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力学文摘”,第78期

发布时间:2023-04-29 访问量:1594

环境力学文摘,第78期,2023429

 

投稿信箱:huanjinglixue@hhu.edu.cnhuanjinglixue@163.com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Envi_mach/

订阅或退订邮箱:huanjinglixue@hhu.edu.cnhuanjinglixue@163.com 

本期编辑:刘青泉 孙洪广

      依托单位: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力学学会环境与灾害力学专业委员会

                 每月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淡水系统首次发现塑料岩石

青藏科考:为何要在格尔木河流域建立接地气的综合观测站?

全球变暖将导致沙尘暴更频繁?还需更多研究佐证

长江源湿地碳储量估算科考活动启动

我国首次在5亿多年前页岩地层中钻获高产气藏

深海热液低温溢流区气体释放通量是高温喷口区数十倍

对症施肥,可减少干旱地区温室气体排放

     人才招聘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拟建)全球招聘启事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应用力学中心诚邀海内外优秀学者加盟

     学术会议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湍流结构及颗粒湍流相互作用研讨会通知

第七届水环境模拟与预测学术论坛第一轮通知

中国力学学会第120次青年学术沙龙活动通知

     论文成果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with adaptive spatial resolution for multiphase flows with large density ratio

Numerical analysis of cavity deformation of oblique water entry using a multi-resolution two-phase SPH method

      学术期刊

Journal of Hydrology, Volume 620, Part B, May 2023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

 新闻报道
--------------------------------

淡水系统首次发现塑料岩石

作者:张佳欣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据12日英国《自然》网站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现:塑料垃圾薄膜与岩石发生化学结合。这一发现使科学家越发认识到塑料已成为地球地质的一部分。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首次揭示了环境中塑料与岩石之间的化学键。

清华大学土壤和地下水科学家侯德义介绍道,塑料来源于广西河池市一条小溪以及周围堆积的垃圾,包括用于制作塑料袋的聚丙烯薄膜,以及用于覆盖农作物的聚乙烯薄膜。

研究人员用光谱仪器观察塑料岩石时发现,聚乙烯薄膜表面的碳原子在氧原子的帮助下与岩石中的硅发生化学键结合。这种结合可能是由太阳紫外线驱动的,或者是由塑料岩石上微生物群落的新陈代谢活动驱动的。

研究小组还发现,聚丙烯薄膜似乎是通过物理作用力而不是化学键附着在岩石上。

除了影响地球的地质,塑料岩石令人担忧的地方还在于,它们可将微塑料排放到环境中。这些塑料碎片可通过大气和海洋进行长途运输,能穿透植物组织,可能会被鱼类和鸟类等动物误食。

为了观察塑料岩石上的薄膜会脱落多少微塑料,研究人员分离了部分薄膜,并将它们暴露于实验室的干湿循环中,以模拟小溪周期性涨水时可能发生的情况。结果显示,微塑料生成率比实验室模拟的垃圾填埋场、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塑料脱落的速率高出几个数量级。

巴西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地质学家格尔森·费尔南迪诺认为,尚不清楚塑料岩石复合体是否真的代表了塑料和岩石之间的一种新的相互作用。但他表示,这些复合体是第一个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形成的复合体。

一些地质学家认为,越来越多对塑料岩石的研究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已经深刻改变了地球地质的又一证据。这种转变应该被认为是一个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青藏科考:为何要在格尔木河流域建立接地气的综合观测站?

作者:孙自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青海格尔木4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南缘、昆仑山北麓,距离格尔木市区约50公里的茫茫荒漠草原上,有处半人高围栏圈起来的区域布设仪器设备站点,远看很不起眼,走近却颇为醒目。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对地观测水循环与全球变化团队首席科学家贾立研究员表示,这是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一个重要野外观测站点——柴达木盆地地气相互作用格尔木河流域草地综合观测站(格尔木草地站),由中科院空天院团队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并基于观测数据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4月中旬,她率领中科院空天院团队组成的第二次青藏科考西风-季风作用区非均匀下垫面地气相互作用机载通量观测科考分队,来到这个被形象称为接地气的野外观测站,进行数据读取、设备维护和研究生实践教学等工作。

青藏科考为何要建立格尔木草地站?建成以来采集到多少观测数据?它如何开展地气相互作用研究?

贾立介绍说,格尔木草地站海拔2723米,该地区太阳辐射强,气候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属于典型的干旱大陆性气候,因站点所在地环境恶劣,该站为一座无人值守观测站,是第二次青藏科考地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专题中地基-空基-天基立体协同观测的组成部分,承担西风-季风作用区非均匀下垫面地气相互作用机载通量观测试验研究任务,主要观测地表辐射、水、热、碳通量以及气象要素和土壤温湿度等。

西风与季风环流是控制青藏高原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深刻影响青藏高原地表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不过,对这一过程研究至关重要的格尔木地区的地气相互作用地表通量观测数据此前非常匮乏,严重制约了西风-季风作用及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因此,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实施过程中,格尔木草地站应运而生、因需而建。

她指出,在格尔木草地站观测基础上,中科院空天院研究团队还将在该地区开展机载水--碳通量观测试验,获取区域尺度高时空分辨率地气相互作用资料,结合该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和卫星遥感数据,可为研究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水汽输送和热力传输等内在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为揭示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特征及高原热力过程研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从而有助于加深对中国青藏高原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区地气相互作用和大气边界层过程的认知。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员、中科院空天院副研究员郑超磊负责格尔木草地站日常仪器维护、数据接收和处理工作,他说,该站自20228月建成运行以来,已成功采集接收12G观测数据,包括分钟级的气象要素和地表能量收支数据,以及高频水汽和二氧化碳通量数据等。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候极端干旱的格尔木地区,夏季时期草场地表和大气之间存在较强的水汽和能量交换过程,地气相互作用较为强烈,而在冬季时期更加干冷,地气相互作用相对较弱。

贾立透露,为满足第二次青藏科考地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专题今年夏季开展大规模地基-空基-天基立体协同观测试验任务需要,中科院空天院团队在此次科考行程中,除对已建成的格尔木草地站进行维护外,还将在周边区域选址规划新建两个观测站,以形成格尔木地区不同生态梯度和干湿地表条件下地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接地气的数据支撑服务。()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全球变暖将导致沙尘暴更频繁?还需更多研究佐证

作者:刘栋 霍旻含 来源:澎湃新闻

今年以来,我国已出现8次沙尘天气过程,其频率、范围、强度均较为罕见。北京强沙尘天气持续将近一周,最新一轮沙尘天气影响范围涵盖15个省市区,最南波及江淮一带。

414日上午,由国家气候中心、清华大学地球科学系主办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宣讲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IPCC AR6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翟盘茂回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问题,针对近期频发的沙尘问题做出阐释。

根据2020年发表在《科学》杂志的一篇研究,蒙古地区的夏季气候似乎已经跨越了气候临界点,进入一种不可逆转的干热状态,并可能使半干旱的蒙古高原很快进入永久干旱的状态。

基于这一发现,澎湃新闻记者在会上提问:这一研究发现与今年以来蒙古地区多发沙尘暴有什么关联?未来的高温干旱越来越频繁发生,是不是意味着未来沙尘暴也会越来越频繁发生?

对此,巢清尘表示,沙尘暴有三个成因,第一是动力条件,比如蒙古气旋较强、冷空气较强,就会将西部、北部的沙源带到我国;第二是热力条件,比如快速增温、降水较少;第三是陆地条件,比如春季植被还没有很好附着,就会形成较好的起沙条件。

她强调,这些条件与长期的气候变化必然有关,如高纬度地区的快速变暖,但也需要结合短期的具体情况进一步研究。沙尘暴的变化本身存在一个自然周期,近年沙尘暴的数量和频率增长究竟与气候变化有多大关系,还需更多研究佐证。

翟盘茂也对此做出回应。他认为,目前关于临界点和不可逆现象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想要得到结论,需要不同研究者、用不同方法、从观测、机理、模式等多方面提供多重证据。

他表示,虽然蒙古干热条件长期存在并加剧会对土地植被覆盖造成影响、有利于提供沙源条件,然而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很多中高纬度地区还存在植被和降水增加的趋势。加之沙尘形成的过程很多依然可逆,判断这一地区是否跨越气候临界点,目前还为时太早。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长江源湿地碳储量估算科考活动启动

作者:王雯静 万玛加 李春剑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西宁413日电(记者王雯静、万玛加 见习记者李春剑)13日,长江源典型高寒湿地碳储量估算科学考察活动在青海西宁启动。据悉,本次科考活动将通过进一步了解长江源湿地水体、植被和土壤等环境因子分布格局,探索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碳中和生态补偿机制,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开展本次科考对加强三江源湿地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利用原位观测实验、多源遥感监测与实验室分析等研究手段,开展碳储量估算与固碳潜力评估工作,编制本底数据集,提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可行性建议,为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双碳战略提供有力数据支撑。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王湘国表示。

启动仪式上,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邓本太为科考队员授旗。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与长江科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相互协作、共同发展为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依托科技支撑和项目优势,围绕三江源地区社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考察、乡村优势产业调整和发展研究等领域开展合作,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据介绍,本次科考活动由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联合长江科学院共同推出,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积极助力青海省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创新举措。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我国首次在5亿多年前页岩地层中钻获高产气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今天(48日),我国首次在距今5.4亿年的寒武系页岩地层中,距离地面超过4500米的地下,钻获了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高产工业气流。

这次测试获高产的资201井位于四川盆地,在测试过程中,稳定日产气量达到了73.88万立方米,创造国内寒武系页岩气井测试产量新高,这也是我国首次在寒武系4500米以深的页岩储层测试获高产工业气流。初步估算,单井可采储量超过1.7亿立方米,可满足100多万户家庭1年的用气需求。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总经理 何骁: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组储层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含气量高,总资源量超过15万亿立方米。

工作人员在钻探过程中,克服了地层温度高、地应力复杂等施工困难,目前落实建产有利区面积超3000平方千米,页岩气资源量近2万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总经理 何骁:随着该井的重大战略性突破,将有望建成我国又一个万亿储量、百亿产量页岩气大气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高质量清洁能源供给。

西南油气田在川南已建成我国首个万亿储量、百亿产量页岩气田,目前正加快建设第二个百亿页岩气田,已累计生产页岩气超600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亿吨。

页岩气:主要是甲烷 滞留在岩层中

那么究竟什么是页岩气?它和天然气有何区别?

页岩气属于天然气的一种,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岩层中不断生成的天然气,一部分从页岩中运移聚集在疏松多孔的岩石中,被称为常规天然气;另一部分滞留在页岩中孤立且互不连通的纳米空隙中,就是页岩气。

页岩气的开采方式主要是水力压裂技术,通俗来说就是将大量化学物质的水灌入页岩层进行液压碎裂来释放天然气;而天然气采用方法为小油管排水采气、深井泵排水采气等。

与常规油气资源相比,页岩气不仅储量丰富,而且清洁高效。在同等条件下,页岩气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石油的67%、煤炭的44%,主要用于居民燃气、发电、汽车燃料和化工生产等领域,应用范围广泛。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2025年我国页岩气产量将有望达到300亿立方米,2030年将达到350亿至400亿立方米。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深海热液低温溢流区气体释放通量是高温喷口区数十倍

作者:帅俊全 褚尔嘉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基于自主研制的深海原位拉曼光谱探测系统、深海热液温度探针等装备,首次发现并证实深海热液低温溢流区的气体释放通量是高温喷口区的10100倍。该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地学期刊《地质学》(Geology)发表。

热液喷口释放的大量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氢气、硫化氢等)为热液极端生态系统提供了能量和物质来源,并在全球海洋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对热液气体释放通量的有效观测手段,传统保压流体取样的测量方式既无法保证气体浓度测量的准确性,较低的采样效率也制约了通量观测的大范围开展,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热液释放物质在极端生态系统供养和全球海洋化学循环中作用的认识。

为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基于ROV机器人平台开发了多种海底原位观测探测设备,并建立了一系列热液气体组分的原位定量分析方法,陆续突破了热液气体浓度难以原位观测、喷口流速难以准确测量、热液喷发区域难以厘定评估的技术难题,构建了适用于热液系统释放气体通量评估的原位观测技术体系。

科研人员以典型弧后热液系统为研究靶区,利用发现ROV搭载的原位观测装备分别对溢流区和高温喷发区开展了大范围的原位探测,获取了14个站位热液流体的原位拉曼光谱、流体温度和流体流速等数据,并基于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和视频图像分析手段厘定了热液区流体的喷发区域和面积。原位观测数据表明,热液靶区的流体温度和气体组分浓度呈现负相关,低温溢流区流体中溶解态气体浓度是高温集中喷发区的数倍至数十倍。基于原位观测数据对热液区气体释放通量的量化评估表明,低温溢流区的气体释放通量比高温喷发区高10100倍。

该研究基于自主构建的原位观探测技术体系的常态化应用,揭示了热液低温溢流区在气体释放通量中的巨大贡献,综合考虑低温溢流区的气体通量、喷发面积、流体温度、流速、地形等因素,可以推断热液低温溢流流体对热液生态系统的贡献很可能远超高温喷发区流体。该研究为今后的热液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与思路,也为全面量化热液区流固界面的物质能量交换研究提供了方法参考和观测样板。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对症施肥,可减少干旱地区温室气体排放

作者:赵汉斌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3日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近期研究发现,滥施化肥,有把全球旱地变为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风险;而施用生物炭肥,则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将全球变暖潜势最小化。这一研究,为不同旱地的施肥策略提供了科学指导。相关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期刊《清洁生产杂志》上。

在全球范围内,干旱生态系统拥有约三分之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区域,为28%的濒危物种提供栖息地,它们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极其敏感。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许建初介绍,旱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贫瘠,养分流失迅速,连续耕作,会导致作物大幅减产。因此,增施化肥成为提高旱地产量的选择。然而,农业旱作增大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却一直被忽视。

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和甲烷是与农业旱作土壤-营养-气候反馈循环相关的三种温室气体。因为化肥的施用,从耕地排放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氧化亚氮。为应对粮食危机,农民又使用更多化肥来提高产量,导致排放量持续增加,但粮食产量不一定会增加。论文第一作者、昆明植物研究所山地未来中心青年科学家伊克巴尔·沙希德博士介绍,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绿色发展,人们可把土地生态恢复目标与可持续农业生产相结合。施用生物炭或农家肥结合化肥,可抑制温室气体排放率,同时提高作物产量。

研究人员与来自巴基斯坦、尼泊尔的同行开展合作,基于系统性审查和Meta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方法,评估化肥、生物炭的两种综合应用,以及无机肥料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或有机肥都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而施用生物炭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且施用量为每公顷50吨时效果最好。

生物炭与释放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的肥料结合使用,也可以降低全球变暖潜势,单独使用生物炭,可让全球变暖潜势降低144%许建初说,就土壤理化性质来看,施用生物炭后,中性和酸性土壤的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排放量最高,碱性土壤的排放量最低。高土壤碳氮比的土壤应使用生物炭,避免使用化肥与农家肥;低土壤碳氮比的土壤,应避免生物炭和化肥混合使用;使用生物碳能够减缓旱地温室气体排放,减小全球变暖潜力,这才是上策。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人才招聘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拟建)全球招聘启事

地点:陕西

 

面向全球招募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海内外有志投身应对全球变化挑战、推动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人才加盟,特别是具备第四纪地质学、生态学、水文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科学、环境化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控制理论与工程等专业背景人才。本次招募包括高水平领军人才(含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等)、青年拔尖人才(含青年研究员、青年副研究员等)、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以及高水平工程技术专才等在内的多个级别岗位。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作为国立科研机构,以探索地球环境奥秘、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使命,瞄准地球科学科技前沿,开展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机理研究,致力于为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做出创新性贡献,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需求,为黄土高原及中国西部生态建设提供战略科技支撑。官网:http://www.ieecas.cn 

 

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拟建) 

 

拟建的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是由连续7次国家评优的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http://www.llqg.ac.cn)优化重组而成。新国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高水平黄土与全球变化研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理论与核心技术。 

 

一、特色与优势 

 

高水平科研团队和良好的成长空间:研究所和国重聚集一批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AGU会士等国际一流专家领衔的学科交叉队伍,先后培养出本领域16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国际一流的研究平台:拥有亚洲最大的环境样本岩心库和以加速器质谱集群为代表的测试分析平台,是科技部和财政部评价优秀的公共技术中心,可为开展国际前沿的科研工作提供体系化支撑保障; 

 

长期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依据科研任务和目标,提供和协助入职者申请获得相应科研和人才经费; 

 

简单和谐的人际关系:研究所秉持人才强所发展战略,以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研究所事业发展作为评价依据。针对应聘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可实行一人一议并提供解决方案,为入职者提供潜心致研的良好环境。 

 

二、招募专业领域 

 

1. 全球气候变化:包括多尺度气候变化动力学、西部气候演变历史及未来趋势、极端气候/天气事件等领域,重点引进数据集成、同化和数值模拟、深度学习、气候预测等方向人才; 

 

2. 黄土高原环境响应与安全:包括三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区域大气环境与安全、重大灾害机制与风险防控等,重点引进水循环安全、大气环境安全、气溶胶辐射理论计算、核环境安全、灾害响应预警与应对及数值模拟等方向人才; 

 

3. 黄土高原生态屏障与黄河水沙平衡:包括黄河水沙关系、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生态屏障等领域,重点引进水沙过程、GIS遥感、水土保持、碳循环、土壤侵蚀核素示踪新技术、人类世科学、人地耦合与可持续发展等方向人才; 

 

4. 优秀青年技术支撑人员:具备加速器质谱学、同位素质谱学、电子学与测量仪器、应用数据库、数值模拟、数据、计算机网络等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招聘岗位与条件 

 

1. 高水平领军人才(含实验室主任、副主任) 

 

1 海外引进人才要求有海外知名高校院所副教授以上或相当学术资历,国内引进人才要求具有一流高校或国家级科研院所教授或相当资历; 

 

2 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具备带领和组织团队开展建制化研究的能力;应聘主任、副主任的,还需具备较强的科研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 

 

3 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应聘副主任的不超过45周岁),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2. 青年拔尖人才 

 

1 有相关领域高水平科研工作经历和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的高级岗位任职经历,取得同行认可的基础研究或技术研发等创新性成果,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领军人才的发展潜力; 

 

2 具备良好的科研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管理能力; 

 

3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3.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1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能准确把握学科动态和发展方向,参与过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课题,取得过同行认可的基础研究或技术研发成果;具备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科技任务的能力,能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研究; 

 

2 从事地球环境科学及相关领域学科研究,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发展潜质; 

 

3 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三年内,年龄不超过35周岁,应届毕业生优先。 

 

四、人才待遇和保障条件 

 

研究所将按照高层次人才及特别研究助理的相关规定,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保障和生活待遇。具体待遇和保障条件如下: 

 

1. 高水平领军人才 

 

1 入选者聘为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2 薪酬待遇按照研究所高层次人才核心岗位执行协议薪酬(80-120万元); 

 

3 科研启动经费150万元,协助申请院内外人才项目经费400-600万元; 

 

4 提供各类补贴和安家费50万元,协助申请人才安家补贴100-200万元; 

 

5 可独立组建科研团队,研究所在团队建设中予以政策倾斜; 

 

6 协助申请或办理地方人才认定、落户、子女入托入学等; 

 

7 享受五险一金、公派出国交流访问、带薪休假、工会福利、健康体检等福利待遇。 

 

2. 青年拔尖人才 

 

1 入选者聘为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2 薪酬待遇按照研究所高层次人才骨干岗位执行协议薪酬(40-80万元) 

 

3 科研启动经费80-120万元,协助申请院内外人才项目经费200-400万元; 

 

4 提供各类补贴和安家费50万元,协助申请人才安家补贴100万元; 

 

5 协助申请或办理地方人才认定、落户、子女入托入学等; 

 

6 享受五险一金、公派出国访问、带薪休假、工会福利、健康体检等福利待遇。 

 

3.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1 不低于研究所副高三级专业技术岗位薪酬水平,优秀者年薪最高可达40-50万元,根据相关管理办法,优秀的特别研究助理可推荐纳入院级人才计划; 

 

2 享受五险一金、公派留学、带薪休假、工会福利、健康体检等福利待遇; 

 

3 研究所协助入选者办理西安市人才认定和相关福利补贴。 

 

五、应聘方式 

 

1. 应聘材料 

 

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报名,提交以下材料: 

 

1 中文或英文个人简历; 

 

2 其它证明材料(包括代表作首页、学历学位证、重要获奖证书及其它成果证明材料等,集成一个PDF文件,一般控制在20M以内)。 

 

研究所将对应聘材料予以严格保密,并由专人负责后续联系。 

 

2. 截止时间 

 

第一批职位(含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全球招聘报名截止时间为2023331。初审通过后将组织答辩。 

 

各类人才职位常年招聘,凡有意者可随时提交应聘材料,研究所将视申请情况每季度或半年组织一次应聘答辩。 

 

3.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翔路97号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人事教育处 

 

人:张婷、于学峰 

 

联系电话:029-61180997 

 

电子邮箱:zhaopin@ieecas.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应用力学中心诚邀海内外优秀学者加盟

地点:黑龙江

 

一、中心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应用力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由学校批准成立的国际力学交流与合作平台。中心立足基础科学研究,结合国家重大需求,秉承国际化、高水平的发展定位,重点研究力学领域前沿问题,开展高层次国际合作与交流,聚集和培养海内外优秀人才。 

 

中心依托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航天科学与力学系和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共享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力学教学基地和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与资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应用力学中心面向海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招聘教师、博士后、博士等研究人员。真诚欢迎优秀学者加盟,投身科技事业,共创辉煌! 

 

二、招聘方向 

 

重点招聘方向: 

 

1. 极端环境材料与结构力学行为 

 

2. 轻量化结构与复合材料力学 

 

3. 新型空天飞行器动力学与振动控制 

 

4. 智能/多功能复合材料及多场耦合力学 

 

三、引才岗位 

 

领航学者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启航学者 

 

神舟学者 

 

助理教授和博士后 

 

四、报名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1. 就读于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博士研究生,即将取得博士学位,并已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且具有优秀学术潜质。 

 

2. 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岁,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有正式的教学或者科研职位,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者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五、优厚待遇 

 

1.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对高层次人才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方式,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上给予长期稳定的倾斜性支持和充分的自主权;根据岗位差异,提供有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安家费;(具体岗位与待遇信息请参照哈尔滨工业大学官方网站人才招聘专栏http://www.hit.edu.cn/11536/list.htm 

 

2. 提供充足的办公空间和科研场地、科研助手等; 

 

3. 推荐其申报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计划和科研项目; 

 

4. 学校将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5. 为子女提供哈工大幼儿园、哈工大附小、哈工大附属中学等优质教学资源; 

 

6. 学校为入选者提供周转房,以及其他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六、联系方式 

 

欢迎有意者投递个人简历(包含:发表的论文、著作目录、主要教学、科研成绩等)至以下邮箱: 

 

中心邮箱:hit-icam@hit.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湍流结构及颗粒湍流相互作用研讨会通知

重要信息 

 

大会官网: https://www.cstam.org.cn/article/15818091095126016.html 

 

大会时间:202377日至11

 

大会地点:中国兰州

  

联系方式:

 

联系人:

 

朱伟 电话:13993112382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兰州大学 730000

 

电子邮箱:zhuwei@lzu.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第七届水环境模拟与预测学术论坛第一轮通知

 

重要信息:

 

详细信息: https://mp.weixin.qq.com/s/H0onv9DMWXJA1l4oHbUi8w 

 

大会时间:2023512-13

 

大会地点:中国广州

  

联系方式:

 

冯裕欣:fengyuxin@scies.org13640604765

 

杨敏玲:yangminling@scies.org020-85538220

 

陈钢:chengang@scies.org15975393061

 

王文才:wangwencai@scies.org13802749830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中国力学学会第120次青年学术沙龙活动通知

重要信息:

 

详细信息: https://mp.weixin.qq.com/s/H7guSsOh85B0DxapNW6rtw

 

大会时间:2023519-21

 

大会地点:中国西安

 

联系方式:

 

联系人:周冬冬

 

邮箱:zhoudd@cstam.org.cn

 

西安交通大学

 

联系人:宋建伟

 

邮箱:songjianwei@xjtu.edu.cn

 

联系人:张杰

 

邮箱:j_zhang@xjtu.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论文成果

--------------------------------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with adaptive spatial resolution for multiphase flows with large density ratio

 

作者信息:

Yang Xiufeng, Kong Song-Charng, Liu, Qingquan

电子邮件地址:  liuqq@bit.edu.cn

文章地址:

Yang XF, Kong S-C, Liu QQ.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with adaptive spatial resolution for multiphase flows with large density ratio. Physical Review E, 2021, 104 (5), 055308.

ABSTRACT: 

The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 method has been increasingly applied to simulate multiphase flows with large density ratios, but the method is computationally expensive when a high resolution is needed. Traditionally a uniform spatial resolution (USR) is used in an SPH simulation. In our previous work, an adaptive spatial resolution (ASR)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use in the SPH simulations of multiphase flows; the spatial resolution changes adaptively according to the distance to the interface between different phases. In this paper, the SPH-ASR method for multiphase flows is improved by introducing a particle shifting technique to improve the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 This particle shifting technique considers the variable smoothing length. The present SPH-ASR method is further enhanced by optimizing the algorithm for adaptive resolution. In addition, the current SPH-ASR method is extended from two- to three-dimensional applications. The improved SPH-ASR method is validated by simulating the dam-break flows, liquid drop formation, and drop impact on a solid surfac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t SPH-ASR metho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st while maintain the same accuracy to the uniform resolutions.

[返回本期目录栏]

--------------------------------

Numerical analysis of cavity deformation of oblique water entry using a multi-resolution two-phase SPH method
 

作者信息:

Zhao Zhenxi, Hong Yao, Gong Zhaolin, Liu Hua

电子邮件地址:  hliu@sjtu.edu.cn  

文章地址:

Zhao ZX, Hong Y, Gong ZL and Liu H. Numerical analysis of cavity deformation of oblique water entry using a multi-resolution two-phase SPH method. Ocean Engineering, 2023, 269, 113456.

ABSTRACT

A slender body's impact and water entry generate a violent flow with the free surface, time-dependent hydrodynamic loads, and motion or structural responses. The strong three-dimensional effects of the two-phase flow amplify the computational cost of predicting the hydrodynamic flows accurately with the free surface. This paper proposed a high-efficiency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 model to simulate the oblique water entry of a cylinder. The number of particles is almost 50 million. The numerical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convergence study of particle resol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vity may shift transversely due to the unbalanced pressure gradients. The transverse shift is stronger with a smaller entry angle.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Logvinovich's model, which shows that Logvinovich's model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shape of the cavity away from the splash, whereas the SPH model can accurately predict violent deformation, sealing, and breaking of the free surface in all stages of cavity evolution. The splash dynamics are quantified, benefiting from the sharp interface computed by the SPH method of high resolution. The splash can obtain more kinetic energy when the entry angle is small. Besides. The pinch-off pattern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e vertical water entry due to the transverse shift of the cavity. Two columnar bubbles are separated from the cavity due to the transverse shift of the cavity when the entry angle is small.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期刊

--------------------------------

Journal of Hydrology, Volume 620, Part B, May 2023

 

Full Paper

Impacts of drought and heat events on vegetative growth in a typical humid zone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Integrating temperature gradient-based 3T and resistance-based models for simulating evapotranspiration and its components

Physical information-fused deep learning model ensembled with a subregion-specific sampling method for predicting flood dynamics

Optical signature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Siberian Rivers during summer season

Groundwater discharge and saltwater-freshwater mixing in a mangrove wetland over tidal cycles: A field and modeling study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vegetation dynamics on the hydrological performance of a bioretention system

The quantitative response of pollutant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mixing dynamics to confluent conditions in an asymmetric open-channel confluence

Robust water level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computer vision

Corrigendum to “Seasonal variation in water uptake patterns of two greening species and their responses to rainfall events in a subtropical megacity of China” [J. Hydrol. (2023) 129262]

Changes in streamflow statistical structure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due to recent climate change

New insights into the seepage behavior of heavy metal-contaminated loess and its underlying geochemical mechanism

Introduction of k-means clustering into random cascade model for disaggregation of rainfall from daily to 1-hour resolution with improved preservation of extreme rainfall

An approach combining chlorine isotopes and hydrochemistry for identification of magmatic fluid-affected hydrothermal systems

Flexible and consistent Flood–Duration–Frequency modeling: A Bayesian approach

A socio-hydrological investigation with groundwater models to assess farmer’s perception on water management fairness

Hydrothermal He and CO2 degassing from a Y-shaped active fault system i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with implications for seismogenic processes

Evaluation of rainfall thresholds triggering debris flows in western China with gauged- and satellite-based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

Dynamic evolution of recent droughts in Central Asia based on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products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urban flood prediction using attention-based LSTM models

Distribution and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quality at the stratified confluence reservoirs

Fractal-based hydraulic model of unsaturated flow in deformable soils considering the evolution of pore size distribution

Multicriteria land cover design via coupled hydrologic and multi-sector water management models

Investigating the hydrodynamic and biogeochemical evolutions of the hyporheic zone due to large-scale reservoir impoundment

Monthly streamflow forecasting by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using dynamic weather prediction model outputs over Iran

A two-stage downscaling hydrological modeling approach via convolutional conditional neural process and geostatistical bias correction

Groundwater contaminated source estimation based on adaptive correction iterative ensemble smoother with an auto lightgbm surrogate

Correlation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with agricultural drought and its impact on the net primary production of winter wheat

A framework for merging precipitation retrievals and gauge-based observations based on a novel concept namely virtual gauges

Influence of hydro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parameters on N2O in the groundwater in the irrigation area of lower reaches of Yellow River

Whether the enhanced terrestrial vegetation carbon sink affect the water resources in the middle-low latitude karst areas of China?

Addressing effective real-time forecasting inflows to dams through predictive uncertainty estimate

Investigating mixing patterns of suspended sediment in a river confluence using high-resolution hyperspectral imagery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stage-area hysteretic relationships in large heterogeneous lake–floodplain systems

Harmonic oscillator seasonal trend (HOST) model for hydrological drought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Diagnosing the compound seasonal soil moisture-hydroclimate interaction regim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using multi-high-resolution reanalysis products and on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How a photovoltaic panel impacts rainfall-runoff and soil erosion processes on slopes at the plot scale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computational-physics/vol/486/suppl/C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hydrology/vol/620/part/PB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advances-in-water-resources/vol/175/suppl/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vironmental-research/vol/228/suppl/C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vironmental-pollution/vol/328/suppl/C

Water Research: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water-research/vol/236/suppl/C

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10652/volumes-and-issues/23-1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9447973/current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https://www.annualreviews.org/toc/energy/current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journal-of-fluid-mechanics/latest-issue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Climate Chang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7577799/current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https://aslo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9395590/current

[返回本期目录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