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文摘,第45卷,第3期

发布时间:2023-02-10 访问量:1946

新闻报道:

水利部印发《金沙江流域2023年度水量调度计划》

来源:水利部网站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及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近日,水利部印发了《金沙江流域2023年度水量调度计划》(以下简称《调度计划》),作为开展2023年度金沙江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的重要依据。这是水利部首次批复金沙江流域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对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调度计划》将对省际和流域用水影响较大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两河口、二滩水库等36座主要水利水电工程纳入金沙江水资源统一调度,确定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5省(自治区)2023年度供水计划、9个控制断面年度计划下泄流量过程、55个断面最小下泄流量或生态流量控制指标和20座主要水库年度水量调度计划,提出了调度权限、调度预警、信息报送与共享、监督考核等管理要求。

下一步,水利部将组织长江水利委员会等有关单位,统筹防洪、供水、生态、发电、航运等任务及流域内用水和跨流域调水,积极开展干支流统一调度,充分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维护河湖健康和良好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利部部署推进漳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工作

来源:水利部网站

漳河流经晋冀豫三省,水事关系复杂,为加强水资源统一调配与管理,国务院于19896月批复了《漳河水量分配方案》。三十多年来,水利部组织海河水利委员会等有关单位分别实施漳河上游和岳城水库水量调度,累计供水370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漳河沿线水事稳定和供水安全。

为贯彻落实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推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20224月,水利部公布了开展水资源调度的跨省江河流域及重大调水工程名录(第一批),漳河被列入其中。202212月,水利部首次印发《20227月至20236月漳河水量分配及非汛期水资源调度计划》,以“保障漳河沿线供水安全,促进漳河生态环境复苏”为调度目标,明确了实施浊漳河侯壁、清漳河匡门口至岳城水库水资源统一调度,并将山西省境内浊漳河、清漳河生态流量纳入生态调度范围,确定了河南省、河北省年度水量分配指标,提出了调度权限、计划执行调整、调度预警等调度管理要求。

下一步,水利部将组织海河水利委员会等有关单位严格执行调度计划,持续完善漳河水资源调度协商机制,不断强化漳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切实保障漳河沿线供水安全、水事稳定,有力推动漳河生态环境复苏,实现2023年漳河全线贯通。

 

湖北省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

来源:水利部网站

131日,湖北省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国务院部署实施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今年重点推进的6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是湖北清江流域上的控制性关键性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拦河坝、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系统、过鱼设施等,工程估算总投资67亿元,施工总工期96个月。

工程建成后,与下游的大龙潭水库联合运行,可有效控制洪水、削减洪峰,将恩施市城区的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还可利用水能资源进行发电,向电网提供清洁能源,对守牢清江流域防洪安全底线,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水务,请在正确的路上狂奔!

来源:环保在线

导读:智慧水务,究竟应该去向何处?

短短几年时间,智慧水务就以天神下凡的姿势横扫了中国大大小小的水厂,然后结出了各式各样或甜或苦的花果。3年前,大家讨论的主题还是“智慧水务是什么?”而如今,在各大会议上,大家关注的对象则已变成了“智慧水务下半场应该怎么踢?”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到案例遍地开花,开赛的哨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不少玩家还没搞清楚规则,突然就要开始研究下半场的战术了。

是左路突破主攻感知层,还是两翼齐飞为应用层做支撑?是高举高打从顶层构架下手,然后中路灌顶突破,还是传控结合从具体应用渗透,层层推进最后爆款得分?尽管每个玩家都在制定各自不同的战术,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向前冲!没错,智慧水务不能停步,更没有退路可言。但是,它似乎有点冲得太快了,快到还没来得及想清楚,智慧水务,究竟应该去向何处?

1 纠结的AB面,左右为难的水厂

究竟应该去向何处?这本来似乎不应该成为问题。当我们说起公司,脑海里浮现出的是另一个词,就是“赚钱”。没错,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满足用户需求,然后赚钱,赚给老板、赚给股东,赚给国家。如果没有满足用户需求,但是却能一直赚钱,那这种公司通常会被叫做“骗子”,最后多数会归警察管;如果满足了用户需求,但是却坚持不赚钱,那这类公司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家里有矿”,最后一般会归法院执行局管。

 总之,在合法的前提下,一家赚钱的公司才是好公司。而一家亏钱的公司,如果不是公益机构,又一直不肯倒闭,那我们一般会夸老板是个乐于奉献的好人。只要合法,公司出售产品或者服务,然后尽可能地从市场上赚取更多的钱,就是理所当然的行为。只要消费者接受,那就你情我愿;如果消费者不接受,那就一拍两散,互不相欠。

 比如有999的手机,也有18999的高端机;有8万的代步车,也有80万的轿跑;有单价1万的老破小,也有一平米几十万的豪宅。绝大多数的人都买不起18999的手机,买不起80万的轿跑,更买不起一平米几十万的豪宅,但一般没人去骂这些公司抢钱、不要脸。

 而作为一家公司,想要赚到更多的钱,就要像彼得蒂尔在他那本畅销书《从01》里讲的那样,要想尽办法,利用技术优势、价格优势、规模优势等一切优势形成“垄断”,这样才能获得最多的利润。

 为什么呢?因为彼得蒂尔说的“垄断”,其实还是用户自主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真的除此之外,别无竞品。50元一斤的散装白酒,麻醉效果一点不输10年的飞天茅台,所以,用户不是只能买茅台。然而,面对公共服务的时候,用户常常就变成了不得不用,又没得选择,比如电力,还有水务。

 公共交通也是公共服务,但是公交、地铁、出租、网约车、私家车,甚至自行车、步行,都可以实现从A点到B点的功能,所以严格来说,用户还是有选择的。但是电力和水务,既没有人能离开,又没有人能选择。

 一个人可以不喝酒、不开车,甚至不买房子,但是不可能不用水。然而一个人又不可能因为不喜欢第三自来水厂的水,就要求供应第二自来水厂的饮用水。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唯一方法,只有搬家。所以不管你用户喜欢还是不喜欢,只要水厂没意愿,水的品质和服务就不会变。水就在那里,爱买不买,不买随便。

 由于公共服务的特性,城市里那些饮用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天然就获得了彼得蒂尔向往的“垄断”,如果这些水厂想赚钱,理论上可以毫无顾忌的提价,比如饮用水,只要不超过桶装纯净水的单价,就不怕你不买。现在市场上饮水机桶装水一桶18.9升,最便宜的也要10元,换算成一吨的售价就是529.1元。而现在一吨生活用自来水的售价是多少呢?平均3.8/立方米。

 想想这个涨价空间,做梦都应该能笑醒。但事实上,任何一个水务人,都不会有这种“药不能停”的疯狂想法,因为国家对公共服务是进行政府定价的,在《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里,国家对于水价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应当是净资产利润率8-10%。具体的利润水平由所在城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征求同级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根据其不同的资金来源确定。()主要靠政府投资的,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6%

 净资产率不高于6%是什么概念,华为在2021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是30.5%,茅台是31.3%,连中石油都超过了8%。为什么政府会这样要求呢?因为赚钱并不是公共服务的核心诉求,公共服务最重要的目标,是提供优质服务,以便于整个城市、整个社会更高效地运行。此外作为一个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水务天然就处于垄断的位置,也就天然的要背负巨大的社会责任。

 因此在公众内心里,对水厂的定义,就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机构,所以每次水厂涨价,都会引发公众的强烈不适,大家抱着529元一吨的桶装水,指着自来水说,怎么你也想抢钱了吗?!

 所以水务公司这个名词组合,实质上意味着公共服务商品化,公共服务要为公众谋福利,商品化则意味着要赚钱。因此,水务公司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的感觉就像“专一的渣男”。如果是水务集团,就更会让人隐隐觉得这是一个控制城市水源的邪恶组织。既要赚钱,又不能放开了赚,既要为公众谋福利,又不能不计成本做公益,A面是公共性,B面是商品性,这种纠结的AB面,常常让水厂被误解,也常常让水厂左右为难。

其实水厂这种左右为难的困境,也是政府刻意设计的结果。因为如果不进行商业化改造,公共服务中的浪费与低效就会越来越严重,直到整个社会都难以承受,所以这种商业化基因的注入,对提升效率与服务意识,都是很有助益的。

2 智慧水务的终极价值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然而,这种商业化改造也有副作用,那就是有时会让水厂忘了公共服务的身份,误以为自己就是一家“单纯的公司”,从而迷失了自我。比如面对智慧水务的时候,有时水厂就会表现出面对纠结的无力。因为B面关注和在意的常常就是四个字“节能增效”,节能就是降低成本,增效就是提升产出,合在一起就是“多赚钱”。因此有时水厂在选择智慧升级项目时,只盯着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甚至有的水务企业在反思智慧升级时,也会强调“不能为了智慧而智慧”,能不能减少人工,能不能为股东多赚钱,应该是智慧水务升级的重要审核标准。

从公司的角度出发,这样的选择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别忘了,公司前面还有两个字:水务。公共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水务不能仅仅从公司视角去决策,所以水务公司的节能增效,或许不能仅仅从公司角度去考虑,还要从整个城市的角度去考量。比如智能硬件的升级,单纯从投资回报的角度看,智能硬件对水厂有时确实不那么有吸引力,就像智能投药系统,药剂成本在整个水处理成本中占比不高,再分解到碳源、PACPAM等等不同药剂上,占比就会进一步下降,因此单算自己的经济账,水厂并没有强烈的升级动力。

可是,如果站在为整个社会“降低碳排放”的角度去理解,从为整个社会持续降低水成本的角度去审视,那么智慧投药就是水厂在智慧升级中绝对不能忽略的一项。

再比如未来的无人水厂,对于公司而言,畅想无人水厂能够节省多少人力成本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者,水厂或许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对于无人水厂,如何建立一种机制,确保出现远程无法搞定的问题时,可以快速到场解决。也许基于公共性,水务只能少人而不能无人,必须有平时冗余的人以应对极端问题。那么这个“冗余”的成本,就是水厂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此外,这些“冗余”的人,平时应该通过什么模式与“无人”水厂共生共存,互相协作?对于公共服务领域,AI到底应该扮演 “人工替代”的角色,还是“人工增强”的角色?这些问题,在“公司”享受AI带来的成本乐趣前,“水务”都必须先思考清楚。

 还有比如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从公司的立场出发,合作时当然是价格压得越低越好,但是对智慧水务长远发展来说,这却毫无疑问是一个双输的选择。

 价格压得过低,会极大地损害这些技术公司投入的热情与信心,如果秉承着巨大风险研发出的智慧水务技术,并不能带来值得期待的回报,那么投身其中的精英自然就会越来越少,精英越来越少,新技术新解决方案整体推出速度,就会越来越慢。如果没有人愿意去做长时间、大投入的深度研究,没有人愿意不断尝试突破智慧水务技术,那么供应商的能力就很难提升。如果这些公司无法提供好的产品,掌握着水厂的水务运营公司自然也就无法踢好智慧水务的下半局。而踢不好这下半局,最终吃亏买单的将是全社会。

 因此,水务运营公司应该大方一些,让投身智慧水务的技术公司,特别是研发型公司赚的多一点,日子过得好一些。因为只有这些公司活得好,对于整个智慧水务的长远发展,对整个社会才是更有利的选择。水务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司,尽管商品化了,但是公共性仍旧是水务公司的底色,是不能抛弃不能放弃的决策起点。其实,这也是所有决策的终点。

 智慧水务的终极价值,不是让水务公司变得更赚钱,而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在上半场,容易的事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下半场,难做的事或许恰恰才是更能体现智慧水务终极价值的事,也是更加考验各个水务玩家智慧的事。祝愿所有的玩家,踢出风格,踢出水平,为公众踢出一个更美好的水世界。

 

入河入海排污?2部门:全面排查整治!

来源:环保在线

导读:2023年年底,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水体)、重点湖泊、重点海湾排污口排查,80%溯源和30%整治任务完成。污染排放监管继续深化!

入河入海排污口,直接或通过管道、沟、渠等排污通道向环境水体排放污水的口门,被认为是流域、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节点。作为水环境治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加强与规范排污口的监管工作仍在进行。

  2022年全年,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江河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监测的210个重点湖()众人,水质优良湖库个数占比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印发一年后,这份水环境年度成绩单令人欣喜。

  近期,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继续贯彻落实上述文件,全面推进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及监督管理各项任务,有效管控入河入海污染物排放。

  阶段性目标:各省份要于2023年底前,完成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水体)、重点湖泊、重点海湾排污口排查,完成80%溯源和30%整治任务;2024年底前,基本完成上述排污口溯源,完成70%整治任务;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实施意见》要求的各项目标任务。

  通知指出,省级单位要于20232月底前制定完成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并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指导地市级人民政府于今年3月底前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及监管等各项工作。

  污染排放入河入海?今后,在政策方案的进一步下达落实后,安全阀势必将被拧得更紧些,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管力度升级之下,预计水环境质量状况还将继续向好发展。目前,多地已印发相关文件强化监管。福建省发布《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辽宁省印发《辽宁省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天津市发布《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此外,经住建部修改的《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也将于21日起施行,共决定修改17条内容,对排水户进行了分级分类管理,更新明确了排水户的多项禁止行为。污水排放管理进一步优化,多部门、齐政策的协同,正在推动排污监管工作走深走实。

 

学术会议:

第十七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中国 青岛市   2023811日-2023813

一、会议信息

交流近年来我国古地理学和沉积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研讨古地理学和沉积学今后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能源矿产勘探开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

二、重要时间节点

会议召开时间: 2023/8/11    2023/8/13

论文提交日期: 2023/4月底    2023/7/15

三、联系方式

陈世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18253298538,邮箱chenshiyue@vip.sina.com

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18366201873,邮箱wangjian8601@upc.edu.cn

鄢继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18363933026,邮箱upcyanjihua@sina.com

  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18514619175邮箱liangchao0318@163.com

四、参会指南

见官网:http://www.csmpg.org.cn/tzgg2017/202210/t20221018_6533225.html

 

16届建筑材料与构件耐久性国际会议(XVI DBMC

线上会议   20231010日-20231013

一、会议信息

每三年一届的 DBMC(建筑材料与构件耐久性)会议在土木工程与建筑领域已经被公认为进行科研与学术知识交流的高质量论坛。过去的15 DBMC 会议为整个工程界所面临的一些关键性挑战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和解决方案。今天,工程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动员起来,在全球范围内解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清华大学将于20231010-13日在中国北京召开第十六届 DBMC 会议。会议为期4天,由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的组织团队与支持机构共同举办。第十六届 DBMC 将关注建筑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促进材料和数据科学家以及土木和环境工程师之间的多学科交流和合作。会议主题包括:创新建筑材料、结构与材料耐久性和长期性能、气候变化与城市韧性、智能建造和全寿命周期工程。第十六届 DBMC会议将为学者和工程师,特别是学生和年轻从业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二、重要日期

首次论文征集:2022/7/30 

摘要提交:2022/12/31

摘要接收:2023/1/31

全文提交:2023/3/31

全文接收:2023/5/31

注册参会:2023/1/1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协办单位

International Union of Laboratories and Experts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ystems and Structures (国际建筑材料实验室与学者联盟,RILEM)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国际建筑创新理事会,CIB)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美国混凝土协会,ACI)

四、联系方式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北京 100084,中国

邮箱:dbmc2023@mail.tsinghua.edu.cn

网址:https://dbmc2023.civil.tsinghua.edu.cn

微信公众号:DBMC2023

联系电话:+86 10 6279 6834(国际) (10) 6279 7993(国内)

 

招聘信息:

复旦大学刘云圻院士/赵岩团队招聘博士后及项目制科研人员若干名

博士后岗位描述:

 

研究领域:

1.有机/柔性/可拉伸电路设计、制备及光、电、生物传感器件;

2.光电功能有机/聚合物材料设计、合成;

3.可拉伸共轭聚合物聚集态结构表征;

4.有机/聚合物半导体载流子传输的计算、模拟。

 

博士后应聘条件:

1.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材料、化学、物理、半导体或高分子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 在一流国际刊物上以主要作者发表过研究论文,具有良好的英文科技文写作能力;

3. 具有有机电子器件、传感器研究经历者优先;

4. 有志从事科学研究,有优秀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博士后薪资待遇:

课题组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25-40万),按个人背景及工作情况浮动,组内目前平均超过30/年。

复旦大学提供条件优越的公租房及其他配套,包括博士后公寓和子女入学等,具体政策请咨询复旦大学人事处博士后办公室。

课题组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完备的设备及实验条件,并协助申请包括博新计划、上海市超博在内的各类人才计划及基金(已有多人成功申请)

 

联系方式:

赵岩,邮箱:zhaoy@fudan.edu.cn

申请邮件请附带完整的个人简历,邮件主题注明“博士后应聘”。

本招聘启事长期有效

 

项目制科研人员岗位描述: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项目制科研人员(博士)1

1、参与重要科研项目的部分研究工作;

2、负责实验室科研项目事务管理、大型实验仪器管理、项目协调和沟通工作;

3、协助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

 

招聘条件及要求:

1、博士学历,有大型分析测试仪器(SEMXRDAFM、气相沉积系统等)相关工作及管理经验者优先考虑

2、具备良好的中英文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3、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协调、组织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身体健康,能长期稳定从事日常实验室及大型设备管理工作,并有长期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意愿。

 

用工方式:项目制科研人员,与复旦大学签订聘用合同、人事关系进校。任期内享受复旦大学在编人员福利,参照复旦大学有关规定提供优厚待遇,其他待遇面谈。

 

联系方式:

赵岩,邮箱:zhaoy@fudan.edu.cn

请发送完整版个人简历至上述邮箱,邮件主题注明“项目制科研人员应聘”。

截止时间:至录用到合适人选为止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页:https://mmd.fudan.edu.cn/

刘云圻,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分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发展了高性能分子材料的设计思想,提出了性能调控的新方法,合成了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新型π共轭分子材料。研究生长高质量单晶石墨烯,制备氮掺杂的石墨烯以及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调控,发展出在介电层上直接生长石墨烯的新方法。发表SCI论文700余篇(其中160余篇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期刊上),他人引用4万余次,h因子大于90,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0项,出版专著一部及19章节,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邀请报告150余次。20072016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一项,2017年度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4-2019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目录。曾任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重大科学前沿领域第四届专家咨询组副组长、有机固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目前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和Scientific Reports, Nanoscale, Flexible Printed ElectronicsACS Materials Letter6种期刊的编委/顾问委员会成员。

 

赵岩,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高层次人才计划支持,获复旦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围绕聚合物半导体加工工艺及在可穿戴电子中的应用,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dv. Mater.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引用6000余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重大项目等重要科研任务,担任SmartMatChinese Chemical Letter期刊青年编委,在美国化学会(ACS)年会、ChinaNano、中国材料大会等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20余次,组织2019年全国光电功能分子材料与器件青年论坛并担任主席,作为会议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组织第16届国际晶体管会议等学术会议。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冲击与耦合效应课题组招聘

因工作需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固耦合系统力学实验室冲击与耦合效应课题组拟招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人员1名,具体情况如下。

 

一、 高分子材料精细化研究及性能优化(1名)

1.岗位职责

1)主持TPUTPE等工程材料的精细化力学性能研究、工艺优化、合成打样等;

2)主持或参与TPUTPE等工程材料的工程化应用研究。

3)完成课题组的其他任务;

4)工作地点力学所中关村园区或怀柔园区。

2.应聘条件

1)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化学、材料学、材料工程等相关专业博士应届或毕业三年以内,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有TPUEVATPE、橡胶等项目经验者优先;

3)身体健康,动手能力强,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沟通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 岗位性质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三、 岗位待遇

按中科院力学所特别研究助理人员有关规定执行,年薪25-30万元,绩效考核视项目承担情况而定,特别优秀者上不封顶。

 

四、 报名要求

1.报名截至时间:长期有效

 2.应聘者需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简历;

2)学历、学位证书和身份证复印件;

3)相关业务能力证明材料等。

3.特别说明:

1)邮件标题请按照“应聘冲击与耦合效应课题组特别研究助理+姓名+日期”格式填写;

2)应聘人员需按时到岗、全职参加工作。

 

五、 报名方式

有意者请将申请材料用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招聘邮箱,请同时将证书和论文等相关材料扫描成pdf一并发送,来人恕不接待。初审通过者,通知面试。

 

六、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中国科学院力学所人力资源处

邮政编码:100190

电话:010-82544256

邮箱:hujialu@imech.ac.cn

网址:www.imech.ac.cn

 

附件:

https://talent.sciencenet.cn/upload/2022/20220817145529740.docx

 

学术期刊:

Water ResearchVolume232

Insight into the reactions of antimonite with manganese oxides: Synergistic effects of Mn(III) and oxygen vacancies

Peracetic acid activation via the synergic effect of Co and Fe in CoFe-LDH for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in hospital wastewater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surfac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on sediment mackinawite

Deciphering the microheterogeneous repartition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matrix on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 analysis for pollutants in natural waters

A chemical credit framework to predict the removal performance of organic chemicals of concern from water through an ozonation process

Seasonal biodegradation of 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acesulfame enhances its use as a transient wastewater tracer

Using the end-member mixing model to evaluate biogeochemical reactivitie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autochthonous versus allochthonous origins

Sulfur disproportionation realizes an organic-free sulfidogenic process for sustainable treatment of acid mine drainage

Coagulant dosage determination using deep learning-based graph attention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forecasting model

A model for predicting reduction in mobile phosphorus of lake sediment by aluminum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s

Selective and efficient removal of emerging contaminants by sponge-like manganese ferrite synthesized using a solvent-free method: Crucial role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uring UV/peracetic acid treatment

Variations i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hemistry on a vertical scale in the eastern Indian Ocean

Natural nanocolloids regulate the fate and phytotoxicity of hematite particles in water

Industrial wastewater source tracing: The initiative of SERS spectral signature aided by a 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3091708

Applied Ocean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1411187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http://www.hydrol-earth-syst-sci.net/recent_papers.html

Journal of Sea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3851101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Ocean Engineering: http://www.cqvip.com/qk/71223X/

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1411136

Ocean Engineering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298018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0049-6979/

Water Research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431354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ttp://www.waterjournal.cn:8080/water/EN/volumn/home.shtml

 

网络精华:

不顾反对,日本仍将排放核废水

(摘自: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865.shtm

据《科学》报道,日本政府正在推进从废弃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向太平洋排放130万吨放射性污水的计划。该计划可能最早在今年春季或夏季开始实施,这一计划引起了日本渔业从业者和消费者、亚太地区各国,以及一些海洋科学家的一致反对。

核电站所属公司东京电力公司表示,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空间将水储存在陆地上,同时待排放水的放射性水平很低,不会对海洋生物和人类构成威胁,而且其计划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批准。

IAEA核安全与保障部主任Gustavo Caruso表示,日本核监管局(NRA)已经制定了确保排放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的程序。

但批评人士称,相关风险还没有经过足够详细的研究。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海洋学家Ken Buesseler表示,东京电力公司的保证“没有获得数据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支持”。美国国家海洋实验室协会也反对这一计划,理由是“缺乏足够和准确的科学数据支持日本的安全主张”。

自2011年日本东北部的地震和海啸摧毁了福岛核电站以来,工作人员一直在向受损的反应堆注水,以冷却大部分已经熔化的核燃料。目前,这些水被储存在陆地上的1000多个罐中。

东京电力公司计划用大量海水稀释废水,将氚含量降低到饮用水的监管标准以下,然后通过离岸1公里长的管道倾倒进海洋中。

对此,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海洋生物学家Robert Richmond说,安全的饮用水平听起来令人放心,但仍比海水中的自然水平高数千倍。氚和其他放射性同位素仍可能在海洋生物中积累,并沿着食物链向鱼类和人类传播。

“水里有什么,我们真的不知道。”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放射性测量专家Ferenc Dalnoki-Veress说,其他放射性核素也可能“溜走”。这引发了人们对日本过滤系统工作情况的质疑。

国际组织同样表示关切。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Henry Puna在最近一次研讨会上表示:“在所有各方通过科学手段确认(排放)是安全的之前,不应该排放。”

然而,东京电力公司正在加紧推进其计划,NRA将监督整个行动。

 

载人潜水器开辟我国深潜科研新领域 至今年年底,“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累计下潜或逾千次

(摘自: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990.shtm

认识海洋、保护和开发海洋,深海科考及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已拥有“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记者日前从“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2022年度会议上获悉,“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2022年分别完成了100潜次、75潜次作业,这是2018年以来我国载人潜水器年下潜次数第四年蝉联全球首位。疫情并未阻止国内科学家探索深海奥秘的步伐,专家预计,至2023年底,“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载人潜水器累计下潜次数或将逾千次。

 “‘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这两台潜水器不仅作业能力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近年来的实践也表明其运维能力已达到世界一流,并开辟了我国深潜科学研究的新领域。”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专家表示,未来,深海所将持续发展船—潜、有人—无人协同作业技术,不断完善海上应急响应体系建设,拓展深远海行动新维度,进一步锤炼运维队伍,以此提升水下考古、特殊目标探测等作业能力,并支撑深潜科学研究取得更多创新成果。

记者从中科院深海所了解到,至2022年底,“深海勇士”号累计服务单位65家,“奋斗者”号累计服务单位23家,新增4次万米级下潜。载人潜水器2022年服务的用户单位中,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占比过半。

一位高校研究人员介绍,从前因缺乏深海科考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作业工具,研究人员无法获取足够数量的深海生物科研样本,一度导致科学研究进展缓慢。而今,以载人潜水器为代表的系列科研装备和研究平台的升级带来了科学范式的进步与改变。科学家们得以使深渊环境以及相关样品和数据从万米之下浮出水面,呈现在公众面前。

依托“奋斗者”号,上海交通大学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联合中科院深海所、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等国内相关单位,开展了深渊环境与生态研究计划(简称MEER计划)。在载人潜水器的助力下,不仅取样精度实现了从百米到厘米的4个数量级的跨越,单个下潜作业实现的取样频率也从几份增至几百份。在大量深渊样本的支持下,MEER计划建立了超过160Tb数据量的深渊微生物数据集。依托大数据,MEER科研团队在深渊微生物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表明,深渊具有世界上极高的微生物多样性、新颖性和新资源潜能。

近年来,载人潜水器在科研方面的应用面越来越广。从深渊生态研究、鲸落的发现与研究乃至中国深海考古中,均可见到载人潜水器的身影。

 “载人潜水器对深海研究太重要了!”提起发现鲸落的时刻,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谢伟依旧激动。2020年,谢伟以共同首席科学家的身份登上“探索一号”科考船结束科考航次(TS-16航次)。正是在这次科考中,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南海发现了鲸落,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

载人潜水器还在深海考古方面大显身手。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建忠告诉记者,得益于中国载人深潜技术的发展,以及深拖物探、ROV、载人潜器的协同应用,南海深海考古取得重要进展。他还透露,2023年载人潜水器将再次前往南海进行深海考古专项调研。

 

科学家揭示土壤碳在水体中的归宿

(摘自: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86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