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8卷,第2期

发布时间:2022-04-25 访问量:2904

新闻报道

折纸结构和折纸机器人的力学解读 ——《力学者说》

系列学术论坛第4期顺利举办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由《力学学报》编委会与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力学者说》系列学术论坛第4期,于2022年4月16日顺利举办。本期论坛由《力学学报》副主编刘彬教授主持,并邀请复旦大学方虹斌研究员做学术报告。学术论坛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在腾讯会议、蔻享学术平台同时直播,吸引海内外的学者近五千人在线观看。

刘彬副主编首先对参与本次学术论坛的所有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刘彬副主编表示《力学学报》坚守初心使命,秉承钱学森主编的办刊理念,在“关注前沿,推动力学学科发展;培养人才,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努力开拓进取。同时介绍了《力学学报》创新性兼综合性的办刊方针和办刊特色。

刘彬副主编强调,《力学者说》以开放+争鸣为主旨,自推出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学者和审者的喜爱,直播和在bilibili网站的回放播放量数据非常可观。通过高品质、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力学学报》创立的新品牌——《力学者说》系列学术论坛,成功地为广大力学学者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新平台。

方虹斌研究员做了题为《仿蠕虫折纸机器人和折纸结构动力学》的学术报告。方虹斌研究员提到,基于折叠原理开发仿生机器人,是当前机器人研究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助于解决当前机器人设计和制备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和可调性等瓶颈性问题。为提升仿生折纸机器人的设计水平,并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基础力学性能,拓展机器人的功能,就迫切需要对折纸结构的静、动力学特性开展系统化的研究。尤其是,折纸机器人在实际工作中,将不可避免地经历包括展开、周期性作动、承受冲击等动力学工况,这对折纸结构的动力学研究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方虹斌研究员在报告中围绕“仿蠕虫折纸机器人‘材料-结构-驱动’一体化设计与静/动力学性能增强机制”这一核心科学问题,结合其课题组近年来开展的研究工作,从仿蠕虫折纸机器人的设计与驱控、双稳态折纸超材料动力学、多稳态折纸超材料波动力学、可展开折纸结构瞬态动力学以及折纸机器人起竖行为瞬态动力学这五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相关研究工作的进展和成果,着重讲解了折纸结构的动力学建模、分析与测试方法,展示了由折叠诱发的超常规静、动力学特性及其在仿生机器人开发应用中的巨大潜力。报告最后对折纸机器人和折纸结构动力学的未来研究方向做了简要的小结和展望。

报告后,线上答疑交流十分活跃。方虹斌研究员与学者们针对报告中的内容进行了规范和深入的探讨,体现了一种开放和争鸣的风格,整个问答环节长达40分钟。许多学者表示“意犹未尽”,这种开放和争鸣的学术氛围充满活力。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复杂体系多维表征技术与调控方法”项目指南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战略部署,进一步强化原始创新,推动学科交叉,积极应对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板块内化学科学部和数理科学部拟资助“复杂体系多维表征技术与调控方法”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原创项目)。

现代表征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逐步加深了人们对分子结构和特性、化学反应过程与机制的理解。现有技术已将单一维度、单一特性的表征推向了化学极限水平,对研究连续介质的强键相互作用及其光电响应特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当前,迫切需要发展具备精准测量多维度、多物理特性、多位点协同的表征技术,解析工况条件下界面微结构和动力学演化规律,揭示分子内(间)弱键体系多位点、多类型、多层次量子关联与协同效应,实现电子自旋和核自旋效应对物理化学过程的精准调控,为解决能源、环境、生物、信息等领域的重大科学和应用难题提供有效的工具。本项目旨在通过发展基于新原理,具备高空间、时间、能量分辨的多维复合表征技术,建立多维度集成、智能化的研究方法,为复杂体系的精确解析提供新方法和新技术,推动物质科学的变革性创新发展。

一、科学目标

本项目聚焦复杂非连续介质的多维表征与调控技术,通过发展多维表界面实验方法以及非连续介质(相)的微观理论方法,实现对气液界面、固液界面、固固界面等体系微尺度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的高分辨探测与微观解析。建立和发展时空超高分辨多维及联用精准测量和表征新技术,建立新型弱键作用模型和调控机制,建立多维度集成、智能化的调控新策略和新模式。通过新结构分子(含分子聚集体)的构建,实现电子自旋态的精准、高效、相干操控,揭示电子自旋以及核自旋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规律。

二、核心科学问题

非连续介质、弱键协同相互作用、电子与核自旋调控的微观原理;复杂体系动力学演化过程的多维高分辨复合测量技术;新型弱键与自旋体系构建。

三、资助方向

1. 界面微尺度研究方法

发展精确描述非连续介质(相)的微观理论和计算方法,发展具有三维空间高分辨能力的表固界面探测技术,发展固液、固固界面体系的原位表面探测技术,实现对隐藏界面的有效探测与动力学表征及表面科学研究从真空体系到工况体系的跨越。

2. 弱键相互作用的高分辨研究方法

发展高精度、高分辨、高灵敏度弱键作用力的精密测量方法,实现多尺度下多技术联用、智能化、原位、动态的多维磁共振及光谱测量,研究弱键相互作用量子关联以及协同演化的物理化学基本规律,揭示活细胞中关键生物分子特异性识别、构象及转化的机制,建立多路径、多步骤、多级次弱键相互作用协同演化过程的高效调控策略和实验方法,拓展化学或生命体系的新功能。

3. 自旋调控

发展单分子电子自旋态的精密测量和相干操控新方法,发展化学结构精准调控的室温铁磁半导体,揭示电子自旋以及核自旋调控化学反应的微观机制。

四、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本原创项目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项目平均资助强度为300万元/项,资助经费总强度约为1800万元。

五、申请要求

(一)申请资格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项目(课题)或其他基础研究经历的科学技术人员均可提出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1.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原创项目(含预申请)。

  2. 原创项目从预申请开始直到自然科学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获资助后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

  3. 应符合《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对申请数量的限制。

六、申请程序

(一)预申请

1.预申请提交时间为2022年5月9日-5月13日16时,以信息系统提交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2.请申请人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撰写预申请。无信息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在信息系统“申请与受理”菜单下,点击“原创项目预申请”,进入预申请填写页面,选择“指南引导类”,附注说明选择“复杂体系多维表征技术与调控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化学科学部或数理科学部相应的申请代码,申请代码2根据项目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自行选择相应学科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资助

3.预申请主要阐述所提学术思想的原创性、科学性和潜在影响力,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另外,申请人还须在“与指南所列研究方向的吻合性”中注明申请针对的本指南所列资助方向的名称。申请人按照信息系统中的有关提示填写预申请相关内容后直接提交至自然科学基金委。

4.自然科学基金委受理预申请并组织审查。审查结果和正式申请提交截止时间将以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申请人。

(二)正式申请

1. 预申请审查通过的申请人,应按照“专项项目-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正式申请书撰写提纲”要求填写正式申请书。正式申请的核心研究内容应与预申请一致,并要求在正式申请书正文的第一句明确写明申请项目所对应的本指南所列资助方向。

2. 原创项目一般由1个单位承担,确有必要进行合作研究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

3. 申请人应当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具体要求,按照“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的基本原则,认真编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算表》。

4. 本原创项目采用无纸化申请,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须报送纸质申请书,但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在项目申请接收截止时间前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在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在线提交项目申请清单。项目获批准后,依托单位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一并提交。

七、注意事项

(一)资助项目信息公布

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在官方网站公布资助原创项目基本信息。

(二)项目实施保障

原创项目负责人应将主要精力投入原创项目的研究中;依托单位应加强对原创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减轻项目负责人不必要的负担,为项目研究提供必要的制度和条件保障。

(三)其他

原创项目申请与资助不设复审环节。

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把相关项目负责人项目执行情况和评审专家的评审情况计入信誉档案。

(四)咨询方式

1. 填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联系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中心协助解决,联系电话:010-62317474。

2. 其他问题可咨询

化学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黄艳,电话:010-62329320

数理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张攀峰,电话:010-62326910

 

 

 

 

学术会议

第二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NCCM-22 征文通知

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Materials)是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航空学会联合举办的复合材料盛会,目前国内历史最悠久、最具传承性的复合材料行业盛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会议旨在通过搭建复合材料领域沟通平台,交流复合材料领域发展的最新动向,推动我国复合材料领域的学科繁荣、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一、会议时间

2022年11月

二、会议地点

四川省成都市

三、会议主题

复合材料:创新、自主、引领

四、征文方向

1.金属基复合材料

2.陶瓷基及碳基复合材料

3.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4.复合材料增强体及基础原材料

5.复合材料结构制造工艺与装备

6.功能与纳米复合材料

7.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与无损检测

8.新材料领域

五、会议征文注意事项

1.凡符合主题、未在国内外正式刊物或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可应征,论文应观点明确、内容新颖、主题突出、文字简练、图表规范,论文字数限7000字以内;

2.论文请通过会议官网网上论文投稿模块提交,官网地址:https://hy.htgjjl.com/NCCM2022;在提交论文前,请先在投稿网页注册账号并填写相关信息;

3.论文接收的截止日期为2022年8月10日;

4.论文模板请在投稿页面下载;

5.大会学术委员会将通过论文全文进行口头报告和墙报的分配。

欢迎全国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和应用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校师生踊跃投稿,欢迎全国从事相关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参会。

六、本次会议支持刊物

经专家评审后的高水平论文将推荐到《宇航学报》《复合材料学报》《力学与实践》《力学学报》《力学进展》《航空学报》《航空材料学报》《宇航材料及工艺》《Advances in Astronau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Acta Mechanica Sinica》《Theoretical&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Composites Communication》等合作期刊发表。其余论文将以大会论文集的形式正式出版,免收版面费。

七、会务组联系方式

1.中国宇航学会

联系人:章逸哲

联系电话:010-68372022

2.中国宇航学会材料工艺专业委员会(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联系人:仝凌云

联系电话:010-68198231/13311263698(同微信)

 

 

 

第二十一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征文通知

受疫情波动影响,第二十一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CSMiRT21)已先后两次延期,会议筹备组谨此向全国同行同仁表示歉意。经筹备组建议、反应堆结构力学专委会同意,在疫情管控允许条件下,本次会议定于2022年7月23-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反应堆结构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办。考虑到疫情防控,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合理控制线下人数,突显线上特色,突出大会报告比重,借助专业技术提升办会效果,努力办成一届共享、安全、高质量的大会。

此次会议是反应堆结构力学领域交流、学习及展示科研和工程成果的盛会,欢迎核工业界各设计院、研究院、高校、核电厂、有关核设备制造厂和核安全监管机构的反应堆结构力学专业人士踊跃投稿。上一轮筹备组全文收稿距现在已有1年有余,各位业内同仁的稿件情况目前可能已有所变化。为了适应新情况,请各位业内同仁本次重新投稿,并在论文标题中注明意向参会形式(线上、线下或均可)。欢迎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在会议期间做产品发布与展览。

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

1.计算力学

2.抗震分析和隔震设计

3.流固耦合、流致振动及结构动力学

4.实验力学、试验和试验方法及设备鉴定

5.断裂力学及含缺陷结构评定

6.设备材料失效分析、老化管理与寿命评估

7.高温设备结构完整性

8.反应堆堆芯结构力学

二、征文要求

1.论文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工程应用前景,内容新颖、观点明确、数据真实、结果可靠;

2.论文内容是作者近年来所做的技术工作或研究成果,已经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原则上不再受理;论文内容应当为非密级,由作者所在单位负责保密审查(请附本单位保密审查意见并加盖公章)。

3.征文稿件应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包括地址、电话、电子邮箱等),并按附件论文格式要求排版。论文标题请注明投稿主题方向(1-8项征文范围)。递交的论文请以“征文主题-作者-单位-论文题目-参会形式”的形式命名(示例:计算力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计入辐照效应的快堆燃料组件外套管截面变形有限元分析-线上)

4.论文可编辑电子版与扫描件(含保密审查意见)请于6月26日前发送至大会工作邮箱(CSMiRT21@163.com)。大会组委会将根据投稿进度,从7月1日开始,分批发送会议文章录用通知。 

三、时间节点

2022年6月26日前    递交论文全文;

2022年7月10日前    通知论文作者论文是否录用;

2022年7月23-24日   召开大会

四、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高付海,电话:010-69359713/15810421995

艾 佳,电话:010-69359294/15611430618

刘 蓉,电话:010-69359796/18510055477

大会工作/投稿邮箱:CSMiRT2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房山区新镇三强路1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邮政编码:102413

希望专委会各成员单位及各位委员积极协助组织论文,支持有关人员参加会议,本次会议将评选优秀会议论文,并推荐到专业期刊优先出版发表。


附件:投稿论文格式模板

中国力学学会反应堆结构力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CSMiRT21组委会

二〇二二年四月八日

 

 

 

周培源先生与中国力学专题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2022年8月28日是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周培源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为深切纪念和缅怀周培源先生,激励和引导中青年学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积极投身于科研攻坚和教书育人工作,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定于2022年8月29日在北京举办“周培源先生与中国力学”专题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承办,《力学与实践》期刊协办。诚挚邀请您参加会议交流指导,如蒙拨冗出席,请于2022年5月31日前将附件回执发给会议联系人,以便后续会议筹备工作。

会议不收取任何费用,食宿交通自理。

本次会议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Ø周培源先生的科研成就、学术思想与科学家精神

Ø周培源先生与中国力学发展

Ø周培源先生往事

Ø与周培源先生和中国力学相关的其它议题

会议主席:武际可

顾问委员会:隋允康,戴世强,郑晓静

学术委员会:陈然,姜楠,何陵晖,何小元,黄克服,黄志龙,阚前华,李栋,李俊峰,廖世俊,林建忠,刘俊丽,刘沛清,刘青泉,钱勤,曲淑英,苏卫东,孙毅,唐少强,田晓耕,王建祥,王莉华,王晓春,杨迪雄,杨越,叶红玲,余永亮,袁子峰,张兴义,赵建福,周晔欣

组织委员会:唐少强,杨越,袁子峰,胡漫,葛书闻,赵妮,裴苏唤

 

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2022年4月16日

 

参会回执

 

 

 

 

招生招聘

PhD position available at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One fully-funded Ph.D. position is available in my team for Fall 2022 or Spring 2023. The prospective Ph.D. student should be highly motivated to participate in computational and/or experimental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mechanic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Applicants should submit a full CV to yanyu.chen@louisville.edu.

 

 

PhD openings in Experiment and Multiscale Modeling at Baylor University

Multiple fully funded PhD positions are available as early as Fall 2022 and Spring 2023 in Dr. Ning Zhang’s research group in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t Baylor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work will focus on exploring and designing novel, green and advanced materials through experiment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as well as multiscale modeling.

The research topics include:

(1)  Sustainable and strong polymer composites;

(2)  Medium/High entropy alloys;

(3)  Biomaterials;

(4)  Machine learning;

(5)  Multiscale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We are always looking for highly self-motivated students with background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mechanics, solid mechanics, civil engineering or related area. Students will be provided a competitive package including a decent stipend, covered tuition fees and other benefits. Priorities will be given to students who have experimental or simulation experience. 

Interested applicants please send an email to Dr. Ning Zhang at nzhang20@eng.ua.edu with your CV, TOEFL or IELTS scores if applicable. These positions are available immediately.

Please visit our website for more information: https://nzhang.people.ua.edu/

Please note: Zhang group will move to Baylor University in the Fall semester 2022.

 

 

 

 

学术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and Nano Materials

 Volume 12, Issue 4, 2021

Design of 4D printed shape-changing tracheal stent and remote controlling actuation

Fenghua Zhang, Nan Wen, Linlin Wang, Yunqi Bai & Jinsong Leng

Nonlinear characterization of 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based smart device for structural seismic mitigation

Yang Yu, Azadeh Noori Hoshyar, Huan Li, Guang Zhang & Weiqiang Wang

Dynamic analysis and active control of hard-magnetic soft materials

Zhencai Xing & Huadong Yong

Thermally controlled large deformation in temperature-sensitive hydrogels bilayers

Jianying HuNan Jiang & Jianke Du

Amino-functionaliz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or CO2 capture

Emanuele OddoRuggiero M. PesceMarco Derudi & Luca Magagnin

 

 

网络精华

论文查重切忌舍本逐末,陷入形式主义泥沼

(摘自中国科学报微信公号)

一年一度答辩季,论文查重又成为热议话题。

如今,国内各大高校基本都要组织正式的论文查重,覆盖申请答辩的所有学位论文。主要方法是通过与知网、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比对,检测提交论文与已发表文章的重复率。

显然,论文查重的目的是要发现和打击抄袭,提高学位论文的原创度。

如果重复率达到某个标准如15%,论文就要返回修改,或推迟答辩。因此,查重威慑力不小,申请人不敢怠慢,一般在统一查重之前会自费检测,不少导师也会交代学生提前查查重、降降重。

实际上,在国外也有查重,但国外高校情况各不相不同,正式、统一和全员的查重环节并不多见。

要没有争端或投诉,美国、日本和意大利的高校论文答辩前一般没有查重,极个别学校也有查重。

日本博士论文答辩通过,决定授予学位之前,要在学界传印公示,比查重更严格。

荷兰一些高校的学生论文提交系统自带检测功能,可并无明文规定和明确组织的查重要求。而且,这些高校的博士生、博士后参照教师岗位,他们的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并不提交上述系统,而是由导师和学术委员会审查。

相比较而言,英国和加拿大查重严格,学生作业常常需要在turnitin网站上查重。

近年来,英国学生学术不端猖獗,不少高校出台正式的论文查重要求。2021年,政府颁行《技能和16岁+教育法案》(Skills and Post-16 Education Bill),将“论文工厂”买卖论文定性为犯罪行为,卖买均可能为此坐牢。

因此,在论文查重问题上,国外高校都是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设计的。无论查重与否,对打击学术不端和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大家均非常重视。

也就是,不查重并不意味着不重视,查重也不意味着相关工作做得更好。打击学术不端有很多措施和办法,查重只是其中之一。

近几年,国内高校纷纷开始大规模的论文查重,主要背景是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

如今,每年高校毕业生超过千万,这就意味着各级学位论文超过千万。如此大的论文申请规模,要把好抄袭关,高效便捷的数据库论文查重是当然之选,在实践中对发现抄袭、震慑心怀侥幸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些人主张取消论文查重程序,将把关责任交给导师。此种观点并不适应现在庞大的答辩申请规模。提交申请的论文不限于数量相对少的博士学位论文,更囊括大量的硕士学位论文和海量的本科学位论文。全部靠导师审查,既不现实,也不合理,耗时耗力,影响其他工作,效果肯定不如数据库统一检测。

在取得实效的同时,国内论文查重工作也出现不少问题。

最近,因为高昂的续订费用,国内很多高校等停用知网公司运营的CNKI数据库,再一次引发包括论文查重在内的数据市场中有关知网垄断的争论。

除了收费争论,查重相关争论还包括:1)一刀切问题。有些学科比如马克思主义专业,需要大量引述马列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及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和路线的相关文件,重复率肯定相对高一些。

2)形式主义问题。现在的查重只是文字上的形式检测,有些人已经找到针对性的应付办法,比如换字眼、改顺序,甚至有专门公司做此类“生意”。

3)程序繁琐,浪费时间精力。

4)不能发现数据库之外的抄袭,比如抄袭外文资料、著作、研究报告、学术会议论文集和课题申请书等。在人文社科领域中,最普遍的不是文字抄袭,而是抄袭他人思想却不标注,对此数据库论文查重完全无能为力。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论文查重程序。

第一,可以考虑分学科处置。理工科、社会科学和文科的情况各不相同,不必完全统一标准。

第二,可以考虑分层次处置。本科硕士层次论文数量太大,以数据库查重为主。如果博士论文数量较少,以导师把关为主。

第三,加强例外和复议工作。严格地说,每一篇论文都有独特性,出现查重超标,不能一棍子打死,应该允许学生申诉。

第四,处理好查重的收费问题,减轻学生的负担。

最后,与其他打击抄袭的措施结合起来,比如论文公示、论文发表等,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必须要记住:查重为用,创新为本,打击与鼓励相互结合。也就是说,论文查重只是打击学术不端的一项工具,是加强科研诚信工作的一环,最终目的是营造气正风清的学术创新环境。切记不能工具压倒目的,舍本逐末,陷入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泥沼。

有没有抄袭,论文写作者自己最清楚。解决学术不端问题,根本上要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学术道德水平。对于学生而言,平时激励和培育学生的原创精神,对作业、课程论文等进行仔细检查,可能比最后进行学位论文查重更重要。

一句话,论文查重成效很大,问题不少,必须在实践中结合实际搞好论文查重工作。

 

 

 

南京大学: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

(摘自科学网微信公号)

4月1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中共南京大学委员会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通报提到,南京大学党委进一步明确办学发展目标定位。全面梳理以学科亮点工程为主的学科评价体系和预算目标设置体系,清理以论文数量、国际排名为参考的评价标准。在《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和《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编制中,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

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通报称,南京大学党委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南大传统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作用,全力深化综合改革。其中包括:

强化优势学科建设。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文化传承创新,设立新一批文科卓越研究计划“中长期研究专项”,强化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科研优势。筹备召开全校文科工作会议,推动文科创新发展。落实《南京大学“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着力实施科技创新“十百千工程”。

加强基础研究。在已部署实施一批体量中等的自主科研项目的基础上,启动基础研究重点方向和问题的调研以及“南京大学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工作。进一步优化问题产生和资助机制,遴选一批基础研究校内自主科研项目,不设量化考核指标,给予中长期稳定支持。

推进“高峰”学科建设。在《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推动文化传承新提升”“构建一流学科新生态”“理科学科高峰推进计划”等重点内容。在《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中明确以“高峰学科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学科亮点工程”,推动学科建设从“高原”向“高峰”的跨越。

就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研攻关,通报提出:

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在《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和《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中均强调交叉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学科生态体系建设、学科交叉研究和原创性科研工作的重要部分。以建设南大苏州校区为契机,大力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和新医科等交叉学科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复同意该校增设2个一级交叉学科。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整合完善校内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积极破除科技创新片段化管理的体制壁垒,完成对国内高水平大学科研管理机构的走访调研、对校内科技创新管理机构人员和职能现状的梳理。不断优化从基础研究到创造技术再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科研创新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案。

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服务江浙沪皖主导产业,建设大环保产业和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2个科技成果转化载体群,优化载体群布局和结构,实现细分领域优势互补、错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