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60卷,第3期

发布时间:2022-11-10 访问量:8981

新闻报道

中国力学学会各类奖项在中国力学大会2021+1开幕式上公布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2022年11月5日上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冯西桥教授在中国力学大会-2021+1开幕式上宣读中国力学学会各类重要奖项。

第一项:第十二届周培源力学奖

鉴于对理解湍流的时空关联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何国威院士荣获第十二届周培源力学奖!      

第二项: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第六届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项目:

1)激波诱导界面不稳定性机理和实验研究

完成人:罗喜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司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翟志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弹塑性本构理论

完成人:黄争鸣(同济大学)

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1)超声速湍流燃烧与高超声速气动热数值模拟技术

完成人:高振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蒋崇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椿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二、第七届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1)复合材料多层级变形及破坏行为关联性理论

完成人:陈玉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彬(清华大学)、潘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项目:

1)泡沫金属在冲击与多轴加载下的力学行为及机理

完成人:虞吉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汤立群(华南理工大学)、郑志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复杂绕流动力学理论研究

完成人:周裕(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徐胜金(清华大学)、王汉封(中南大学)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1)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储层安全评价技术

完成人:鲁晓兵(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张旭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梁前勇(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2)复杂荷载与环境下超长寿命疲劳测试技术及工程应用

完成人:王清远(四川大学、成都大学)、刘永杰(四川大学)、王宠(四川大学)

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1)高马赫数滑翔飞行器动力学特性预示与验证技术

完成人:刘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李炳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赵长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高精度瞬态热流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完成人:李进平(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张仕忠(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汪球(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高性能金刚石涂层拉丝模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完成人:万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李建国(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梅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科普教育奖获奖项目:

1)流体力学研究生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完成人:朱克勤(清华大学),许春晓(清华大学),彭杰(清华大学)

2)以玩具和魔术为载体的基础力学教育教学

完成人:庄表中(浙江大学),王永(浙江大学),金肖玲(浙江大学)

二、第八届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1)微纳尺度表界面效应的表征理论及应用

完成人:陈少华(北京理工大学)、李建军(中南大学)、姚寅(北京理工大学)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1)航行器跨介质高速水动力学机理研究及工程应用

完成人:王一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黄晨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魏海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2)大型卫星主承力结构关键构件的力学性能研究

完成人:吴林志(哈尔滨工程大学)、泮世东(哈尔滨工业大学)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

1)火星高速进入气动建模和预测技术

完成人:程晓丽(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李齐(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吕俊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2)强激光驱动爆炸与冲击效应

完成人:吴先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黄晨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宋宏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第三项: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优秀期刊奖、期刊发展贡献奖

获奖期刊是:Acta Mechanica Sinica、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力学进展》

三个期刊的主编郑晓静、郭兴明、戴兰宏荣获期刊发展贡献奖

第四项:第十七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陈玉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博:清华大学

司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助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韦小丁:北京大学

第五项:中国力学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

第六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

陈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景泽:西北工业大学

肖航:西北大学

赵耀民:北京大学

第七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

白晨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彦飞:北京理工大学

李庆军:中山大学

刘俊杰:西南交通大学

第六项: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提名奖

2019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黄怿行:华南理工大学

潘君华:中国科学院大学

孙加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杨先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璇:清华大学

2019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李国洋:清华大学

彭泽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邵新星:东南大学

王林娟:北京大学

王彦正:浙江大学

2020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陈开卷:西南交通大学

李庆军:西北工业大学

梁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林绍珍:清华大学

瞿苍宇:清华大学

2020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阚子云:大连理工大学

刘俊杰:浙江大学

田阔:大连理工大学

张飞:华中科技大学

张迎超:清华大学

2021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杜洋坤:浙江大学

段晟昱:北京理工大学

刘翔:上海交通大学

王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谢海妹:天津大学

2021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曹礼云:西北工业大学

丁浩林:国防科技大学

王昕炜:大连理工大学

肖凯璐: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余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七项:第13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部分奖项

个人赛奖项

个人赛特等奖:

苏豪:北京大学

李坤:应清华大学

厉奕然:清华大学

张帅:清华大学

谢周:北京大学

个人赛二等奖:朱佳亮等158位同学

团体赛奖项

团体赛特等奖(2个):西南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团体赛一等奖(4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同济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2个代表队

团体赛二等奖(8个):华南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2个代表队 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优秀组织奖(16个单位)

河北省力学学会 江苏省力学学会 重庆力学学会 北京力学会 河南省力学学会 陕西省力学学会 湖北省力学学会 山东省力学学会 四川省力学学会 安徽省力学学会 黑龙江省力学学会 湖南省力学学会 江西省力学学会 辽宁省力学学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特殊贡献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建平教授,王开福教授

 

 

 

中国力学大会2021+1在线上盛大开幕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115日,中国力学大会2021+1以线上形式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四川大学、成都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联合承办,全国30余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参与协办。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冯西桥主持。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术所长何国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副主任孟庆国,承办单位代表、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分别致辞。出席大会开幕式的嘉宾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党组书记申长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主任江松、常务副主任董国轩、副主任孟庆国,中国力学学会历届和现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特邀理事,承办单位领导四川大学副校长梁斌,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康国政和沈火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院科协主席李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莫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李朋洲,以及众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领导、嘉宾等。

冯西桥副理事长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中国力学学会各类重要奖项获奖名单,包括第十二届周培源力学奖,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优秀期刊奖和期刊发展贡献奖,第十七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力学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201920202021年度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第十三届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奖等。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何国威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夕云院士、兰州大学周又和院士、北京大学段慧玲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陈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章亮炽教授分别围绕力学学科前沿及其重大工程应用等领域作了精彩的大会特邀报告,报告题目分别是周培源的统计理论、时空能谱和大涡模拟”“流动的基本过程分析及其应用”“关于力致失超”“水下流固滑移边界力学”“碳中和目标带来的工程科学创新机遇”“制造力学: 它的内容和实质。超2万人次观看了开幕式和大会特邀报告的直播。

大会为期6天,各项议程将持续至1110日。会议设有24个分会场和55个专题研讨会,届时会有1600余场邀请报告和口头报告,是力学界一场专家云集、内容丰富的学术盛宴,全面展示力学学科的前沿进展。

 

 

   

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优秀期刊奖和期刊发展贡献奖颁发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2022115日,中国力学大会2021+1以线上形式召开,冯西桥副理事长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优秀期刊奖和期刊发展贡献奖获奖名单,《Acta Mechanica Sinica》《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力学进展》获第一届优秀期刊奖,主编郑晓静、郭兴明、戴兰宏获期刊发展贡献奖。

为加强科技期刊管理,加快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持续提高期刊社会效益,中国力学学会从2022年起,启动主办科技期刊评优工作。评优以鼓励提升、激励优秀为原则,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出版传播能力、服务成效等因素,对英文期刊和中文期刊实行分类评优,分别侧重考察英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和中文期刊国内影响力的提升。

2022年度,《Acta Mechanica Sinica》期刊影响因子为2.910,较上一年度增长47.6%,增幅显著,在JCR力学学科中位列Q2区,在138种力学学科期刊中排名第57名,同时发表时滞缩短至39天,极大地缩短了优秀成果发布时间。《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影响因子为3.918。在267种应用数学学科期刊中排名第12名,保持在Q1区;在138种力学学科期刊中排名第40名,稳步在Q2区,同时进入中科院期刊分区一区,被认定为工程技术类TOP期刊。《力学进展》在202211月中国知网最新公布数据中,综合影响因子上升至3.13,位居力学类期刊首位,期刊致力于刊登力学领域的高水平综述性文章,在力学界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导向性。

国家创新能力根植于知识创造、汇聚与传播及其生态环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中国力学学会将与各主办单位携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

获奖期刊及主编简介:

Acta Mechanica Sinica》简介

Acta Mechanica Sinica》(AMS)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力学学会和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联合主办。期刊秉持立足学术前沿,聚焦国家需求,服务力学学者,推动学科发展的办刊理念,致力于向国际学术界宣传我国力学学科的最新成果与科研动态,交流学术思想,促进学术合作,为我国力学学科最新成果提供卓越的国际展示平台。期刊报道全球力学领域内具有广泛兴趣的基础、前沿科学问题的顶尖研究成果,解决力学领域卡脖子的关键工程、科学问题。学科覆盖整个力学领域,不仅涵盖传统力学经典分支学科,还包括极端力学、交叉力学等新兴的力学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

2021年度AMS期刊影响因子为2.910,在JCR力学学科中位列Q2区,在138种力学学科期刊中排名第57名。期刊2012年获得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优秀国际期刊二等奖,在2013—2015年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B类项目支持,在2019年入选中国科协等七部委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2019—2023年)。2015年获得百强报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荣誉,2016-2022年连续7年荣获中国科技期刊年度优秀论文。),连续十年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等。

主编简介

郑晓静,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全委会委员、中科院学部数理学部常委、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郑晓静院士对非线性圆薄板方程精确求解以及近似解析求解方法的收敛性等问题做出了具有终结性意义的工作;开拓了电磁固体力学研究领域;开创了风沙环境力学。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全国三八红旗手 第五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等。

吴雪松,帝国理工学院教授,南通大学教授。1992年获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先后作为顾问或访问学者在NASA GlennNASA LangleyNASA Ames研究中心以及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法国法国巴黎高等工程学校进行合作研究。曾入选海外杰出青年,任天津大学长江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流动稳定性和层流-湍流转捩,气动声学,燃烧学理论和边界层分离流动。主要论文在期刊 J. Fluid Mechanics, Physics of Fluids上发表。美国航空航天学会通讯会士(Associate Fellow of AIAA;“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刘徽应用数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编委、《气体物理》编委。

锁志刚,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锁志刚院士的研究集中于材料和结构的力学行为,包括由各种力驱动的断裂,变形,极化和扩散。应用涉及微电子,软材料,活性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等。曾获美国总统奖、全美青年工程师金质大奖、德国红堡基金会红堡高级大奖、应用力学青年研究人员特别成就奖等。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以下简称AMM)是由钱伟长先生于1980年创办。期刊现为月刊,由上海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德国Springer公司负责全球发行。期刊主要刊登力学,特别是力学中的数学建模、数学方法,以及与现代力学密切相关的应用数学研究的创新性学术论文。目前刊物位列中科院一区期刊、工程技术类TOP期刊,JCR中国应用数学学科唯一Q1区期刊、力学学科Q2区期刊。

2021年度AMM影响因子为3.918。在267种应用数学学科期刊中排名第12名,保持在Q1区;在138种力学学科期刊中排名第40名,稳步在Q2区。在2013—2018年先后入选中国科协等六部委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B类)(第一期、第二期),在2019年入选中国科协等七部委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点期刊(2019—2023年)。

近年来,期刊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百强报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五届中国政府出版奖期刊奖提名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教育部,连续五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连续十届)等,以及中国最美期刊”“中国高校杰出科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英文期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网站”“版权与伦理工作规范单位等荣誉。

主编简介:

郭兴明,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方向包括微纳米力学,超材料设计及应用,力学中的数学理论与方法等。

1994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19965月晋升副研究员;20005月晋升教授;曾任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访问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及访问教授等。

现任《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以下简称AMM)期刊主编,IAENG(国际工程师联合会)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固体力学学报》编委,教育部第八届科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与科学传播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力学学会理事长等。

《力学进展》

《力学进展》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中国力学学会共同主办的力学学科综述性期刊。《力学进展》创刊于 1971 年,首任主编为谈镐生院士。办刊宗旨是为促进力学学科的发展和力学人才的成长服务,致力于刊登力学领域的高水平综述性文章。期刊在力学界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导向性,有着良好的学术口碑,被 EI ScopusCSCD 、中文核心、JSTCNKI 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2021年起,《力学进展》由年刊调整为季刊,在保持综述期刊特色的基础上,新增快报、译文、动态等栏目,为探索新方向、新领域,富有启发性的文章提供传播平台。

近年来,期刊连续获得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奖、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22年获中国科协第七届优秀科技论文奖。202211月中国知网最新公布数据,《力学进展》综合影响因子上升至3.13,位居力学类期刊首位。未来,《力学进展》将打造成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力学综述性期刊,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力学学科发展、促进力学人才成长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编介绍

戴兰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冲击动力学与固体力学专家。从事冲击动力学、新型材料力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在非晶合金、高熵合金、高强管线钢等先进金属材料变形断裂和服役安全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在《J. Mech. Phys. Solids》《Acta Mater.》《Int. J. Plast.》《Int. J. Struct. Solid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期刊论文180余篇。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现任力学进展主编、中国科协爆炸力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项科技任务。

 

 

 

学术会议

第一届全国岩土流变力学与工程安全青年学术论坛 (会议通知)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为促进我国岩土流变学理论发展与技术创新,增强流变学青年工作者的交流与沟通,经中国力学学会批准,由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中南大学、湘潭大学主办,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湘潭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一届全国岩土流变力学与工程安全青年学术论坛”定于11月1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延年酒店(电大店)召开(线上线下相结合)。本次论坛以“深海、深地工程及双碳背景下岩土流变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邀请院士、知名专家就岩土流变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前沿理论与技术做大会报告,并组织青年学者学术交流。欢迎岩土流变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活动,现就论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2.承办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湘潭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3.协办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健康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上海卓致力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成都东华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三英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亚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苏州科技大学

长沙学院

二、论坛主题

1. 岩土/岩石流变学本构理论

2. 深地资源开采岩石流变学

3. 深海资源开采岩土流变学

4. 计算岩土/岩石流变学

5. 岩土/岩石流变测试技术

6. 岩土工程流变灾害防治技术

7. 双碳背景下岩土/岩石流变学发展方向

8. 其它相关专题

三、组织机构

1.论坛主席

张劲军 蒋丽忠 葛飞

2.组织委员会

主席:王卫东 饶秋华 罗文波

副主席:李翠平 黄书岭 李鸿英 夏才初 尹振宇 王华宁 李之达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  科  马雯波  王  勇  王智超  卢拥军  兰文涛  刘跃军

许晶禹  许  锋  李文臣  何  军  余  淼  张清照  陈文义

陈炳瑞  袁学锋  贾朝军  徐  方  高  阳  龚兴龙  焦华喆

执行委员会

主席:张升 王智超

副主席:贾朝军 马雯波 刘静 侯文崎

秘书长:徐方 夏明 易威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宁波  王  攀  邓代强  杜金龙  李佳颖  杨  奇  杨果岳

肖厦子  旷杜敏  张雪阳  陈  宾  罗如登  罗建阳  屈畅姿

徐  平  郭瑞奇  唐松花  陶  勇  董  辉  蒋秀姿  温伟斌

四、论坛报告

1. 大会报告人

郑健龙 院士  长沙理工大学

杨春和 院士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邵建富 院士  法国里尔科技大学

张  锋 教授  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

蒋明镜 教授  同济大学

2. 特邀报告人

尹振宇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

田英辉 教授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杨仲轩 教授  浙江大学

张  升 教授  中南大学

朱其志 教授  河海大学

丁选明 教授  重庆大学

庄  妍 教授  东南大学

李之达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夏才初 教授  宁波大学

王华宁 教授  同济大学

李翠平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黄书岭 教授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3. 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与讨论

五、会务联系方式

贾朝军  jiachaojun@csu.edu.cn 电话:18066109363

王智超  wzc@xtu.edu.cn      电话:13973239163

会议安排如下:

11月5日09:00-17:00(星期六):开幕式及大会邀请报告

11月6日(星期日):分会场报告

11月7-10日(星期一-星期四):专题研讨会报告

大会详细日程在中国力学大会网站发布,敬请登录查阅报告信息和线上参会指南。大会网址:https://cctam2021.cstam.org.cn/

线上参会指南:

一、如何进入主会场观看开幕式和大会特邀报告:

1、登录中国力学大会-2021+1官网,在导航栏点击【注册参会】,免费注册;

2、登录中国力学大会-2021+1官网,在导航栏点击【在线会议】-【视频直播】。

二、如何观看分会场及专题研讨会报告:

登录中国力学大会-2021+1官网,点击【会议日程】,选择您感兴趣的分会场或专题研讨会,使用相应会议软件进入观看。

 

 

 

Int. Conference on Damage Mechanics 2023

Dear Friends and Colleagues: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mage Mechanics, ICDM4, will be held at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in Baton Rouge, Louisiana, on May 15th-18th, 2023. The abstract submission will be due on December 15th, 2022. Please consider submitting an abstract using the templates (https://imechanica.org/node/26351). If you submitted an abstract in 2019, you would need to resubmit it before the deadline.

Best wishes to you all!

Professor George Voyiadjis

Conference Chair of ICDM4

 

 

 

招生招聘

PhD openings at UT Austin

(mechanics of soft materials)

We have funded Ph.D. positions available in the area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applied mechanics/soft materials for Fall 2023 at UT Austin.

The students can choose to enroll in Engineering Mechanics (EM) or Civil, Archite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AEE).

For CAEE, the deadline to send an application is December 15: https://www.caee.utexas.edu/graduate/admissions (select MUSE group as your primary choice)

For EM, the deadline to send an application is December 1: To submit your application for Engineering Mechanics, go to https://www.ae.utexas.edu/graduate-programs/admissions (mention my name in your statement of purpose/application)

Our group's website: https://sites.utexas.edu/berkin/

Some background in nonlinear solid mechanics, linear algebra, and numerical methods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or isogeometric analysis) is preferable, but not required!

If you have question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at berkin@utexas.edu (You can attach your CV, transcripts, etc. any other relevant document in your email.)

 

Project Associate Doctoral candidat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IT Roorkee)

Dear Friends and Colleagues,

I am looking for well motivated and hardworking project associate (possibility to transfer into PhD candidate) for an ISRO project on nanocomposites. This project includes computational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work. Interested candidates can email their complete, updated C.V., GATE Score CARD to avinash.parashar@me.iitr.ac.in. The details and scope of the project is also attached with this post.

Avinash

 

 

 

学术期刊                                     《工程力学》                                  2022年第11

 

结构强震观测与评估研究现状与展望

单伽锃,王律己,余桦,苏金蓉

概率密度演化方程差分格式的计算精度及初值条件改进

朱志辉,刘禹兵,高雪萌,周高扬,余志武

改进共旋坐标法的Timoshenko梁单元非线性分析

李东升,高严培,郭鑫

谐变力作用功能梯度旋转圆板强非线性主共振

王永刚,胡宇达,徐浩然

基于非局部微分算子的近场动力学及固体材料应力数值模拟

李树忱,马鹏飞,王修伟,刘祥坤

 

 

 

网络精华

八部门印发工作方案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

科技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科发才〔2022〕255号

(摘自科学网)

上海市、山东省、湖北省、四川省、深圳市、南京市人民政府,各有关试点单位:

《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已经2022年6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请各试点单位主管部门组织试点单位编制试点实施方案,试点地方制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于2022年12月15日前报送科技部。

 

科技部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科院

2022年9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重要部署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安排,针对人才评价“破四唯”后“立新标”不到位、评价方式创新不到位、资源配置评价改革不到位、用人单位评价制度建设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制定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聚焦“四个面向”,围绕国家科技任务用好用活人才,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为目标,以“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为着力点,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和政策协同为保障,按照创新活动类型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导各类科技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在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创新基地建设等国家重大创新活动中推动人才评价改革落地见效,着力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重点解决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落实难等问题。

——坚持分类推进。探索科技人才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公益研究等创新活动中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人才,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坚持使用牵引。突出国家目标和使命导向,发挥激励作用,坚持谁使用谁评价,以用定评、评用相适,科学使用评价结果,合理衔接科技人才激励,引导各类科研人员服务国家、潜心研究、尽职履责、作出贡献。

——坚持协同实施。加强部门协同和地方联动,充分集成科技成果评价、科研经费管理、科研相关自主权等现有改革试点政策,在科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形成改革合力。

试点单位和地方:选择建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承担国家科技任务多、示范效应较好、有较好人才评价基础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或高等学校附属机构,以及科研人员数量较多的农业、卫生健康、水利、工业和信息化等行业领域科研院所,分类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同时,选择科研单位相对集中、承担国家任务较多、具备较好基础的部分省市,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工作。试点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试点期限:2年(自试点实施方案批复之日起)。

二、试点任务

坚持德才兼备,把品德作为科技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在加强对科技人才科学精神、学术道德等评价的基础上,按照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人才评价以及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社会公益研究类的人才评价,从构建符合科研活动特点的评价指标、创新评价方式、完善用人单位内部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试点任务,推动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做法。

(一)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人才评价

1. 突出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导向,建立体现支撑国家安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实际贡献和创新价值的评价指标,重点评价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完成情况。

2. 完善科研任务用户导向的评价方式,充分听取任务委托方、成果采用方意见。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

3. 对承担“卡脖子”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等并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在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大倾斜支持力度。

(二)基础研究类人才评价

1. 实行以原创成果和高质量论文为标志的代表作评价,建立体现重大原创性贡献、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学科特点、学术影响力和研究能力等的人才评价指标。破除“唯论文”数量倾向,不把论文数量、影响因子高低等相关指标作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鼓励科研人员把高质量论文更多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

2. 按照学科特点和任务性质,科学确定评价周期,着力探索低频次、长周期的考核机制。

3. 探索建立同行评价的责任机制,在专家选用、管理和信用记录等方面建立相关制度,规范同行评价的方式和程序、评价意见反馈等行为。探索引入学术团体等第三方评价、国际同行评价等。

4. 建立完善体现基础研究人才评价特点的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相关制度,加大对重大科学发现和取得原创性突破的基础研究人员的倾斜支持。

5. 探索由一线科学家举荐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重要科研岗位、承担“从0到1”基础研究任务的机制。

(三)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人才评价

1. 以技术突破和产业贡献为导向,重点评价技术标准、技术解决方案、高质量专利、成果转化产业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效等代表性成果,建立体现产学研和团队合作、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成果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实效、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评价指标。不得以是否发表论文、取得专利多少和申请国家项目经费数量为主要评价指标。

2. 探索构建专家重点评价技术水平、市场评价产业价值相结合,市场、用户、第三方深度参与的评价方式。

3. 对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特别是急难险重科研攻关任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等并作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在绩效考核权重方面予以倾斜,引导优秀科研人员投身国家科技任务。

4. 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岗,重点评价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建立高水平、专业化的成果转化人才队伍。

(四)社会公益研究类人才评价

1. 突出行业特色和岗位特点,重点评价服务公共管理、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民生和社会安全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发、服务的能力与效果,探索建立体现成果应用效益、科技服务满意度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引导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突出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高危岗位、基层一线和从事科研基础性工作科研人员的贡献。不得设立硬性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

2. 完善社会化评价方式,充分听取行业用户和服务对象的意见,注重政府和社会评价。依据不同科研和服务活动类型确定合理评价周期。

3. 对承担和支撑国家科研任务并作出贡献,成果应用实效显著的科研人员,在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倾斜,引导优秀科研人员投身国家公益事业。

(五)地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任务

试点地方政府要围绕本地区科技创新任务和人才队伍建设,以“破四唯”、“立新标”为突破口,组织并指导本地区优势科研单位、新型研发机构深化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大胆创新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发挥政策集成效应,推动人才、项目、基地、资金一体化配置,有效激发科技人才活力,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地区经验。

三、试点保障措施

有关部门和地方要深入落实科技人才评价改革部署,加强对试点单位的指导、服务和政策支持,压实改革主体责任,强化对试点工作的监督,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科技部作为主责单位要肩负起组织推动责任并率先改革,推动落实科研单位自主权,在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科技人才计划评选中破除“四唯”,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完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揭榜挂帅制”、“赛马制”等项目组织实施中的人才评价机制,发现遴选有实力、能攻关、出成果的优秀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学院等作为试点单位的主管部门,要结合本部门本行业本领域工作贯彻落实人才评价改革要求,完善行业人才评价机制,赋予用人单位评价自主权。组织并指导所属试点单位积极开展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把完成国家任务特别是急难险重科研攻关任务、原创性科学发现、重大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实效、社会公益服务效益等作为试点单位创新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教育部要在“双一流”建设和学科评估中科学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完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动态监测和周期评价。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构建以产业科技创新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突出支撑国家重点工程、重大技术和装备科技创新,引导科技人才服务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水利部要构建以应用创新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突出效益指标,引导人才服务重大工程建设。农业农村部要构建突出服务“三农”的主责主业和业绩贡献的分类评价体系,向长期扎根基层生产一线从事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的科研人员倾斜。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构建以临床实践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基于病历备案数据的大数据评价方式,引导人才提升医疗卫生技术能力、服务人民健康。中国科学院要探索通过设置特聘研究岗位制度,精准激励和稳定支持一批核心和骨干人才潜心从事基础前沿交叉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四、组织实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

在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学院等部门联合推进实施试点工作方案,选择试点单位,明确任务分工,协调解决重点问题,督促试点工作落实,开展评估总结和示范推广。

(二)编制试点实施方案

试点工作方案印发后,相关主管部门组织试点单位结合本行业本单位特点选择试点内容,编制具体实施方案,鼓励全面试点,突出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人才评价;地方制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做好系统设计。试点单位实施方案、地方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报科技部,由科技部商相关部门研究同意后启动实施。

(三)推进试点实施

试点单位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履行法人主体责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在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切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进完善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等人才评价相关制度,在加强合理激励的同时,加强对科研诚信、勤勉尽责的监督,强化对学术不端、科研违规违纪行为的约束,引导科技人才潜心研究、担当作为,使试点成果更加有利于本单位事业发展、能力提升、环境优化。

科技部和相关部门要做好试点工作统筹协调,做好改革试点的宣传解读,及时跟踪了解试点工作进展,组织开展试点任务进展情况工作交流,及时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和问题,做到边试点、边总结、边提升。试点工作期满后,由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地方对试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典型案例,及时宣传推广。

附件: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和地方名单

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和地方名单

科研院所(共12家):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高等学校或高等学校附属机构(共9家):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江南大学、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共6个):

上海市、山东省、湖北省、四川省、深圳市、南京市。

 

 

 

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闭幕

(摘自中国高新网)

11月6日上午,China Rock 2022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圆满落幕。

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中国工程院院士顾金才,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红普,常务理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亮,ICGdR主席、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汪发武等嘉宾出席闭幕式。闭幕式由学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杨晓杰教授主持。

闭幕式首先举行了Rock Mechanics Bulletin期刊发布仪式。何满潮院士、康红普院士和张宗亮院士共同发布新刊。该刊由学会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同创办,中国科学院何满潮院士与美国工程院Derek Elsworth院士共同主编,在全球出版发行。该刊是学会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科技工作者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而创办的“中国科技期刊高起点新刊”,旨在促进更多中国岩石力学中的前沿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发表,进一步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岩石力学学科发展。

在随后举行的颁奖典礼上,康红普宣读了《关于第十三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何满潮、康红普、张宗亮、方祖烈教授向十三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钱七虎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第七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创新创业大赛奖的获奖单位和个人颁授奖牌。

何满潮在闭幕式致辞时,肯定了本次大会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这次大会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创新办会模式后召开的一次盛会,大会的国际化、规模化、一体化进一步得到彰显。国际化方面,大会首次与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ICGdR)联合主办,首次由美国岩石力学学会 (ARMA)参与承办,ISRM、ICGdR、ARMA三家国际组织的8位主席(副主席)做了大会特邀报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葡萄牙、澳大利亚、西班牙、瑞士、希腊、印度尼西亚、尼泊尔、斯洛文尼亚14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参会。China Rock大会国际化获得历史性突破。规模化方面,本次大会在北京设置主会场,学会所属51个分支机构、20个地方学会、76个团体会员单位在疫情防控允许范围内组织卫星会场339个,线下参会人数达7356人。会议通过大会网站直播,及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协等平台转播,观会人次累计达685.76万。China Rock 2022规模化再创历史新高。一体化方面,大会收到全文稿件382篇,录用187篇(其中期刊论文投稿录用56篇,会议论文集录用131篇);设置29个分会场,共593个学术报告;组织65家展商的科技创新成果以VR方式线上展出,截至目前,已有23万余人关注创新科技创新工业展览;组织110/N00工法、有限元、离散元等12场技术培训场,学员达2180人;同期举办第七届青年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创新创业大赛,十项科技创新成果同台竞技,决赛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达14.37万。

理事长何满潮院士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已发生显著变化,然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国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深部资源开发等工程活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作为国家重大基础工程建设的重要支撑,对引领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以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国在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进展与成就,及时展望学科未来发展趋势与方向,不仅是实现学科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对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事业的积极响应与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