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力学文摘”,第67期,2022年3月24日

发布时间:2022-03-24 访问量:1881

环境力学文摘,第67期,2022324

 

投稿信箱:huanjinglixue@hhu.edu.cnhuanjinglixue@163.com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Envi_mach/

订阅或退订邮箱:huanjinglixue@hhu.edu.cnhuanjinglixue@163.com 

本期编辑:刘青泉 孙洪广

      依托单位: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力学学会环境与灾害力学专业委员会

                 每月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中国科大揭秘青藏高原夏季水循环特征

“双碳”目标下如何确保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 业内专家这样说

生态环保督察指出:贵州省长江保护修复问题依然突出

中科院大气所团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存在巨大碳汇

监测显示:三江源地区典型冰川整体呈退缩态势

今年我国汛情如何?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趋势性研判

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通过终止塑料污染的决议

     人才招聘

中山大学理学院诚邀全球英才加盟!

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优秀青年人才国际论坛

     学术会议

关于举办2022中国环境技术大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单位会员交流年会的预通知

中国力学大会-2021+1参会通知

第十四届国际水动力学会议首次公告与征文启事

     论文成果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with adaptive spatial resolution for multiphase flows with large density ratio

On the existence and formation of multi-scale particle streaks in turbulent channel flows

      学术期刊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Volume 456 May 2022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

 新闻报道
--------------------------------

中国科大揭秘青藏高原夏季水循环特征

作者:吴兰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321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赵纯教授课题组首次利用全球变分辨率模式在公里尺度揭示青藏高原夏季水循环特征。

据悉,课题组首次使用全球变空间分辨率模式在青藏高原地区加密至公里尺度(4公里),开展了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高原复杂地形对夏季水汽输送和降水的影响机制。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上。

青藏高原面积广袤,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同时又是长江、黄河、印度河等河流的发源地,为滋养亚洲文明的“亚洲水塔”,该区域的降水对于水循环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每年夏季,盛行东南风将印度洋处的暖湿水汽向青藏高原输送,带来大量降水。而高原区域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地势陡峭,沟壑纵横,地形极为复杂,与多尺度大气过程相互作用形成独特的水汽输送和降水过程机制。为了更准确地模拟青藏高原夏季水循环过程并深入理解其变化特征,通常需要在公里尺度甚至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下解析复杂地形特征,模拟和认知复杂地形对高原夏季水循环的作用机制。

据介绍,以往的高分辨率模拟研究多采用区域模式进行网格嵌套加密模拟,会受到侧边界条件的限制。全球变空间分辨率模拟能够更好地模拟小尺度过程或强迫对大尺度环流的反馈作用。

本研究开展了复杂与平滑地形的对比模拟试验,发现高原复杂地形增加了~11%的区域净水汽输入,对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但对青藏高原内部降水总量影响不大。陡峭地形导致抬升气流的位置更偏北,高空间分辨率所解析的山谷又可充当水汽输送的通道,因此解析了复杂地形的影响会导致模拟的喜马拉雅山脉降水整体北移。

本研究展现了全球变空间分辨率模式在青藏高原地区天气、气候、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赵纯教授课题组未来计划使用全球变空间分辨率模式探究青藏高原地区的水循环、能量循环、大气环境特征及变化机制,其中包括进一步探索青藏高原复杂地形的气候效应及对大气污染传输的影响机制等。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双碳”目标下如何确保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 业内专家这样说

作者:杜燕飞 来源:人民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对此,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改变,盲目地、一刀切式地摒弃煤电并非正确之举,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挥煤电兜底保供与灵活调节作用,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不会变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煤电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方面还将发挥基础和兜底作用,在一定时期内煤电在我国电力结构中的基础性地位仍将保持。

“我国电力系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电力系统,不能单纯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先把自己的强大、安全稳定的电力系统‘破掉’。”华北电力大学新型能源系统与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王志轩表示,“先立后破”也体现在“改”上,“改”是“立”的重要内涵,煤电机组通过改造承担起灵活性调节电源这一历史重任,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特点、能源资源特点及低碳目标的特点。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对此表示赞同。“客观认清煤炭在安全稳步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孙传旺说,一方面,煤电提供了我国60%以上的发电量,在保障现阶段电力供应中仍起着重要的压舱石作用;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但随之提高的系统成本与风险亟待化解。

“‘先立后破’意味着要遵从客观规律,不能脱离我国‘以煤为主’的客观能源结构,要在建立好清洁能源协同开发与高效利用体系的前提下,有序淘汰高碳化石能源。”孙传旺认为,“通盘谋划”意味着在区域空间上要通盘谋划,因地制宜,相互调剂,梯次推进;在产业结构上要通盘谋划,抓住重点,相互协同,整体统筹。

受访专家认为,盲目地、一刀切式地摒弃煤电并非正确之举,要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协同好可再生能源与煤炭之间的关系。

“推进可再生能源与煤电协调发展,但这并非为了提高发电量,而是在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同时,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需要配套必要的燃煤电厂。”王志轩说。

孙传旺表示,要构建包含储能在内的新型电力系统,以支撑高效的需求侧响应与可爱生能源的稳定发展。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兼顾内外资源,推动区域间能源互补,科学合理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发挥煤电兜底保供与灵活调节作用

电力安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安全问题。去年受国内经济快速复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电力供需偏紧。为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煤电发挥了“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煤电要发挥兜底保供、灵活调节作用,确保我国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王志轩表示,随着大量光伏、风电接入电网,其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点使电力供应侧供电特性发生了变化。为保障可再生能源尽可能利用及电网的安全,对灵活性电源的数量和快速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相比较天然气发电、抽水蓄能而言,煤电承担起灵活性电源的任务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王志轩认为,对煤电进行灵活性改造,在降低煤电机组可带负荷下限的能力的同时,提高煤电机组快速加载负荷的能力和适应电网智能化发展的能力,可以助力我国电力系统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发展。

记者梳理,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电厂正对燃煤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比如,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宿迁电厂开展的“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机组研制及工程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突破了高效灵活、智能控制、机组快速启停、深度调峰等关键技术,二次再热机组效率达48.11%,实现了燃煤机组的灵活调峰和高效运行。

国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的对政协委员《关于“碳中和”目标下煤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答复摘要中指出,在“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严控煤电项目,原则上不再新建单纯以发电为目的的煤电项目,按需安排一定规模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的支撑性电源和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调节性电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认为,燃煤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在支持太阳能发电、风电发展的同时,自身经济性受到影响,建议国家建设电力调峰市场,给予合理补偿;在电力调度方面,应统筹考虑,由单机调度改为区域性调度;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同时,必须挖掘用户调峰潜力;在加大技术创新同时,也要有相应的政策作为支撑。

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

“在发挥煤电兜底保供与灵活调节作用的同时,煤炭行业也要大力推进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大钊表示,煤炭绿色开采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保障煤炭稳定供应,要依靠科技进步,解决能源安全与资源高效利用问题。

目前,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正在加大煤炭绿色开采。例如,利用矿井水保护利用、东部草原区生态修复等技术,国家能源集团建成了2亿吨级神东矿区以及胜利露天矿、宝日希勒露天矿、敏东一矿井工矿区等东部草原区绿色开采示范工程,在能源保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面,业内人士认为,促进现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途径之一。要建设煤基新材料延伸产业链项目,生产煤基新材料和煤基特种燃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和高等级碳素材料,利用绿电、绿氢等新能源与现代煤化工耦合发展,探索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综合利用路径。

“未来煤炭的使用将朝着与碳排放脱钩的方向转型,多能互补需要清洁高效的煤炭与可再生能源进行优化组合,突出各自优势,取长补短,能够更好的加快新型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共同保障能源安全。”孙传旺表示。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生态环保督察指出:贵州省长江保护修复问题依然突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18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消息,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贵州省开展了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318日向贵州省委、省政府进行反馈。

贵州省高度重视此次督察工作,推动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截至20222月底,督察组交办的2307件群众举报问题已基本办结,责令整改802家,立案处罚344家,罚款989.8万元,立案侦查20件,拘留23人,约谈161人,问责86人。

督察指出,近年来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虽然取得较大进展,但与党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相比仍有差距,一些流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差距

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贵州生态安全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定力不够。赤水河流域白酒企业违法建设、破坏生态问题时有发生,对流域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仁怀市执行相关产业发展区域布局规划不严,限制发展区和规范发展区违法用地、未批先建等问题突出。金酱酒业公司2020年以来两次因违法占用林地被查处,部分山体和林地被破坏。

盲目上马“两高”项目管控不力。六盘水市未按要求落实产能置换指标,违规为贵州盘江新光公司等5家企业办理焦化项目备案手续,备案总产能达1080万吨。2025年全市焦化产能将达到1400万吨,远超全省的950万吨规划产能限额。宏盛煤焦化有限公司等企业上报数据不实,导致全市能耗统计数据严重失真。黔西南州义龙新区5个“两高”项目未经节能审查擅自开工建设。

一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没有压实。铜仁市、松桃县锰污染治理工作不扎实。巴汤湾锰渣集中处置库项目工程尚未完工即投入试运行,导致发生严重渗滤液渗漏事故。松桃县为建设九龙湖市政景观工程,在未按要求搬迁小河锰渣库情况下强行蓄水,渗滤液大量渗入湖体,相关部门反映该问题后,松桃县不及时控制,反而拆除渗滤液收集设施以便景观建设,进一步加剧污染。

一些督察整改工作不到位。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整改任务中,还有3项未完成。群众投诉黔东南州剑河县天地石业公司石材厂污染问题,督察发现企业未办理相关手续即擅自恢复生产,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复绿效果不佳。安顺市西秀区虹山湖温泉酒店项目违规开发问题查处不实,上报称项目手续齐全,但实际未取得采矿权,长期非法开采和盗用地热资源。

——长江保护修复问题依然突出

赤水河流经遵义市茅台镇的11条支流中,有4条水质为劣V类。赤水市丙安水库工程违规在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内设置施工营地,采石场施工造成生态破坏,大量碎石、泥浆排入丙安河。水库设计核定生态流量仅为0.138立方米/秒,无法保证大坝下游河段生态功能。

乌江流域“三磷”污染依然突出。全省现存磷石膏上亿吨,贵州磷化集团2019年以来建设马场坪、交椅山等工程利用项目又堆存磷石膏980余万吨,风险隐患进一步加大。交椅山渣场2020年、2021年分别溢流含磷废水302万立方米、201万立方米;马场坪渣场雨季大量含磷废水直排重安江。集团瓮福板块新龙坝选矿厂配套的白岩尾矿库,堆积大量沉积尾矿和淋溶液,环境隐患突出。

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全省污水收集率不高,其中安顺市紫云县污水收集率仅为3.2%。抽查64个县(市、区)23个存在污水直排溢流问题。毕节市生活污水直排问题突出,大方县城区生活污水产生量约2.8万吨/天,实际处理能力仅1.4万吨/天,大量生活污水违法排入溶洞;七星关区生活污水长期溢流白甫河,流经城区后白甫河水质由Ⅱ类恶化至劣Ⅴ类;纳雍县大量生活污水长期直排旮旯河,在岸边形成多条污水带;金沙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每天约5000吨生活污水溢流偏岩河。

——自然生态保护问题突出

一些地方不合理开发资源挤占和破坏自然环境。上立亭电站位于黔南州罗甸县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内,2008年停止建设,罗甸县在未办理相关手续情况下,于20186月擅自恢复电站建设。在省有关部门明确指出项目违法侵占保护区、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后,罗甸县不仅不纠正,反而强行推动项目加快建设,保护区实验区内还存在未经论证即建设的八吝大坝工程。至督察时两个工程已基本建成,均未设置过鱼设施,鱼类迁移、洄游通道被完全阻隔,斑鳠等鱼类保护对象生境受到严重威胁,保护区核心区内手撒网、电鱼、地笼等非法捕捞行为普遍。安顺市黄果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违规审批地产问题突出,当地不但未按要求整改天然画卷度假村等违法违规项目,反而又新改扩建菩提七重天等20余个项目,违法违规问题愈演愈烈。

黔东南州黄平县未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负面清单要求,麦巴铝土矿、王家寨铝土矿等禁止类产业仍在非法开采,2019年以来新增生态破坏面积近28公顷。麦巴铝土矿矿区被全面开挖,违法侵占林地53.5公顷,耕地4.9公顷。毕节市金沙县部分企业以实施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之名,违法开采矿产资源,侵占大量耕地和林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

全省在产砂石矿山中,有507家存在各类环境问题,其中未进行生态修复的163家。遵义市新蒲新区石龙采石场等只开采不治理,严重破坏山林植被。贵阳市修文县黄鳝坡砂石矿已超两年未开采,一直未开展生态修复。部分市州自然资源部门对绿色矿山建设指导不力、审核把关不严,存在名不符实情况。贵阳市修文县14座绿色矿山中,有132018年以来因侵占林地等被处罚47次。

2021年贵州省农村水电应用监管服务平台投入试运行,对1143座有生态流量泄放要求的小水电进行监管。在平台随机抽查50座显示“正常”的水电站,28座存在生态流量低于核定值等问题。遵义市七里坝水库将视频监控设施设置在鱼塘,无法正常监测下泄生态流量,下游天生桥水电站违规将生态流量截流发电。

——一些重点领域存在较多环境问题

安顺市夏云工业园区违规引进外排废水含氟化物的工业项目,园区污水处理厂不具备处理能力,有关部门长期不闻不问,污水处理厂成为稀释排放工业废水的通道。2019年以来涉及该园区环境污染投诉28件,地方均上报已办结,但随机抽查7家企业,发现4家通过雨水管网偷排废水,其中铝镁铝业公司将两根废水管直接连通雨水沟,长期偷排。当地也一直未按规划要求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黔南州瓮安县工业园区、独山县麻尾工业园区也存在违规建设项目问题。

生活垃圾集中处置问题多发。毕节市应于2018年年底建成投运的七星关区、金沙县等4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均未按期建成,大方、黔西、金沙、威宁和赫章等5个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严重超负荷运行,填埋区均接近满库容。贵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滞后和垃圾填埋场库容满负荷问题同样突出。

督察要求,贵州省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夯实生态强省建设基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好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提升赤水河流域治理的系统性、科学性;严格落实“三磷”污染防治和“以渣定产”政策,合理推动小水电清理整治;加大自然保护地管理和生态修复,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对失职失责问题,要责成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入调查,厘清责任,严肃、精准、有效问责。对需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或需要提起公益诉讼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督察强调,贵州省委、省政府应根据督察报告,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要求,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45个工作日内报送党中央、国务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实情况要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督察组还对发现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进行了梳理,已按有关规定移交贵州省委、省政府处理。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中科院大气所团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存在巨大碳汇

作者:孙自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碳中和”“固碳端”的主要贡献者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刘毅研究团队最新研究通过增加不同数据处理方式的敏感性试验,得出结论均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存在巨大碳汇。

中科院大气所介绍说,刘毅团队202010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题为“从大气二氧化碳数据估算中国陆地碳汇”文章后,引起国际上多个研究团队的关注,并向《自然》提交了不同研究观点和结果。《自然》从中筛选出两篇有代表性的国际同行研究观点文章和原文作者刘毅研究团队的回复文章,在北京时间2022317日上线期刊同一板块发表。

最新回复文章在原文基础上,刘毅团队针对化学传输模式分辨率、站点观测数据代表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一些新的结果显示,尽管不同化学传输模式间存在一定的系统性偏差,但结果均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存在巨大碳汇。回复文章第一作者、中科院大气所王婧博士表示,在未来国别碳通量估算中需要考虑化学传输模式误差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还需进一步评估。

刘毅团队还对香格里拉观测站点代表性问题进行研究,原研究已经对站点数据进行严格的数据过滤控制,最新研究增加不同数据处理方式的敏感性试验,结论依旧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碳汇。

该团队还将化学传输模式分辨率提升4倍,以2015年为例,分别采用卫星和地面观测数据进行计算,中国陆地系统碳汇约为6.2亿-8.1亿吨碳,基本在原研究的不确定度范围之内。同时,美国轨道碳观测卫星(OCO-2)最新第10版数据的计算结果也支撑这一结论。

刘毅研究员表示,未来随着观测数据的增加以及模式计算系统的改进,特别是更多团队的深入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可以进一步降低。同时,基于大气浓度观测反演计算的生态系统碳汇同清单法计算的碳汇之间的差距也会逐渐缩小。()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监测显示:三江源地区典型冰川整体呈退缩态势

作者:张双虎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新网西宁315日电 (孙睿李红梅)“通过青海基本气象要素变化趋势最新研究,2006年以来资料显示,三江源地区典型冰川整体呈退缩态势。”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白彦芳15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称;同时三江源也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是重要的碳汇集区,其生态系统属于中国“生态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彦芳介绍,受暖湿气候影响,自2006年资料记录以来,三江源地区典型冰川呈退缩态势。与第二次冰川编目相比(2006-2010)2019-2020年,三江源地区格拉丹东冰川和阿尼玛卿冰川面积分别减少5.51%4.96%,冰储量分别减少23.43%4.39%;祁连山地区岗纳楼冰川和岗格尔肖合力冰川面积分别减少2.62%11.02%,冰储量分别减少2.36%10.59%

同时,气候显著变暖已引起青海省内冰川加速消融和全面退缩,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退缩速度明显加快。

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自2017年至今已连续多年共同监测黄河青海流域阿尼玛卿冰川的变化,记录了冰川退缩的数据和周围植被分布变化的情况等。

“通过每年的测量分析,阿尼玛卿的冰川近30年的总退缩趋势已是既定事实,但退缩速度是否加快还需要长期的监测。”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秘书长阿旺说。()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今年我国汛情如何?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趋势性研判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今年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再次开启。

今年的汛情会怎么样?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我们努力将防的关口前移,对今年汛期,特别是68月份的汛情进行了初步的趋势性研判。研判的结果是,我国北部、南部发生洪水的可能性较大,北部大于南部,中部地区发生干旱的可能性较大。从流域来讲,北部嫩江、松花江、黑龙江、海河流域中北部水系、黄河中游干流及支流、泾河、汾河等河流有可能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南部、长江上游、珠江流域西江等有可能发生区域性洪水。中部地区长江中游、汉江下游有可能发生区域性干旱。

当然这是目前最初步的趋势性研判,我们将对今年汛期的汛情进行滚动分析、研判预测,并及时衔接相应的应对准备工作。

[返回本期目录栏]

 

--------------------------------

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通过终止塑料污染的决议

作者:黎华玲 白林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内罗毕32日电(记者黎华玲 白林)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2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通过《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这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决议旨在推动全球治理塑料污染。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会后向媒体提供的信息,来自175个国家的国家元首、环境部长和其他代表批准签署了该决议。决议指出,建立一个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到2024年达成一项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涉及塑料制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其生产、设计、回收和处理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示,该决议将推动相关方从根本上转变生产、消费塑料和管理塑料废弃物的方式。“今天我们创造了历史,我们所有人都该为此骄傲。”大会主席、挪威环境大臣埃斯彭·巴尔特·艾德说。

该署统计显示,世界塑料产量从1950年的200万吨飙升至2017年的3.48亿吨。艾德表示,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塑料污染的危害将进一步扩大,威胁人类生存。“如果将塑料纳入循环经济体系,塑料完全可以被循环使用,出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决议来终结塑料污染危机正当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表示,该决议是自《巴黎协定》以来最重要的国际多边环境决议。

联合国环境大会是全球环境问题的最高决策机制,其前身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联合国大会2013年通过决议,将该理事会升格为各会员国代表参加的联合国环境大会。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于20146月在内罗毕召开。

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第一阶段会议于20212月召开,2022228日至32日举行的续会为第二阶段会议。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人才招聘

--------------------------------

中山大学理学院诚邀全球英才加盟!

地点:广东

学校介绍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教育部直属双一流高校(首批985211重点高校)。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已形成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学校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特色。 

 

中山大学三个校区各有重点,广州校区挖潜力,着重发展文理医传统优势学科;珠海校区提增量,围绕一流滨海校区的目标和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学科发展需要,着力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空间科学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深圳校区管未来,着重打造医工科融合发展的学科发展体系,着力服务粤港澳发展战略,奠定未来学校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战略基础。 

 

 

中山大学理学院成立于20212月,根据中山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学院形成了德才双修顶天立地,知行合一勇立潮头的学院文化,制定了平台引才、事业聚才、产研育才的人才引进方略和强根基、善求索、勇创新、攀高峰的人才培养方针。 

 

理学院将重点建设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应用数学等学科方向,支撑伽马光子对撞机及综合粒子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建设,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为深圳校区学科布局和发展提供支撑。

  

理学院将发挥高等院校创新主体作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以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为抓手,以高水平科研平台为支撑,设置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加速器物理与设计”“核探测器与核电子学”“等离子体物理”“医学物理”“应用数学6个研究方向。 

 

为聚天下英才,建一流队伍,现诚挚邀请全球优秀学者加入中山大学理学院。 

 

招聘学科领域与方向 

 

1.加速器物理与技术:加速器束流物理、磁铁、真空、机械、辐射防护等加速器相关专业; 

 

2.等离子体物理:强场激光技术、等离子体加速、新型强辐射源、超导超强激光技术等激光等离子体相关专业; 

 

3.粒子物理理论与实验: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实验数据分析、成像和数据获取软件设计等粒子物理相关专业; 

 

4.核探测器与核电子学:粒子物理探测器、新型探测器技术、核电子学等核探测器与核电子学相关专业; 

 

5.医学物理:核医学诊断、治疗,辐射剂量计算和探测等相关专业; 

 

6.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统计学等相关专业方向。 

 

招聘岗位 

 

01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1.领军人才:从事具有重大创新性、发展前景以及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重要创新和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与此相当,或者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卓越学术成就。年龄不超过50周岁。 

 

2.中青年杰出人才:中青年杰出人才: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创新前景,获得国内外认可的专业成就,取得国内外公认的科研成果。理工科类,年龄不超过40周岁。 

 

3.青年学术骨干: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突出的发展潜力,取得高水平、创新性的专业成就。理工科类,年龄不超过35周岁。  

 

4.青年优秀人才:教育科研背景良好,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和较好的发展潜力,需取得最高学历不满3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 

 

02、专职研究人员 

 

1.特聘研究员:在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具有博士后、讲师或者助理教授工作经历的人员;原则上取得不少于3项的代表性成果,成果特别突出者数量可适当减少;有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经历申请者优先考虑。年龄不超过38周岁。 

 

2.特聘副研究员:在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经历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具有较大学术潜力;原则上取得不少于2项代表性成果,成果特别突出者数量可减少到1项;年龄不超过38周岁。 

 

3.博士后:年龄在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国内外优秀博士。 

 

聘用流程 

 

1.申请人报名:申请人与学院人事秘书联系,按要求向理学院提交应聘材料; 

 

2.院系审核面试:学院人才引进小组对申请者进行全面评价并审议,通过者报学校审批; 

 

3.学校审批; 

 

4.学校聘任; 

 

5.办理报到手续,签订聘用合同。 

 

联系方式 

 

联系人:裴老师 

 

联系电话:86-755-23260090 

 

联系邮箱:peidan3@mail.sysu.edu.cn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中山大学理学院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优秀青年人才国际论坛

地点:北京

一、论坛简介 

 

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优秀青年人才国际论坛由北京大学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举办,旨在聚焦国内外学术前沿,开展多学科、跨领域的广泛讨论和交流。自2018年起举办第一届优秀青年人才国际论坛,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成功引进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加入。第五届“2022年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优秀青年人才国际论坛将于2022312-13线上召开,借此论坛之际,诚邀国内外英才加盟! 

 

二、论坛时间 

 

会议及交流时间:2022312-13 

 

三、论坛形式:主题报告+讨论交流 

 

四、论坛领域 

 

工学院: 

 

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力学系统与控制、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先进制造、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激光制造技术及应用、机器人、自动驾驶、空间结构与机构、飞行器材料与设计、推进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能量的转化与输运、能源与资源开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热力学、工业工程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环境健康 

 

(以上研究方向长期招聘) 

 

五、论坛申报方式 

 

有意申请者请于202231日前发送个人CV、报告题目及摘要至邮箱:BIC-ESAT(at)pku.edu.cn,请在邮件主题中标明姓名+论坛领域/方向+优秀青年人才国际论坛。论坛组委会将于202235日前发送邀请通知。 

 

六、 应聘条件及待遇 

 

1、应聘条件 

 

1)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 

 

2)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者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 

 

3)申报时未全职在国内工作; 

 

4)引进后全职来校工作。 

 

2、相关待遇 

 

1)岗位 

 

教研系列: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教授(Full Professor); 

 

2)支持措施 

 

1)薪酬待遇: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2)科研启动经费:国家支持科研经费及学院经费支持; 

 

3)资源配置:博士生导师资格;优质研究生资源;良好科研平台;办公和科研空间等。 

 

4)服务保障:符合政策的福利性住房;优质的医疗服务保障;附属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优质教育资源。 

 

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工学院 

 

北京大学工学院现有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能源与资源环境系、航空与航天工程系、工业工程与管理系、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系等5个系,现有院士11名(含双聘),国家级人才计划、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占教师比例的60%以上,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硕士点、13个博士点和20多个研究机构,并有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群体。近5年来,工学院共负责和参与各类项目近千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0多项。2015年,北京大学工学院被评为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联合实施的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第二批试点学院之一,2017年,力学入选双一流学科,力学为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学院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承办了一系列重大的国际活动,面向全世界公开招聘优秀人才。 

 

网站链接:https://www.coe.pku.edu.cn/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展环境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机构之一,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7环境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最早提出大气复合污染河流全物质通量环境文明等科学概念与理论框架,得到国际上广泛认可,为国家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和引领国际环境履约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经过50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在国内环境学科领域的整体优势地位,学科建设水平正跻身世界环境学科前沿。据基本科学指标(ESI)统计,北京大学环境/生态学科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进入1‰并升至0.5‰,在最新QS国际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环境学科位列全球17位。 

 

2个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科技部重点团队、1个教育部黄大年团队为引领,形成了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干师资队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务院参事1人,AGU Fellow 1人,国家人才计划13人次、国家青年人才计划20人次。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发展了环境科学-工程-健康-管理”4个二级学科,形成了大气复合污染理论与区域联合控制、水污染控制与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环境管理与全球环境治理4个前沿方向,构建了环境问题全过程解决途径的学科支撑体系。 

 

网站链接:https://cese.pku.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关于举办2022中国环境技术大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单位会员交流年会的预通知


重要信息

大会详情: http://www.chinacses.org/xw/hytz/202202/t20220216_969273.shtml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会议时间:2022419日至22

 

联系方式:

 

分支机构、地方学会参会:

 

人:王梓瑄

 

    话:010-62210689

 

    箱:wangzx@chinacses.org

 

    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

 

单位会员参会及参展:

 

人:张培胜

 

    话:010-63701383   13683578758 

 

    真:010-63701383

 

酒店预定:

 

人:谢小姐

 

    话:16621066009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中国力学大会-2021+1参会通知

重要信息

受疫情影响,中国力学大会-2021”两度延期,给与会代表带来了诸多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并对各位代表对大会的支持表示感谢!经大会组委会研究决定,中国力学大会-2021”将于2022429日至52日在四川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大会热情期盼每位参会者的到来!

 

已经投稿的代表,欢迎您继续保留投稿和参会,组委会将与您联系参会事宜。

 

鉴于大会两度延期,为了更好地展现力学学科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大会决定将补录一定数量的新稿(每人限投1篇,含已投论文),具体流程请在大会官网查阅。

大会官网地址:https://cctam2021.cstam.org.cn/

 

我们将密切关注疫情情况,根据防控需要,确定大会的最终组织形式,竭诚做好大会的各项组织和服务工作。关于本次大会的咨询和帮助,请随时与会务组联系:lxdh@cstam.org.cn

 

中国力学大会-2021组委会

2022221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第十四届国际水动力学会议首次公告与征文启事

重要信息

大会官网:http://ichd2022.cssrc.com.cn

 

大会时间:20221021-25

 

大会地点:中国无锡(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

 

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22228

 

摘要录用通知:2022315

 

全文提交截止日期:2022615

 

邮箱:ichd2022@cssrc.com.cn

 

电话:+86 510 85558639

[返回本期目录栏]

======================================================
论文成果

--------------------------------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with adaptive spatial resolution for multiphase flows with large density ratio

 

作者信息:

Xiufeng Yang, Song-Charng Kong, Qingquan Liu

电子邮件地址: liuqq@bit.edu.cn

文章地址:

X.F. Yang, S-C, Kong, Q.Q. Liu,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with adaptive spatial resolution for multiphase flows with large density ratio. Phusical Review E, 104, 055308 (2021).

ABSTRACT: 

The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 method has been increasingly applied to simulate multiphase flows with large density ratios, but the method is computationally expensive when a high resolution is needed. Traditionally a uniform spatial resolution (USR) is used in an SPH simulation. In our previous work, an adaptive spatial resolution (ASR)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use in the SPH simulations of multiphase flows; the spatial resolution changes adaptively according to the distance to the interface between different phases. In this paper, the SPH-ASR method for multiphase flows is improved by introducing a particle shifting technique to improve the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 This particle shifting technique considers the variable smoothing length. The present SPH-ASR method is further enhanced by optimizing the algorithm for adaptive resolution. In addition, the current SPH-ASR method is extended from two- to three-dimensional applications. The improved SPH-ASR method is validated by simulating the dam-break flows, liquid drop formation, and drop impact on a solid surfac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t SPH-ASR metho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st while maintain the same accuracy to the uniform resolutions.

[返回本期目录栏]

--------------------------------

On the existence and formation of multi-scale particle streaks in turbulent channel flows
 

作者信息:

Yucheng Jie, Zhiwen Cui, Chunxiao Xu, Lihao Zhao

电子邮件地址: zhaolihao@tsinghua.edu.cn

文章地址:

Y.C. Jie, Z.W. Cui, C.X. Xu, L.H. Zhao, On the existence and formation of multi-scale particle streaks in turbulent channel flows, Ocean Engineering 935 (A18) 2022.

ABSTRACT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particle-laden turbulent channel flows at friction Reynolds number Reτ from 600 to 2000 have been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near-wall particle streaks. Different from the well-observed small-scale particle streaks in near-wall turbulence of low Reτ, the present results show large-scale particle streaks through the computational domain formed for relatively high-inertia particles at high Reτ. Transferred by large-scale sweep and ejection events (Q), these high-inertia particles preferentially accumulate in near-wall regions beneath the large-scale low-speed flow streaks observed in the logarithmic region. The corresponding Stokes number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lifetime of large-scale Q structures, which increases as the Reynolds number grows. The small-scale particle streaks with a typical Stokes number Stν≈30 are mainly driven by the Q structures in the buffer layer, whose lifetime is approximately 30 in viscous time unit. Therefore, we propose a new structure-based Stokes number normalized by the lifetime of Q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scales. The relevant flow scales that control the formation of the large-scale particle streaks are parameterized by the structure-based Stokes number. The small-scale (large-scale) particle streaks are most prominent when the buffer-layer (large-scale) structure-based Stokes number approaches unity. The present findings reveal that formation of near-wall particle streaks is governed by the Q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scales, and the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inertia respond efficiently to the Q structures of corresponding scales with respect to the particle translational motio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期刊

--------------------------------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Volume 456 May 2022

Full Paper

Simple computational strategies for more effective 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 modeling of turbulent natural convecti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od for twisted geometries with application to torsional deformations in group-IV nanotubes

A front-tracking method for two-phase flow simulation with no spurious currents

A Koopman framework for rare event simulation in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 second-order time accurate and fully-decoupled numerical scheme of the Darcy-Newtonian-Nematic model for two-phase complex fluids confined in the Hele-Shaw cell

Anti-dissipation pressure correction under low Mach numbers for Godunov-type schemes

Point source regularization of the finite source reflector problem

On numerical energy conservation for an implicit particle-in-cell method coupled with a binary Monte-Carlo algorithm for Coulomb collisions

Entropy-stable schemes in the low-Mach-number regime: Flux-preconditioning, entropy breakdowns, and entropy transfers

Improving the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of the scalar auxiliary variable (SAV) method with relaxation

Partially-averaged Navier–Stokes simulations of turbulence within a high-order flux reconstruction framework

The high-order maximum-principle-preserving integrating factor Runge-Kutta methods for nonlocal Allen-Cahn equation

Spectral quadrature for the first principles study of crystal defects: Application to magnesium

Enforcing exact physics in scientific machine learning: A data-driven exterior calculus on graphs

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 for the shallow-water equations on the sphere

A semi implicit compressible solver for two-phase flows of real fluids

A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isentropic vortex problem in the special relativistic magnetohydrodynamics

Efficient uncertain keff computations with the Monte Carlo resolution of generalised Polynomial Chaos based reduced models

Simulation of surface-plasma interaction with high surface conductivity

The reduced-order method of continuous space-time finite element scheme for the non-stationary incompressible flows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computational-physics/vol/458/suppl/C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hydrology/vol/609/suppl/C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advances-in-water-resources/vol/163/suppl/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vironmental-research/vol/211/suppl/C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vironmental-pollution/vol/303/suppl/C

Water Research: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water-research/vol/216/suppl/C

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10652/volumes-and-issues/22-1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9447973/current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https://www.annualreviews.org/toc/energy/current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journal-of-fluid-mechanics/latest-issue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Climate Chang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7577799/current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https://aslo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9395590/current

[返回本期目录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