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文摘,第43卷,第6期

发布时间:2022-09-25 访问量:2232

水的文摘,第43卷,第6期,2022925

新闻报道:

海南省牛路岭灌区工程开工建设

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913日,海南省牛路岭灌区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国务院部署实施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也是2022年国务院确定的今年重点推进开工建设的6大灌区之一,总投资30.55亿元,建设工期50个月。

工程设计灌溉面积57万亩,以牛路岭水库作为主要水源之一,通过新建总长125.17千米渠(管)道(含隧洞3座),改、扩建渠道45.07 千米,渠系建筑物837座,构建总干渠—干渠—分干渠(管)—支渠(管)(干斗口)的体系,结合灌区内241座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形成涉及琼海、万宁两市“长藤结瓜”的大型灌溉系统。

琼海、万宁两市是海南东部农业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区域,旅游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经济要素汇集地,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的核心区域。牛路岭灌区工程建设可有效解决琼海、万宁两市周边区域农业灌溉和城乡供水缺水问题,对保障区域用水安全,完善全省整体供水格局,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意义重大。工程建成后预计新增灌溉面积2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4万亩,为热带特色作物种植、高效农业发展等奠定水利基础。同时解决琼海、万宁两市所辖21个镇的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城乡供水受益人口129万人。

 

黑龙江林海水库开工建设

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916日,黑龙江林海水库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国务院部署实施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今年重点推进的55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位于海浪河上游,是一座以供水为主,结合防洪和灌溉,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总库容1.76亿立方米,配套电站装机容量22兆瓦,总工期48个月,总投资26.53亿元。

工程建成后,可有效保障牡丹江和海林市城区百万市民的饮水安全,可将下游长汀镇、大海林林业局的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有效保障下游城镇防洪安全,对提升区域水资源利用水平、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巢湖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开工建设

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916日,安徽省巢湖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国务院部署实施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今年重点推进的55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分为蓄洪区建设和生态湿地修复两部分,其中蓄洪区建设工程包括新建进(退)洪闸1座,改建、新建排涝泵站,外河及保庄圩堤防加固,设计蓄洪库容1.09亿m3;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包括新建湿地总进水闸1座,修复13.6平方公里生态湿地等。工程总工期22个月,总投资9.72亿元。

工程建成后,可为南淝河超标准洪水提供蓄滞场所,同时相机分蓄巢湖超额洪量;湿地与生态农业的结合,将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并且兼顾水质净化,具有显著的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的用水权交易市场,水权改革怎么变?

来源:环保在线

导读:总体来说,水权改革可以从用水权初始分配、用水权市场化交易、水权交易平台完善及用水权交易监管加强的四方面推进。

“节约水资源,我们共同的责任”、“亲水爱水护水,从点滴开始”、“请珍惜每一滴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节水标语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明显可以感受到的是,水资源的稀缺性被人看见,并越发受珍视。

2021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水资源总量29638.2亿m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7.3%,但比2020年减少6.2%。水资源环境呈现的紧缺态势依旧没有改变。从自然分部来看,水资源量也无法摆脱南方多于北方的现实情况。

水资源稀缺+水分部不均等现实问题的存在,一个新名词诞生——“水权”。目前来看,水权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水权参与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凸显。20166月,中国水权交易所正式开业,作为国家级水权交易平台,正在逐步推动我国水资源更合理的调配与流转。2021年中国水权交易所成交单数创下历史新高,由2020年的273笔跃升至1500多笔。

可以说,目前水权交易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水资源调控手段。现在,水利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并明确指出目前用水权改革仍存在用水权归属不够清晰、市场发育不充分、交易不活跃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用水权改革,《意见》提出:到2025年,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基本建立,区域水权、取用水户取水权基本明晰,用水权交易机制进一步完善,用水权市场化交易趋于活跃,交易监管全面加强,全国统一的用水权交易市场初步建立。

 

水权改革究竟怎么改?

总体来说,可以从用水权初始分配、用水权市场化交易、水权交易平台完善及用水权交易监管加强的四方面推进。

针对用书权初始分配问题,首先明确要把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作为分配的重要依据。其次针对 区域水权、取用水户的取水权等不同类的水权,划定了明确的规范要求。水权交易平台的完善,则需要从建立健全水权交易系统与推进用水权相对集中交易两个方向开启。如,灌溉用水等小额交易可通过水权交易APP便捷开展。此外,强化取用水监测计量、水资源用途管制,从跟踪水权交易水量真实性、交易程序规范性、交易价格合理性等多方面着手实施将进一步强化监测计量和监管。

水权已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水权改革上路,也将带动更多水处理企业走深发展!

 

官宣!2.8亿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解决,明年四月将正式执行新标准

来源:环保在线

导读:行至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收官”之年,我国农村地区供水能力、饮水质量等已显著提升。接下来,国家层面鼓励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各地方可因地制宜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和小型工程的标准化改造,并推广增加净化消毒设施的配备,争取强化智慧赋能手段实现智慧供水。

昨日(2022913),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于会上发言称: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会同各个地方大力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累计完成了农村供水工程投资4667亿元,解决了2.8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巩固提升了3.4亿农村人口的供水保障水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84%,比2012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

民生无小事,饮水安全事关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更应受到关注。而此前,农药的不当使用、生活垃圾随意堆放以及工厂污染直排等问题,致使广大农村地区饮水水质严重超标,地下水域中的盐、砷、氟等化学成分均超过饮用标准,农民饮水安全难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于是,2016年开始,我国启动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出“到2020年,中国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将达到80%以上,水质达标率整体有较大提高”的阶段性目标,并强调将以此为基础,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完善工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确保到2030年实现人人普遍和公平获得安全和负担得起的饮用水。

行至“收官”之年,我国农村地区供水能力、饮水质量等已显著提升。接下来,上述发言人强调,将全面巩固拓展农村供水的成果,加强全面排查和动态监测,保证饮水问题动态清零。同时,国家层面鼓励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各地方可因地制宜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和小型工程的标准化改造,并推广增加净化消毒设施的配备,争取强化智慧赋能手段实现智慧供水。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新闻发布会召开的同日,住建部等三部门联合编制的《关于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全文公开。该文件提出,自202341日开始,城市供水质量将再度升级,全面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并推进供水设施改造、提高供水检测与应急能力、优化提升城市供水服务、健全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

在具体执行上,各地有关部门需督促水厂进行工艺改造,对标标准要求,开展水厂净水工艺和出水水质达标能力复核、加强供水管网建设与改造等,进一步提升城市区域供水质量,巩固饮水安全工程阶段性成果,朝着更高的水质目标前进。

环保在线了解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将成为我国下一阶段开展饮用水水质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用以替代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加强了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供水全过程管控。

 

学术会议:

 

2021中国(南通)船舶设计师高峰论坛

中国 江苏 南通市   20211217日-20211219

一、会议信息

船舶工业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中的重要环节。随着造船技术和海洋工程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深蓝领域的探索与开发也在不断深入。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战略构想;十九大再次提出“要坚持海陆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2021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南通市顺应新发展趋势,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海洋强国,壮大主业实业,增强自主创新,持续推动南通船舶海工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基于此背景,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共同主办“2021中国(南通)船舶设计师高峰论坛”。旨在助力南通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基地。为南通乃至江苏、全国船舶海工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有效助推长三角地区的船舶产业基地建设,促进海洋高端装备产业创新,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重要日期

会议召开时间: 2021/10/152021/12/17     2021/10/172021/12/19

论文提交日期: 2021/7/202021/9/9     2021/8/202021/11/14

录用通知日期: 2021/8/20

修改稿截止日期: 2021/8/202021/11/30

作者注册日期: 2021/7/20    2021/10/10

在线注册时间: 2021/7/20    2021/10/10

 

三、会议论文

1)深远海高端装备 2)绿色船舶 3)智能航运和智能船舶 4)豪华邮轮技术及运营 5)船舶高端配套设备 6)海上风电装备、安装船和运维船

会议论文模版

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文字精炼、数据可靠,正文30007000字,并附有中英文摘要(250字左右)和中英文关键词(36个),参考文献按照国标GB/T 77142015格式著录,并要求在文中顺序标引;文末须注明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性别、出生年份、职称或学历、研究方向、E-mail及手机号码等。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宝祥

联系电话:021-64863385

电子邮件:cssc_704@cssmc.cn

 

2022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中国 北京市   20221115日-20221118

各理事单位、专委会、会员中心、省学会及有关单位:

2022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以下简称“年会”)拟定于202211月召开。会议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已成为我国能源与电力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学术盛会,同期还将举办2022年清洁高效发电技术协作网年会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这两项会议征文与年会征文同步进行。欢迎各单位积极组织电机工程领域的专家、科技人员、工程师及高校师生踊跃投稿。

一、征文内容

本届年会征文内容涵盖能源与电力行业各相关领域,分四个大类:先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综合利用,清洁低碳高效化石能源发电及核电,新型电力系统及其支撑技术和数字化智能技术及装备,共计50个子专业方向(详见年会论文投稿系统)。

二、重要时间节点

56 开通会议网站和论文投稿系统

85 论文全文提交截止

1010 完成论文评审

1020 发布会议通知和论文录用通知

1030 论文作者在线注册截止

三、征文要求

1.年会论文集只收录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拒绝一稿多投。第一作者每人限投两篇,论文请勿涉及保密内容,作者对论文内容真实性和客观性负责。

2.投稿论文应采用 Word 排版,请登录年会网站,完成在线全文投稿。(论文模板请登陆会议网站下载)。

3.请保留涉及论文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并注明数据来源。

4.论文作者应遵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学术自律制度(试行)》相关要求,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如发现有抄袭或重复投稿的稿件,将予以撤稿,并于学会官网不定期通报。

四、论文集的出版和优秀论文评选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期刊中心受学会委托牵头组织和协调2022年年会论文有关工作,协同学会各专委会完成年会论文征集和评审工作。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负责优秀论文评选和推荐。录用论文将收录至年会数字论文集(U盘)正式出版,并收录在 CSEE 数字化图书馆。年会优秀论文将推荐至《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增刊发表。

除作者向年会秘书处事先特别声明外,投稿论文将默认作者已同意授权本会推荐使用。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学术部

联系电话:010-63414389

电子邮件:csee@csee.org.cn

联系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期刊中心(论文工作协调)

联系电话:025-81093048

电子邮件:csee@csee.org.cn

联系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期刊中心(论文投稿系统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25-81093082

电子邮件:csee@csee.org.cn

联系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信息中心(论文投稿系统故障咨询)

联系电话:010-63414377

电子邮件:csee@csee.org.cn

 

招聘信息:

40万国家资助+北理工丰厚年薪!“引进项目”第二批正在申报,北理工邀您一起特立潮头!

 

Part. 01

项目介绍

“引进项目”资助在国(境)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博士(包括中国籍和外籍)在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为期2年。资助经费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博士后设站单位共同承担。其中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资助每人两年40万元人民币,用于在华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个人的生活开支、住房补助、社会保险及来华往返国际旅费等。2022年引进项目计划资助500人以内。

若入选“引进项目”,除享受国家资助待遇外,我校仍按相应岗位年薪(特立博士后、团队岗、科研岗)对入选者进行叠加资助。

2022年上半年我校共6人入选引进项目,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以来我校共计45人获批该项目资助。

如有申报意向,请尽快联系黄老师,联系邮箱bitpostdoctor@bit.edu.cn  

 

Part. 02

申请条件

申请人须符合下列全部申请条件:

1.年龄不超过35周岁,思想品德端正,身体健康。

2.申请人须为近3年内在国(境)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籍留学博士或外籍博士(申请人不能为中外合作办学博士)。

3.申请人一般应为在国内没有博士后工作经历人员或新近进站人员。新近进站人员在国内的累计博士后在站时间应未满6个月(截至本人申请材料网上提交之日)。

4.该项目对申请人博士毕业学校/学科有一定要求,详情请联系黄老师。

5.申请人自主联系国内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工作站,并获得博士后设站单位正式推荐。

6.申请人能够保证在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少于20个月。

7.申请人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8.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中文(或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9.国内在职人员不能申报本项目。申请人受本项目资助期间须全职在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0.申请人此前未获得过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Part. 03

申请时间

遴选资助(第二批):71-930  

 

Part. 04

申报流程

(一)个人申请

申请人申报前务必联系学校博士后办公室黄老师,然后在申报时间内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https://www.chinapostdoctor.org.cn/),进入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在“国(境)外交流项目”中选择“引进项目”进行申报,并按提示要求填写相关申报信息、上传相关证明材料。

(二)学校审核推荐

学校在项目每批次申报截止日期前,完成网上全部申请和证明材料的审核提交。

(三)遴选方式

A.直接资助

对博士毕业学校为世界排名前30名高校(申报系统中已列出)的申请人,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先到先得、直接资助”的遴选方式。直接资助名额150人(其中留学回国博士100人、外籍博士50人),资助名额用完即止。

B.遴选资助

对未获得直接资助以及符合申请条件的其他申请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将分两批组织专家评审。第一批申报截止日期为415日,第二批申报截止日期为930日。获选结果拟于5月、10月公布。遴选资助名额不少于150人。

 

Part. 05

相关政策咨询

联系人:黄老师

(紧急事宜,可后台回复索取联系方式)

联系邮箱:bitpostdoctor@bit.edu.cn

温馨提示:校内博士生、在站博士后可通过“i北理”APP联系黄老师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冲击与耦合效应课题组招聘

因工作需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固耦合系统力学实验室冲击与耦合效应课题组拟招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人员1名,具体情况如下。

 

一、 高分子材料精细化研究及性能优化(1名)

1.岗位职责

1)主持TPUTPE等工程材料的精细化力学性能研究、工艺优化、合成打样等;

2)主持或参与TPUTPE等工程材料的工程化应用研究。

3)完成课题组的其他任务;

4)工作地点力学所中关村园区或怀柔园区。

2.应聘条件

1)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化学、材料学、材料工程等相关专业博士应届或毕业三年以内,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有TPUEVATPE、橡胶等项目经验者优先;

3)身体健康,动手能力强,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沟通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 岗位性质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三、 岗位待遇

按中科院力学所特别研究助理人员有关规定执行,年薪25-30万元,绩效考核视项目承担情况而定,特别优秀者上不封顶。

 

四、 报名要求

1.报名截至时间:长期有效

 2.应聘者需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简历;

2)学历、学位证书和身份证复印件;

3)相关业务能力证明材料等。

3.特别说明:

1)邮件标题请按照“应聘冲击与耦合效应课题组特别研究助理+姓名+日期”格式填写;

2)应聘人员需按时到岗、全职参加工作。

 

五、 报名方式

有意者请将申请材料用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招聘邮箱,请同时将证书和论文等相关材料扫描成pdf一并发送,来人恕不接待。初审通过者,通知面试。

 

六、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中国科学院力学所人力资源处

邮政编码:100190

电话:010-82544256

邮箱:hujialu@imech.ac.cn

网址:www.imech.ac.cn

 

附件:

https://talent.sciencenet.cn/upload/2022/20220817145529740.docx

 

学术期刊:

Applied Ocean ResearchVolume127

Accelerated spread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 induced by non-antibiotic conditions: Roles and mechanisms

Coupling sulfur-based denitrification with anammox for effective and stable nitrogen removal: A review

Nitrophenolic byproducts formation during sulfate radical oxidation and their fate in simulated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In flux: Annual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of suspended heavy metals and trace elements in the urbanised, tropical Red River Delta, Vietnam

The responses of marine anammox bacteria-based microbiome to multi-antibiotic stress in mariculture wastewater treatment

Incorporating receiving waters responses into the framework of spatial optimization of LID-BMPs in plain river network region

Peroxide stabilizers remarkably increase the longevity of thermally activated peroxydisulfate for enhanced ISCO remediation

Dynamics and controls of inland water CH4 emissions across the Conterminous United States: 1860-2019

Insights into N2O turnovers under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microplastics stress in mainstream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Inline imaging reveals evolution of th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microbubbles in dissolved air flotation

Kinetic modelling of the bromine-ammonia system: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bromamines

Metagenomic insights into resistome coalescence in an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river system

FexN produced in pharmaceutical sludge biochar by endogenous Fe and exogenous N doping to enhance peroxymonosulfate activation for levofloxacin degradation

Enhanced tetracycline removal using membrane-like air-cathode with high flux and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in flow-through electro-filtration system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3091708
Applied Ocean Research: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1411187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http://www.hydrol-earth-syst-sci.net/recent_papers.html
Journal of Sea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3851101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Ocean Engineering: http://www.cqvip.com/qk/71223X/
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1411136
Ocean Engineering: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298018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0049-6979/
Water Research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431354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ttp://www.waterjournal.cn:8080/water/EN/volumn/home.shtml

 

网络精华:

坠落英国的陨石中发现地外水

(摘自: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545.shtm

科技日报北京919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据英国天空新闻网当地时间17日报道,去年坠落在英国的陨石中发现了地外水。

这颗陨石于20212月坠落在格洛斯特郡温奇科姆镇的一条车道上,报道称它提供了有关地球浩瀚海洋中的水来自何处的线索。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行星材料组的研究员阿什利·金表示,大约12%的陨石样本由水组成,这些水的组成与地球海洋中水的组成“非常非常相似”,“这是一个很好的证据,证明如果有像温奇科姆镇陨石这样的小行星和天体坠落,将对地球海洋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

金博士还证实,这是第一次在英国坠落含有地外水的陨石。由于这块0.5公斤的陨石在坠落后12小时内被迅速回收,因此它也是迄今为止收集到的污染最少的样本。

“我们总是试图将水、陨石和其他地外物质的组成与地球上水的组成相匹配。”金博士说,“对于大多数陨石来说,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它们只是被污染了,而对于温奇科姆镇的这块陨石,我们知道它的确没有被污染,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证据。”

地球上的水来自哪里?有假设认为彗星或小行星是主要来源。金博士称,数据表明,彗星上的水与地球上的不匹配,而温奇科姆镇陨石水的成分更匹配,这意味着小行星,或碳质小行星,可能是太阳系内部和地球的主要水源。

分析表明,这块陨石来自木星附近的一颗小行星。它形成于大约46亿年前,花了大约30万年才到达地球。

目前,地球上已知的陨石大约有65000颗。在温奇科姆镇发现的陨石是英国已知的第一颗碳质球粒陨石,也是30年来在英国全国范围内发现的第一颗陨石。

 

火星上真的有水

(摘自: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531.shtm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带来一个好消息——火星上真的有水!而且,天问一号和“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的地方,曾经是一片海洋!

这是记者919日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了解到的我国火星探测任务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天问一号获取的火星探测数据的研究,科学家在着陆区的板状硬壳岩石中发现含水矿物,证明了在近10亿年来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

火星上存在水的“蛛丝马迹”

在深空探索中,寻找水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目标。水是生命之源,如果在外星球找到水,可以为地外生命的存在提供更多科学依据。火星探测亦是如此。

有科学家认为,大约40亿年以前,火星的地质和气候与地球相似,有河流、湖泊,甚至可能还有海洋。但今天的火星犹如荒漠,让人很难跟地球联系起来。火星上真的存在水?这是人类开始火星探测以来,一直关注的一个焦点。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已实施多次火星探测任务,在火星上发现了水的“蛛丝马迹”。

1996年,美国的“火星全球勘测者探测器”在对火星半人马山地区某个疑似冲刷沟壑进行高分辨率拍摄后,发现了由水冲刷而形成的新冲积堆积物。

2001年,美国的“奥德赛火星探测器”对火星北极进行探测,发现火星大气中有微量水蒸气。

2003年,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在火星某个区域探测到风化盐类矿物,发现了一个类似于罗布泊的干枯盐湖。盐类矿物是水挥发后的残留物,这为火星表面曾经存在水提供了证据。

2011年,美国的“火星勘测轨道器”拍摄到火星表面或亚表层存在季节性斜坡纹线。经过研究发现,这个季节性斜坡纹区域的矿物,是溶于水后再沉淀富集而成,证明火星上存在液态水。

…………

这些探索研究表明,火星上确实存在水。而天问一号的探测数据和研究成果,为这个结论提供了新的证据。

火星乌托邦平原曾经存在海洋

2021515日,天问一号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的南部。一个星期后,“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在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此前,有人认为乌托邦平原可能是一个古海洋所在地,这也正是天问一号选择在此着陆的原因之一。那么,这里真的曾经是海洋吗?

据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介绍,截至20229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1480GB。科学家对这些第一手数据开展研究,收获颇丰。

 “通过对着陆区分布的凹锥、壁垒撞击坑、沟槽等典型地貌的综合研究,科学家揭示了这些地貌的形成与水活动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发布消息称。

 “祝融号”在着陆区巡视探测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形貌上类似沉积岩的岩石——板状硬壳岩石。板状硬壳岩石是在地下水涌溢过程中,由毛细作用蒸发结晶出的盐类矿物,胶结了火星土壤后岩化形成。科学家推测,板状硬壳岩石富含水硅或含水硫酸盐矿物。

进一步的研究支持了这种推测。通过相机影像和光谱数据分析,科学家在板状硬壳岩石中发现了含水矿物,而且,推测出了水活动的大概时间范围——距今10亿年的火星亚马逊纪晚期。

同时,结合相机影像和“祝融号”移动车辙等信息,科学家发现着陆区的土壤具有较高承压强度,且摩擦参数较低,存在与水活动相关并经历风沙磨蚀的特征。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表示,这些新成果,揭示了火星风沙与水活动对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为“火星乌托邦平原曾经存在海洋”的猜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既然有水,那么近10亿年来火星可能还有一些适宜生命起源或存在的气候条件。”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刘洋认为。

除了发现水活动,科学家还利用天问一号探测数据,在火星表面岩石密度与地表侵蚀程度的关系、近火空间环境中离子与中性粒子分布情况,以及火星重力场等方面获得了一批科学成果。

目前,天问一号环绕器继续在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科学探测,持续积累第一手科学数据。“祝融号”火星车正处于休眠状态,等待火星环境条件转好后继续开展巡视探测。未来,我们将揭晓更多关于火星的秘密。。

 

嫦娥五号样品首次揭示月壤矿物中存在高含量的水

(摘自: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446.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