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文摘,第41卷,第2期

发布时间:2022-01-25 访问量:1896

新闻报道:

水利部组织确定13省份地下水管控指标

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近日,水利部印发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地下水管控指标审查意见。截至2021年底,水利部已审查通过13个省份的地下水管控指标成果并印发了审查意见,其中6个省份的管控指标已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印发实施。

地下水管控指标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的关键基础性工作,是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管控指标包括地下水取用水量、地下水水位两项控制指标和地下水取用水计量率、地下水监测井密度、灌溉用机井密度三项管理指标。

20202月,水利部全面启动地下水管控指标确定工作。2020年底,31个省份全部完成并提交地下水管控指标确定成果报告。2021年,水利部组织开展各省份地下水管控指标成果的流域复核和技术审查。截至2021年底,除甘肃、青海、新疆外,其余28个省份成果均已完成流域复核。水利部组织对黑龙江等16个省份成果开展技术审查,其中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宁夏13个省份通过技术审查,黑龙江、江苏、湖南、广西、重庆、贵州6个省份的管控指标已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印发实施。

通过审查的13个省份的地下水取用水量控制指标共计200亿立方米,较现状水平年(2019年)开采量减小约28亿立方米,其中平原区137亿立方米,占平原区可开采量的37%。对地下水超采区,以浅层地下水采补平衡、深层地下水全面禁采为目标,划定了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对区域内的海水入侵区、盐碱化易发区等重点防护区,确定了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对非超采区,结合区域水位动态变化特点,提出了平原区和部分山丘区的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13个省份还明确了202510万立方米以上取用水户在线计量、1万立方米以上取水口计量设施配备、规模以上农用灌溉机井计量设施配备、每1000平方公里的监测井密度等目标要求。

下一步,水利部将全面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继续推动地下水管控指标确定工作,不断提升地下水管理水平。

 

财政部 水利部安排3.1亿元资金支持地方水利救灾工作

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近日,财政部、水利部安排水利救灾资金3.1亿元,支持广东等10个省(自治区)开展抗旱保供水和防洪工程水毁修复等工作。

今年汛期我国总体呈现“南枯北丰”降水态势,在北方一些河流和地区遭受历史罕见夏秋汛的同时,我国华南、江南和西北东部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严重夏旱和秋冬旱,其中华南、江南局地旱情从去年冬季的冬春旱发展成今年的夏秋连旱并持续至今。此外,海南省遭受台风和强降雨过程,水利工程设施水毁严重。水利部多次会商部署抗旱保供水和台风防御工作,加大水利救灾资金支持力度,指导受灾地区细化实化抗旱保供水措施,抓紧开展水毁修复工作,确保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度汛安全。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总量达500亿立方米

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截至202217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达500亿立方米,其中东线调水52.88亿立方米,中线调水447.12亿立方米,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支撑。

2021年以来,南水北调工程经受了寒潮和极端强降雨冲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风险考验,工程运行安全平稳,圆满完成年度调水任务,其中中线工程年度总调水量达90.54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连续两个调水年度供水量超过规划多年平均供水量。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惠及沿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苏、安徽、山东7省市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1.4亿人,工程已成为沿线城市供水生命线。东线干线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类标准,中线干线水质稳定在类标准及以上,沿线群众饮用水质量显著改善。工程累计向北方50多条河流生态补水超76亿立方米,沿线河湖生态环境有效复苏,推动了滹沱河、瀑河、南拒马河、大清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河湖重现生机,永定河实现1996年来865公里河道首次全线通水。

 

冬奥够“绿”吗?水都走“环保向”了!

来源:环保在线

导读:2022北京东奥会即将来袭,来看看这些涉水项目建设究竟够不够绿

2022北京冬奥会季即将于202224日正式开幕,本届冬奥会把绿色理念摆在了突出位置。不禁要问,涉水项目建设到底够不够绿

下面就来看看那些已经完成的水处理项目建设工作。

2022北京冬奥会的两个分会场崇礼、延庆,新建了北京冬奥会高品质饮用水处理项目,作为届时相关场地及周边配套地区的主要水源地。

不同会场的两个项目均由金科环境承建,目前已顺利通水。据金科环境介绍,项目采用超滤膜深度处理工艺,以保障冬奥会的饮用水安全。超滤膜技术作为一款通过物理方式进行水处理的手段,减少了化学药剂投加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且处理水量大、效率较高,是一款不错的水质净化技术。

而在延庆赛区的另一边,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与消毒设备的建设项目,也展现出了绿色可持续的东奥理念。

项目由源洁水务提供设施建设服务,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实现了景观要求,节约地面场地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其在污废水处理上的亮眼表现。该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的生物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去除BODCODTPTNSS等污染物,降低环境污染情况,助力绿色冬奥的顺利开展。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水质净化与水生态系统保护的碧水源,在此次冬奥会上也承建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污水处理工程。

该工程运用到了碧水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将奥运村内的生活污水处理到达标排放的标准。碧水源切实参与到相关赛区的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中,用膜技术助力冬奥会的水源绿色尽现。

 

水处理的“绿”还展现在何处?

水资源化利用是其一。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作为冬奥会的赛场之一,建成“海绵”场馆,并引入了融雪水循环利用技术。届时,比赛中产生的融雪水与雨水等将通过这块“海绵”实现储蓄与回用。在保证赛区造雪用水的同时,令区域水源实现循环化利用。

 

提升环境的水资源承载力是其二。

滑雪场通过收集天然降水、地表水等作为人工造雪的水源补给。人工造雪系统采用高效节水造雪设备与智能化造雪系统,能够根据外接环境变化动态保证造雪效率,节约水源,并通过对环境的实时监测,在适宜环境启动造雪机,避免水源浪费。

另外,近日相关报道称,多个已完成的冬奥村建设与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相符,又一次成功凸显“绿色”要求。

所以,你认为2022北京冬奥会够不够绿

 

污水厂“清水进、清水出”?管网问题“首当其冲”!

来源:环保在线

导读:污水厂清水进、清水出?清水出是需要的,但清水进?大可不必!

污水厂清水进、清水出?清水出是需要的,但清水进?大可不必!

人们的活动频繁,污水不产生似乎不太可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污水厂看似“处理无能”呢?

2021年多次环保督察的情况来看,污水厂低效运行问题成为了污水处理的重点整治对象。随着督察的深入与各个地方的重视程度增加,慢慢地就找到了症结”——管网。

这么说,是有根据的!

我国发展的速度很快,如果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建设的速度赶不上趟,就会感觉“拖了后腿”。一开始这个问题并没有被很好地意识到,开始准备整治污水厂,当然整治污水厂也是必要的。在当前环境来看,城乡发展速度都很快,污水厂的处理能力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需求了,但是管网问题更需要被提到突出的位置上来。不过,管网问题不容易发现,治理难度也相对较大,形成“病痛”似乎更容易。

好在目前总算意识到管网问题这个“大麻烦”了。

前不久的政协座谈会上,专业人士也明确指出,管网是城市水系统治理的关键所在和薄弱环节。管网底数不清、建设长期滞后,问题突出。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认为,当前要集中力量摸清城镇污水管网设施底数,掌握管网总数、空白区分布等问题,以摸清管网的短板与弱项。

国家率先下达超88亿补助预算用于管网。目前,已有多地下发了2022年的相关补助金,江苏已经下达8.6亿元用于城市管网与污水处理建设工作。老旧管网修复、更新跑不掉了!

政策上的导向性已经毋庸赘述了。“十四五”要解决的问题中,管网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如何整治污水管网,令污水厂的污水处理效率最大化?

上面说的摸清底数自然是首先要做的内容。除此之外,运用智慧化的方式对管网运行实时监控是一方面。以解决目前管网问题无法及时发现、治理的困难,让每条污水管网都能纳入统一系统,进行数字化管理。

如,浙江椒江投资近3000万元研究的智慧排水平台。相关负责领导表示,该平台从污水排放、收集、输送和处置等环节,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等技术,对全区范围内工业污染源、污水管网、供水、自备水等数据全收集。让监控盲区无处遁形,管网体检”“细致入微

 

利用非开挖技术进行问题管网的修复是可取的工艺。

前几日,非开挖修复技术交流活动在广州举行。广州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副处长表示,地下管道非开挖技术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对周边环境与地面交通影响小,正在成为管网修复的主要技术。广州运用该技术,完成了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推进工作。该技术对实现水环境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加快解决雨、污合流问题也是保证污水厂进水浓度的重要举措。

山东枣庄发布的《“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2023年年底前,区域内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全部完成;章丘区投入1.5亿元,实施积水点改造工程、雨污管网工程建设,解决了部分地区数十年的雨污顽疾2021年完成污水管网疏通1.77万米,雨污水井清淤2129方。

管网问题正在经历一次大的改造工作,“大麻烦”变“小问题”。届时“清水进”的现象还会有吗?污水厂可是时候进行高效工作了!

 

学术会议:

第二十届中国空气动力学物理气体动力学学术交流会暨2021年多相流和湍流高精度并行计算冬令营

中国 广州   2022401日-2022402

一、会议信息

探索复杂动力学系统在超高温、超高速、超高压等极端服役环境下,跨物质层次、多尺度动力学现象和非线性、远离热力学平衡态的力学行为,一方面需要“多尺度动力学”理论研究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另一方面需要结合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集理论建模-多物理实验表征-多尺度并行计算-多源数据融合分析为一体,揭示从连续介质宏观尺度到微纳尺度多尺度结构动力学耦合机制的系统性研究方法。因此,为了激发原始创新思想,促进交叉合作,切实解决国家面临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物理气体动力学专委会将主办第二十届物理气体动力学学术交流会。会议将邀请从事国家重大科学与工程研究项目的学术带头人做大会特邀报告,并诚邀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与会交流各自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

此外,为了推动基于开源软件的多相流和湍流计算模拟研究,加强相关领域研究生的培养,会议组委会学术交流会前举办多相流和湍流高精度并行计算冬令营。学术交流会和冬令营相关信息通知如下,请各单位组织学者、专家和研究生踊跃报名参加。

主办方: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承办方:国防科技大学高性能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系统流变学研究所

 

二、重要日期

春令营:2022329-31日(28日下午报到)

学术交流会:202241-2日(331日下午报到)

 

三、会议论文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复杂动力学系统在超高温、超高速、超高压等极端服役环境下,跨物质层次、多尺度力学现象和非线性、远离热力学平衡态的理论、实验、计算和数据分析研究成果。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孙磊

联系电话:020-39341527

电子邮件:esim _info@gzhu. edu. cn

 

第四届国际烧粘土基可持续混凝土会议

中国 北京   2022425日-2022427

一、会议介绍

水泥混凝土是用量最大的人造胶凝材料,对国民经济社会影响巨大。然而,水泥等胶凝材料的生产过程不但消耗大量资源能源,而且排放大量CO2,约占人类总碳排放的8%;提高水泥混凝土可持续性成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重大课题的关键任务。国际范围内,提高水泥混凝土低碳和可持续特征已是近几十年来行业关注的焦点。

烧粘土胶凝材料及其混凝土是近年来本领域迅猛发展的一类低碳水泥基材料。相比于传统硅酸盐水泥,其水泥熟料占有率仅为50%,且利用量大面广的烧粘土、石灰石作为主要和关键组分,同时其还具有突出的力学和耐久特征,被认为是具有全球范围内广泛替代传统硅酸盐水泥的低碳材料。目前,该材料已在拉美、南亚等地逐渐推广应用。

ICCSC系列会议已在瑞士(洛桑,2015)、古巴(哈瓦那,2017)、印度(新德里,2019)举办三届,是低碳可持续水泥混凝土的重要国际论坛。第四届ICCCSC将在北京举办,拟围绕低碳可持续水泥的生产、性能、环境效能等主题开展研讨,有望进一步促进世界低碳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本会议将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低碳水泥的重大需求,促进相关国家建立合作新常态,推动低碳水泥混凝土的规模化应用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要日期

会议召开时间: 2022-4-25    2022-4-27

摘要提交日期: 2021-4-8    2021-7-1

论文提交日期: 2021-7-1    2021-12-1

录用通知日期: 2022-1-1

在线注册时间: 2021-7-1    2022-4-25

现场注册时间20220425

 

三、会议主题

1.制备工艺对煅烧粘土活性的影响

2.煅烧粘土的矿物组成对其活性的影响

3.LC2辅助性胶凝材料:水化和硬化性能

4.水泥-煅烧粘土-石灰石体系:水化和硬化性能

5.煅烧粘土-碱体系:水化和硬化性能

6.煅烧粘土-新掺合料体系

7.石灰石-水泥体系

8.全寿命周期分析,煅烧粘土/水泥混凝土的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9.煅烧粘土的工程应用

10.煅烧粘土体系的流变性能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付晓昕

联系电话:010-57811245

电子邮件:icccscbeijing2021@gmail.com

联系人:侯鹏坤

联系电话:15106939419

电子邮件:icccscbeijing2021@gmail.com

联系人:陈衡

联系电话:18651831920

电子邮件:icccscbeijing2021@gmail.com

联系人:王彬

联系电话:13699226342

电子邮件:icccscbeijing2021@gmail.com

 

招聘信息: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2022年人事人才招聘启事

同济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985工程和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同济大学测绘学科是中国民用高等测绘教育的发祥地,1932年成立,培养了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国家建设、社会服务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测绘学科是“211”“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涵盖三个二级学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成果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具有上海市航天测绘遥感与空间探测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深空探测测绘遥感与导航定位分中心、国家自然资源部现代工程测量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空间信息科学及可持续发展应用中心、教育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分中心等研究平台与基地,通过引进国际一流的科研环境和体制,在航天测绘遥感与深空探测、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全球变化与重大灾害监测等方面开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水平研究。

20125月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成立以来,学科形成了特色方向:航天测绘遥感与深空探测、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全球变化与重大灾害监测。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成立于2003年,涵盖了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三个一级学科点,主要研究方向有:现代测量数据处理、卫星大地测量学、高精度工程测量、GIS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地学计算与模型模拟、空间信息数据挖掘与表达、城市地理信息工程、城市模型综合研究、影像信息处理系统与摄影测量、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应用、遥感技术综合应用等内容。根据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现诚聘长聘体系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专职科研队伍-博士后人员,为学院进一步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一)长聘体系专业技术职务岗位

1.招聘类别: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长聘体系岗位招聘类别主要包括一般长聘教授、预聘副教授和预聘助理教授。

2.招聘要求:

具体详见《测绘与地理信 息学院长聘体系岗位聘任要求》。

3.薪酬待遇:

按照国家和学校相关政策执行。

 

(二)专职科研队伍-博士后岗位

专职科研队伍-博士后岗位聘期为2-3年。聘用期满考核优秀可申报学院教职岗,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1.招聘要求:

1、具有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数学统计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博士学位;

2、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身体健康;

3、需有独立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优秀的英文论文写作能力,工作认真踏实,事业心强,善于沟通;

4、博士期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或第二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论文2篇以上(含2篇)论文;或者博士期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或第二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论文1篇,并且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至少1项。

2.薪酬待遇:

本岗位为同济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博士后岗位(主要含博新计划、国际交流引进、上海市超博计划、获日常经费资助的博士后、学校统招博士后等)。基本薪金(含社保公积金单位统筹部分)24-44/年,优秀者可面议。博士后人员户口、子女教育等问题参照上海市有关政策执行。

 

(三)高等研究院专职科研队伍岗位

1.招聘岗位:

1 A类岗位: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2 B类岗位:

研究系列: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工程技术系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2.招聘要求及薪酬待遇:

按照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相关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管理办法执行。

 

(四)招聘程序

1、学院人事人才招聘工作全年常态化进行;具体方案可联系人事联络老师。

2、学院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初选,初选合格者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合格者受邀来学院参加面试答辩,面试答辩通过后按学校相关规定流程办理聘任手续。

 

(五)联系方式

晶:jinghan@tongji.edu.cn 电话:+86-21-65981085

联系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测绘馆 邮编:200092

 

中科院软件所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项目管理工程师招聘启事

中科院软件所成立于198531日,是一所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性基地型研究所(详情请查阅软件所网页http://www.iscas.ac.cn)。因工作需要,中科院软件所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现公开招聘项目管理工程师1名: 

一、岗位名称:项目管理工程师(1)

 

二、岗位职责:

1、负责日常项目管理工作,包括项目申报、项目执行、结题验收等项目全周期管理工作。

2、可以对项目的需求、计划、质量、成本和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定期汇报项目管理的工作状况。

3、能够独立带领项目团队实施计划,组织和协调相关的开发以及进度管理等工作,保证计划的成功执行。

4、能够与项目相关方及相关合作部门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

5、主导项目需求开发、需求分析、需求变更控制;项目风险控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跟踪监控问题的解决。

 

三、招聘条件:

1、硕士以上学历。

2、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办事利落细致,工作效率高,条理性强。

3、有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和执行经验,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材料分析能力。

4、对项目管理有深刻理解,熟悉项目管理流程和方法,擅长需求管理和控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应聘材料投递:

应聘者请将本人简历发送至:luwen@otcaix.iscas.ac.cn,邮件名称为姓名+应聘项目管理

 

五、面试:

研究所按招聘条件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并在收到材料的一个月内通知初审合格者前来面试。资格审查未通过者,恕不另行通知。本招聘有效期至招到合适人员为止。

 

六、待遇:

本岗位属项目聘用,工资待遇按工作业绩以及中科院软件所相关管理规定执行,优秀应聘者待遇从优。

 

学术期刊:

Ocean EngineeringVolume246

Neural network-based prediction of topside mass of an in-service jacket platform

Fault-tolerant control for nonlinear offshore steel jacket platforms based 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idal stream turbine arrays and their hydrodynamic impact around Zhoushan Island, China

Breaking wave bubble measurements around ship model by optical probe

Collapse pressure of randomly corroded spherical shell

Analysis of roll center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underwater gliders based on deep learning

Effects of the gap on the local scour around two tandem piles in shallow flows

Object detection method for ship safety plans using deep learning

A novel arena-based regional collision risk assessment method of multi-ship encounter situation in complex waters

Probabilistic ship corrosion wastage model with Bayesian inference

A hybrid FEM-DNN-based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Prediction Method for Flexible Pipes under oscillatory flow in the time domai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ylindrical oscillating water column device

Geometric asymmetry in the energy conversion and wave attenuation of a power-take-off-integrated floating breakwater

Wave forces and wave run-up on a truncated rectangular column based on the hydrodynamic experiment

Very-large-scale motions in typhoons and one possible original mechanism

Potential impacts of flood risk with rising sea level in Macau: Dynamic simulation from historical Typhoon Mangkhut (2018)

Identifying ship-wakes in a shallow estuary using machine learning

Application of average sea-state method for fast estimation of fatigue damage of offshore structure in waves with various distribution types of occurrence probability

Iteratively weighted dynamic modeling of four degrees of freedom motion for marine surface vehicles for k-step ahead prediction

Fusing sensor data with CFD results using gappy POD

A spectral description for extreme sea states offshore Denmark Part I: Power spectrum

Research on bypass pigging in offshore riser system to mitigate severe slugging

An investigation on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of a flexible riser transporting severe slugging

Modelling and vibration control for deep-sea robot lifting system with time variable length and nonlinear disturbance observer

Appli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iterative methodology for response based analysis of an FPSO mooring system in tropical cyclones

AUV launch & recovery handling simulation on a rough sea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3091708
Applied Ocean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1411187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http://www.hydrol-earth-syst-sci.net/recent_papers.html
Journal of Sea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3851101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Ocean Engineering: 
http://www.cqvip.com/qk/71223X/
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1411136
Ocean Engineering: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298018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0049-6979/
Water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431354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ttp://www.waterjournal.cn:8080/water/EN/volumn/home.shtml

 

网络精华:

[转载]七部委文件提出新要求,小水电整治应尽快纠错

(摘自: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5826-1320336.html)

 20211223日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水电分类整改工作的意见》(水电[2021]397号)(以下简称“七部委文件”)指出:“小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有的地方整改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估分类不科学、整改措施不到位,部分电站保留大坝拆除发电设施论证不充分,防洪、灌溉、供水受影响等。” 结合“七部委文件”,笔者联系了长期关注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并联系已经官宣完成整治任务的秦岭地区小水电业主后形成此文。

小水电从业者眼中的秦岭小水电整治:违反上位法、反科学、反常识

20211223日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集中答复交办陕西省发改委处理的17个秦岭地区小水电整治问题。陕西省发改委表示:1、中国水科院水生态研究所编制的《陕西省秦岭区域小水电整治指标与标准》(以下简称“指标与标准”)和《秦岭区域小水电站目录》都经过综合研判,程序合法;2、秦岭小水电整治不存在“一刀切”。然而小水电企业却并不这么认为。

近年来,由于减水河段的影响,“水电妖魔化”的言论流传甚广。鲜有负面评价的秦岭小水电是不是真如舆论报道那样不堪?宁陕县黄草坪水电站业主说:“最开始我们广大小水电业主非常支持秦岭地区小水电整治,几乎所有小水电都落实了无节制生态流设施。作为小水电从业者,我们希望通过政府的这种整治来证实,生态保护我们确实做到位了。”事实上,秦岭小水电整治并非以生态整治为目的,这一点在已经获得水利部“绿色小水电”认定的洋县周家坎水电站得到了证实。周家坎水电站业主说:“周家坎水电站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对生态问题只字没提,中国水科院以‘批小建大’为由将周家坎水电站列为‘违法违规’。由于上游建设水库,为了减少弃水,提高洪水期综合利用,我们将原批准装机4800Kw提高到10000kw,我们的变更也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批准。我们也将批文提供给了水科院和县专班。然而我们的申诉并没有得到他们的认可,周家坎电站在721日被洋县人民政府强拆。到现在没有任何人给我们合理的说法。”

宁陕县黄草坪电站业主说:“县小水电专班反馈黄草坪电站说,因缺少林地手续被定为‘违法违规’,事实上我们取得了这个手续,也在公示期补充上报了,但是最终也没有改变之前的认定结果。”

汉中洋县八仙园一、二级水电站是防洪功能电站,总装机2.7KW,达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这两个电站被中国水科院定为“违法违规”,理由是未批先建,分类整治措施为拆电站保留大坝。电站业主说:“八仙园一、二级水电站是2004年的汉中市和洋县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005年开始前期工作,2006年取得核准批复,2009年完工,电站批建及验收手续齐全。因前期工作早于核准批复而被定为违法违规。前期工作是基于设计勘察的需要而进行的,没有前期工作也不可能有后面的设计成果。这种违法违规的认定是十分荒唐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定是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法》进行合法合规性的审查和主管部门的评审确定的。陕西省秦岭办下发的“指标与标准”认定的违法违规,不仅在事实上存在很多争议和矛盾,而且还直接否定了上位法。

还有小水电业主说:“小水电是如何破坏环境的,水科院、小水电专班并没有拿出有力证据。拆电站的时候,县专班只是强调‘政治站位’。拆电站保留大坝,河道并没有恢复到天然状态。因此秦岭区域小水电整治不是以生态整治为目的的,这是在开历史倒车。我们已经高姿态配合完成了拆除任务,半年过去了,补偿没有着落。有关单位这样做是违法的。”

“指标与标准”的“科学性、合法性”有待考证

在全行业、陕西省各个厅局、市县政府一片质疑与反对声音中,历经三次征求意见,20216月“指标与标准”正式出炉。自此秦岭区域各级小水电整治专班对标进行小水电整治。手续不合“指标与标准”规定即被认定为违法违规拆除,其他拆除的为一票否决拆除。时至20219月底,陕西省秦岭区域小水电共拆除和退出水电站382座,拆除和退出的违法违规类总共297座。拆除和退出小水电占秦岭区域小水电总数量的87%。在这些被认定的“违法违规”水电站中,有的已经获得“安全生产标准化”、“绿色小水电”、“联合国GEF”等认证,甚至于周家坎、黄草坪电站这些满足“指标与标准”合法合规性要求的小水电站也被认定为“违法违规”。

“七部委文件”规定,符合以下任一情形列为退出类:

一是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未分区的自然保护区视为核心区和缓冲区)。

二是违法违规建设且无法按照法律法规整改纠正到位。

三是大坝阻隔对珍稀特有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影响,且整改纠正达不到要求

四是厂坝间河段减水脱流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且整改纠正达不到要求。

五是大坝已成为危坝或多年未发电,严重影响防洪,且重新整改又不经济。

按照“七部委文件”的要求,除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水电站必须退出外,其他水电站都以整改为前提。已经完成整治的长江经济带小水电退出率仅为13%且以老旧小电站居多,秦岭地区小水电的退出率之所以达到了87%的比例,并非是因为秦岭地区小水电更加违规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大,而是因为过分苛刻、不合理的“指标与标准”。熟悉小水电行业政策的中国水力发电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认为:“按照中国水科院水生态研究所制定的‘指标与标准’和整治实践,全国4.7万座小水电拆除率将达到85%以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亦楠表示:“‘指标与标准’存在下位法否定上位法的错误,这种整治方法背离了整治的初衷。”

秦岭地区已经拆除的水电站中,有57座水电站是坝后或渠道电站,属于水电站综合枢纽,承担着综合利用功能。但是在这次整治过程中,保留大坝和渠道,专门把水轮发电机组拆掉。实际上,改变河流原貌、导致河流减水的是大坝而不是水电站。拆电站保留大坝这种做法,既不可能让河流回到天然状态,又改变了水库的调度运行方式,反而将大坝置于危险的非正常工况之中,更严重的后果是会影响整个流域的防洪安全。20218月秦岭区域小水电拆除基本完成。旬阳县城上游四座防洪拆除电站后,失去了水电站机组调洪和消能作用, 水库防洪功能受到很大影响,以致20219月、10月秦岭地区的旬河多次爆发洪涝灾害,十年一遇的洪水多次翻过50年以上设防标准的河堤。

按照新要求尽快纠错,解决遗留问题为要

自从20211月开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亦楠和中国水力发电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就开始关注秦岭地区小水电整治。20213月王亦楠、张博庭深入秦岭腹地,实地调研了西安、汉中、安康的滈河、黑河、椒溪河、池河流域。

20211223日“七部委文件”下发后,中国环境报就此跟进了报道,报道披露了张家界长潭河等水库只拆电站保留大坝的反科学整治后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亦楠认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一刀切拆除’,现在似乎无人担责。然而,比责任扯皮更重要的是尽快纠错,恢复那些拆错的电站,避免已经出现的安全问题再继续恶化下去。”

中国水力发电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指出:“石砭峪一、二级水电站对安全供水的作用不可替代。大多数类似于黑河王家河水电站这样的低坝引水式电站,已经实现了生态流的无节制下泄。耖家庄水电站对流域防洪的作用非常大,如果没有系统的评估和科学应对措施,拆除耖家庄水电站将会给流域防洪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亦楠认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都有明确产业准入规定,然而秦岭地区保护区内甚至有车站、国道、村镇等。目前很多保护区都存在划界粗略、盲目求大的问题,导致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存在严重冲突。亟需实事求是,科学论证,否则,用不合理的保护划界和分区,来判定大量水电站的去留,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就好比试卷的标准答案本身就是错的,那么判卷越严格,造成的错误就越大。因此,应切实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草局202171号函等文件的要求,将保护区成立之前就已经合法存在的水电站调出保护区。”

2021年张博庭和王亦楠分别在杭州“3060双碳”论坛、第九届今日水电论坛等公开场合阐明当前积极发展绿色小水电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且还在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等主流媒体公开刊文。“七部委文件”要求:“已按照中央环保督察和有关部门意见完成整改的地区,要按照文件要求开展‘回头看’,查缺补漏,纠正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对于秦岭小水电整治后续事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亦楠建议:

1、尽快亡羊补牢,即恢复具有综合利用功能、被错拆的水电站,避免已经出现的安全隐患再继续恶化,从根本上遏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2、秦岭小水电拆除数量多,失去收入来源的人员队伍庞大,依法审批建设却被拆除的水电站,应尽快落实资产补偿、职工安置等善后问题,解决社会矛盾。 

 

空气中的水汽状态

(摘自: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24-1320167.html

张学文注:昨天无意间在网上看到如下的文字,现在贴此。作者注明来自摘编自张学文的日志,我看内容确实与我的认识接近,语言也接近,现在贴此,算科普吧。2022 01 09
雨、雪和冰雹都是空气里看不见的水汽转化来的,要想了解、预报、影响雨雪的来源、运动、变化规律,自然需要探求空中水分的奥秘。
一、空气中水的概念

对于空气中的水常以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汽(水蒸气)来表现的,即:空气中的水包括了混合在空气中的水汽和悬浮于空中的离散的颗粒水;水汽是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它在空中与空气混合在一起,在水平方向,它基本上随着空气一起运动。

空气中究竟有多少水?据测算,全地球的空中的水汽大约有13万亿吨,而我们眼睛看到的云的总含水量仅是看不见的水汽含水量的1/140,因此在一般计算空气中的水时都把云忽略不计。空气中的水集中后平均铺到地球各地所形成的水层厚度只有2.5厘米,即:空气中的水仅占空气总质量的2.5‰ ,这个比例虽然很小,但它的作用在自然界中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二、空气中水的运动

空气中水的存在使我们感到了湿润,它也用五彩缤纷的云装点了蓝天。更为重要是,空中水还为地球带来了大量的雨、雪(云是水汽变成雨、雪的中间环节),并使地球滋生出了万物。

根据各地的降水资料测算,地球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大约是1000毫米,即平均而言,每年从空气中形成的雨、雪可使地球表层平均积水1米深。

空气中的水分依靠地球表层的水分蒸发而得到对应数量的补充,正是蒸发量与降水量的这种动态平衡才使得空气里始终维持着厚度为25毫米左右的水汽。

活跃的空气中的水还是大气能量和温度的积极调节者,空中水汽对太阳能的吸收,以及对长波辐射的作用,影响着对流层空气的温度分布,而云对烈日的遮蔽会直接影响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

空气中的水对地球表层能量活动的影响程度远高于它在大气中占的比例。理解空中水的存在、运动、变化和作用是广义的水文学的重要内容。我们把关于河流、湖泊的知识称为陆地水文学,哪么关于大气中的水分的知识就是空中水文学了。
三、空气中水的开发

人们在逐步认识空中水的同时也不断提出了一些新奇的设想,例如,能否根据用空中水的情况预报降水?能否改变空中水的运行路径,从而改变雨水的分布?能否耕云播雨?

按照专家的设想,空中的含水量越大,形成的降水量也应该越大。人们沿着这个思路分析历史上空中的最大含水量,从而估测处当地的最大暴雨值。但是理论与实践都说明,降水量与含水量的关系远没有这么简单。

众所周知,空气的流动必然会带动着空气里的水汽一起流动,要想利用本地的空中水,不仅要知道空气中原有多少水,还要计算处流经本地的空中水量,于是专家又计算了水汽的流量。

以我国为例,根据空中各层的风速和含水量,专家计算出每年大约有18万亿吨的水汽流经我国,每年有1万多亿吨的水汽流经新疆,水汽的流量还是相当大的。这么巨大的水汽量对降水似乎是非常有利的,于是有些人大胆提出,炸开喜马拉雅山,以便把印度洋的湿空气引入我国西北,从而改变那里的干旱状况。

空气中的水主要在离地面6千米以下的气层中流动,6千米以上或更高的空中,风速大而水汽少,靠近地面的地方水汽多但风速小。在地面到高空存在一个水分输送量最大的层面,它的位置在距离地面1500米附近。

空气中的水汽在变成雨水之前先是变成了可以降水的云,当存在着适宜的条件时,通过人工作业,在云中播撒一些催化剂,从而使降水量有所增加的试验早在60年前就取得初步成功。

空中水、降水和蒸发是在大气的影响下互相联系的三个环节,在关注空中水、降水的同时,我们也关注人类活动对蒸发的影响。近年来推进南水北调和北水南调的活动,使每年有数百亿立方米的水分异地蒸发,这样大量的水分的异地蒸发对空中水的补充和降水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

开发空中水资源是个改造自然的大题目,对此科研界已经有了不少想法和实践,但是要想取得进展,就需要对空中水和它联系着的降水、蒸发有系统的新认识,这里有大量的问题等待人类逐步弄清楚。

 

透过云层捕捉到维苏威火山

摘自: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0230-1321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