求相匹配。科技活动项目预期成果中必须包括与活动主题相关的研究报告/活动总结/出版物/软件等;若申请获得资助,上述成果将是结题审查的重要依据。

6. 本次申请执行《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申请材料与预算编报要求的有关规定。

7. 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

8.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具体要求如下:

(1)本专项项目采用无纸化申请方式,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并及时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项目获批准后,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与之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信息系统中的电子申请书保持一致。

(2)依托单位须在截止时间前(2022年10月27日16:00时)通过信息系统逐项完成审核、确认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须在项目申请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在线提交项目申请清单。

9. 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管理办法》《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和本通知的相关内容。不符合管理办法、项目指南和本通告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三、咨询联系方式

1. 填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联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中心协助解决,联系电话:010-62317474。

2. 其他问题,可咨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电话:010-62328382,Email:interdis@nsfc.gov.c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2022年9月23日

 

 

关于征集“后摩尔时代新器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建议的通知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面向我国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针对后摩尔时代芯片发展中最本质的算力瓶颈问题,自然科学基金委2019年启动了“后摩尔时代新器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旨在通过新材料、新原理、新结构、新器件和新架构的创新研究,突破芯片算力瓶颈,提升我国芯片研究水平。

为进一步做好“后摩尔时代新器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的项目立项和资助工作,经本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和管理工作组会议讨论决定,面向科技界征集2023年度项目指南建议。

一、科学目标

本重大研究计划面向未来芯片算力问题,聚焦芯片领域发展前沿,拟通过与信息、数理、工程材料、生命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超低能耗信息处理新机理、载流子近似弹道输运新机理、具有高迁移率与高态密度的新材料、高密度集成新方法以及高能效非冯计算新架构等方面取得突破,研制出1fJ以下开关能耗的超低功耗器件和超越硅基CMOS载流子输运速度极限的高性能器件,实现算力提升2个数量级以上的非冯诺伊曼架构芯片,发展变革型基础器件、集成方法和计算架构,培养一支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队伍,提升我国在芯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地位。

二、核心科学问题

为实现总体科学目标,本重大研究计划围绕以下三个核心科学问题展开研究:

(一)器件能耗边界及突破机理

功耗墙是后摩尔时代限制芯片算力提升的本质问题之一。本计划将探寻传统MOSFET器件的能耗边界,研究突破该边界的输运新机理,实现极低功耗下的计算、存储和传输。

(二)逼近速度极限的输运机制

器件性能和集成架构是支撑芯片算力提升的基础。本计划将探索实现长自由程和高态密度材料体系和近似弹道输运的器件机理,逼近载流子弹道输运速度极限,解决集成环境下寄生效应造成的性能退化,实现超越传统MOSFET的高性能器件。

(三)超越冯氏架构能效的机制

传统的计算架构与范式难以满足多样化的信息感知、处理与存储要求。本计划将探寻基于新型信息载体和编码方式的计算与存储单元,以此为基础构建突破冯诺依曼架构能效瓶颈的新型计算架构与范式。

三、指南建议书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管理办法》,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包括培育项目、重点支持项目、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4个亚类,本次指南建议征集主要针对重点支持项目亚类。重点支持项目是指研究方向属于国际前沿,创新性强,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和研究队伍,有望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且对重大研究计划目标的完成有重要作用的项目。

指南建议书主要内容包括:

(一)对解决本重大研究计划核心科学问题、实现总体目标的贡献;

(二)围绕解决核心科学问题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预期可能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可行性论证;

(四)国内外在相关方向的研究现状和水平。

四、近三年已发布指南方向

  (一)2020年度项目指南: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568/info77917.htm

  (二)2021年度项目指南: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948/info79814.htm

  (三)2022年度项目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948/info83564.htm

五、指南建议书提交方式

请于2022年 10 月12日前通过Email将“指南建议书”电子版(见附件)发至信息科学部四处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唐华

邮箱:tanghua@nsfc.gov.cn

联系电话:010-62327351

附件:“后摩尔时代新器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建议书模板

 

 

关于征集2023年度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重大项目领域建议的通知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根据科学基金深化改革要求,为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立项机制,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关管理办法的规定,面向科技界征集重大项目领域建议。

一、重大项目定位

重大项目要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研究,推动产生更多原创性重大成果。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优先资助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重大应用前景,并有可能成为新的知识生长点的基础研究,优先资助能够带动学科发展、结合国情并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

二、重大项目领域建议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领域建议的要求

1.所建议的重大项目领域应具有组织实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注重从工程应用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并提出基础研究内容,科学目标明确、集中,学科交叉性强。

3.国内具备较好的研究工作积累和研究条件,研究队伍优势明显,且优秀中青年人才储备充足。

4.经过较高强度的支持,有望在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推动产生更多原创性重大成果。

(二)建议人资格

1.第一建议人应是一线科研人员,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且具有长期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经历。

2.第一建议人和共同建议人总数不超过5人。

3.第一建议人和共同建议人同年只能提出或参与提出1项重大项目领域建议。

(三)领域建议的主要内容

1.重大项目领域建议依据。结合科学问题的四类属性,论述与建议领域相关的科学前沿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重阐述重大项目领域建议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科学目标、核心科学问题及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科学目标简洁明确,核心科学问题要高度凝练并具前瞻性;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拟开展的研究内容须有机联系、相互支撑,体现学科交叉性。

3.在相关领域国内已有的工作基础。说明我国研究队伍现状及国际地位,着重论述我国是否具备开展相关研究并取得突破的基础和条件。

三、立项流程及管理办法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在广泛征求科研人员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规划和优先发展领域,择优推荐进入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议汇报并讨论,经投票表决,遴选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并制定年度重大项目指南。请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管理办法”(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75/info70234.htm)。

四、重大项目领域建议提交方式

有意提交建议的个人或依托单位请于2022年10月15日前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提交“重大项目领域建议”(请同时提交PDF格式的电子版本和加盖依托单位公章的纸质立项建议书各一份)。

邮 箱:doeminfo@nsfc.gov.cn

电 话:010-62326884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邮编:100085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重大项目领域建议征集将遵循回避制度,现任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不得作为项目建议人提出立项建议;参与重大项目指南论证和编制的专家,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该重大项目。

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领域建议模板(2022版)

 

学术会议

第四届多尺度力学智能模拟与控制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多尺度力学智能模拟与控制研讨会将于2022年10月29-30日在北京召开。

人工智能正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思考、分析和解决力学问题的方式。人工智能+力学是力学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引领力学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内涵的深化、研究领域的拓宽,为多尺度力学问题的模拟与控制提供变革性解决方案。为加强机器学习与力学模拟和控制的交叉融合,拓展多尺度力学的相关前沿方向,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自2019年已连续举办三届复杂系统力学智能模拟与控制研讨会(本次会议更名为多尺度力学智能模拟与控制研讨会),为广大学者提供了一个分享成果与交流观点的平台,促进了人工智能和力学领域学者的交流合作。

现诚挚邀请国内外从事力学智能模拟与控制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拨冗参会交流指导!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非线性力学的多尺度问题研究”基础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复杂系统力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力学学会、北京国际力学中心

会议地点:北京 (线下)

会议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会议时间:2022年 10月29 -30日

一、会议组织

会议主席:何国威 院士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执行主席:魏宇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会务组:

组长:杨晓雷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组员:晋国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肖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陈贤佳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洪平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张鑫磊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二、邀请报告

【待定】

三、重要日期

1. 摘要投稿

2022年9月15日 开启

2022年10月15日 截止

2. 返回摘要接收情况及交流形式通知

2022年10月20日

3. 会议时间

2022年10月28日报到,2022年10月29-30日 会议

四、投稿方式

会议报名表请点击附件下载。

固体相关投稿请发送至陈贤佳老师

chenxianjia@lnm.imech.ac.cn

流体相关投稿请发送至王洪平老师

hpwang@imech.ac.cn

相关研究成果可推荐至《Theor. Appl. Mech. Lett.》(快讯)和《Acta Mech. Sin.》(长文)。

五、会议注册费

本次会议注册费将在会议前集中缴纳,具体时间待进一步通知。会议费如下:1500元(正式代表);1000元(学生代表);免注册费(线上)。

六、联系方式

会议联系人:

陈贤佳

15810538180

chenxianjia@lnm.imech.ac.cn

王洪平

15010994218

hpwang@imech.ac.cn

 

附件:会议报名表

 

关于“第十四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延期举办的通知

尊敬的代表:

经研讨会学术委员会与组委会慎重考虑,原定于2022年10月14-16日在武汉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延期至2022年11月初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已完成注册缴费的代表,欢迎继续保留注册及缴费信息。如因会议延期导致您无法参会,请登录大会官网(http://ytlx2022.aconf.cn),联系会务申请退款。

由此给各位代表带来的不便,我们再次深表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第十四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组委会

2022年9月19日

 

 

 

 

 

 

招生招聘

Post-doctoral position

A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the general area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mechanics related to 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AAM) is available in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Boston, MA. The aim of the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thermomechanical causes of residual stresses and to assess the general build quality by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approaches.  FLIR and other non-contact measurement techniques will be used for in-situ process monitoring. XRD will be used to assess residual stresses.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tructural strength tests will be performed.  Continuum-based multi-physics models for optimized mechan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in WAAM will be developed.  Experience with WAAM, metallurgy, mechan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s to model phase change are required for the position. 

A Ph.D. or equivalent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 science, physics or a similar field is required. The candidates should be able to undertake full-time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 work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senior scholars and colleagues. They also should have laboratory experience and computational skills in the research area and be able to work with a large group of lab personnel.

Interested candidates should submit a CV, a letter of intent and names of two references to  Sinan Muftu (s.muftu@northeastern.edu).

 

 

Ph.D. positions in Computational Solid Mechanics at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Fully funded Ph.D. positions in the area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re available in Dr. Yuan’s research group at the Aerospac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t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Self-motivated individuals with research experience/ strong passion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nd solid mechanics are strongly encouraged to apply. Programming experience is highly desired. Candidates should possess a Bachelor’s degree in aerospace, mechanical, civil, or other related areas. A Master’s degree is not required but considered as a plus. Although the openings are desired for the 2023 Spring, applications for the 2023 Fall will also be considered.

Interested individuals should send a detailed CV, including GPA, publication list, test scores (TOEFL or IELTS), and both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transcripts to Dr. Zhangxian Yuan at zyuan2@wpi.edu.

 

 

学术期刊

《计算力学学报》

 2022年第4

 

船舶振动声学优化设计中设备运动激励的等效反演力方法

易跃峰,杨德庆,刘西安,陈林

三阶模态耦合效应下悬索的1:1主共振与稳定性分析

闵光云,刘小会,蔡萌琦,易航宇,孙测世

梁式结构受移动荷载作用非平稳随机振动的DQ-PEM方法

张琼,杜永峰,朱前坤

考虑损伤效应的悬索非线性共振响应分析

郑攀攀,赵珧冰,吴先强

基于支座反力影响线曲率差分的等截面连续梁损伤识别方法

唐盛华,张佳奇,刘宇翔,成鹏

 

 

 

网络精华

中国“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数据面向全球开放共享

(摘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依托中国科学院建设运行、全球首个以大数据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21日晚向媒体发布消息说,“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数据正式面向全球开放共享。

当地时间2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主持“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宣布中国去年11月发射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数据面向全球开放共享,助力各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决策。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介绍说,“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是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30议程的科学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先导专项研制,是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规划的首发星。该卫星旨在探测陆地、海洋等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参数,精细监测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为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动态、多尺度、周期性信息,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评估和科学研究。

“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为太阳同步轨道设计,搭载有高分辨率宽幅热红外、微光及多谱段成像仪三种载荷,轨道高度为505千米,倾角为97.5度,幅宽为300千米,重访周期约11天,可实现全天时、多载荷协同探测。该卫星采用多项先进技术,以其全球首创的彩色微光设计,以及10米全色和40米彩色空间分辨率的探测能力,能够为精确评估人居格局和经济社会指数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撑;全光路低温设计保障热红外成像仪能够以30米空间分辨率探测地表0.2摄氏度温度变化,精准绘制地表能量分布;多谱段成像仪设置有2个深蓝波段和1个红边波段,能准确探测不同水体的水质变化以及植被生长情况。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表示,2022年7月,“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圆满完成6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转入运行阶段。8月,卫星数据全球覆盖及数据量统计结果显示,热红外、微光和多谱段传感器获取并处理成4级产品已达33338景。9月,“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开放科学计划”启动,卫星数据面向全球开放与共享,将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展可持续发展目标科学研究、落实联合国2030议程作出特有贡献。(完)

 

【十年·中国观察】空间站与“卡脖子”,中国在警醒中争取“逆袭”

(摘自中国新闻网)

9月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举世瞩目。中国航天员身后的“太空之家”里,拟南芥幼苗已长出多片叶子,高秆水稻幼苗、矮秆水稻也在奋力生长。

自1987年中国首次将农作物种子送上天迄今的三十多年里,已有千余种植物“上天”又“入地”,培育出小麦、高粱、黄瓜、番茄、西瓜等700多个太空品种,丰富着中国人的餐桌。

航天育种只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冰山一角。有人认为,这十年,是中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已成功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问探火、蛟龙入海、墨子传信、北斗组网……一次次刷屏,普通民众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航天科技、大数据、5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纳米技术、医疗新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加速创新和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生活。

如今,无论一线城市还是偏远地区都用上了扫码支付,购物、出行、订票、外卖……一部手机轻松搞定。中国高铁可通达93%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乘高铁一天之内可走遍中国。受惠于5G技术,北京专家可通过智慧医疗系统对西藏拉萨的重症患者进行远程诊疗。

科技不仅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还在全球“圈粉”。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曾公开表示自己是中国科技产品的头号粉丝:“如果你在中国有一部手机,你都不需要会说中文,事情就全能搞定。”

华为、OPPO、vivo、小米、一加等中国品牌手机畅销海外。智能机器人、无人机、以及自动果蔬清洗机等生活小家电更是令外国网友惊叹:中国民众生活在未来。

德国《焦点》周刊3月16日报道称,1990年,美国、日本和德国在高科技出口全球份额上领跑全球。当时中国高科技出口仅占全球0.6%份额。但到2020年,中国份额已达约四分之一,是高科技出口全球冠军。

从落后到领先,中国是如何逆袭的?源于几个“变”:

理念之变。科技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障碍和藩篱。

投入之变。十年来,中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人才之变。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21年研发人员总量预计为562万人年,是2012年的1.7倍,稳居世界第一。

基础之变。中国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是世界上拥有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产业链齐全,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

开放之变。中国持续深化对外开放,重视与全球进行人才交流及创新合作,开放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

然而,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有一种感受强烈的痛楚如影随形——在某些关键核心领域仍受制于人。

就在中国加紧建设空间站时,美国又出台了一项意图明显的“芯片法案”。这样的对比颇为耐人寻味。

近几年来,美国对中国频频发起贸易战、科技战,搞断供、脱钩,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在国际上构建围堵中国的“科技联盟”,尤其是利用其在芯片等领域的优势对中国进行遏制,引发中国全民警醒。

中国人清醒地意识到,被“卡脖子”,根在技不如人。关键核心技术必须靠自主创新。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科技创新”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被重点提及。

如今,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已成为中国科技攻关的重点,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比如,中科院已经成立了一些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的领导小组。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正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同时,投入资金支持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正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不仅广泛服务国内,相关产品还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芯”都是“中国芯”,基础产品实现自主可控。

本月初,中国决策层议定一份重磅文件,旨在健全体制机制以举国之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迈克尔·莱维特可以享受更多中国科技带来的便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