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63卷,第2期
新闻报道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PSF)的合作协议,2023年度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两国科学家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1.绿色科技(Green Technologies)
能源绿色生产、存储、输送及分配,推动清洁技术的应用以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治理(development of green sources of energy generation,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promotion of the use of clean technologies)。申请代码1请选择B09、E06、F03下属申请代码。
2.纳米科技(Nanotechnology)
申请代码1请选择B05、E02、E05、F01、F04下属申请代码。
3.计算科学(Computing sciences)
增强现实、人工智能、量子计算(Augmented/Virtual realit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Quantum Computing)。申请代码1请选择A24、B03、F06、F02下属申请代码。
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资助规模
拟资助项目数量为10项左右。
(三)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200万元/项(直接费用),包括研究经费和国际合作交流费用。PSF向巴方科学家提供相应的资助经费。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
二、申请人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或承担过3年期及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二)巴方合作者应符合PSF对本国申请人的资格要求,并按照要求向PSF提交申请。单方提交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三)国内合作研究单位数量不得超过2个。
(四)合作双方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项目申请应体现强强合作和优势互补。
(五)更多关于申请人条件的说明请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限项申请规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包括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和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本项目属于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申请人申请时须遵循以下限项规定:
(一)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二)正在承担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本项目。
(三)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承担本项目,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合计限2项的范围。
(四)《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关于申请数量的其他限制。
四、申报说明
(一)申请人注意事项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2.申请人须登录科学基金网络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在线填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中文申请书”)。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项目负责人”用户组登录系统,进入后点击“在线申请”进入申请界面;点击“新增项目申请”按钮,进入申请项目所属科学部选择界面,点击“申请普通科学部项目”进入项目类别选择界面。
(2)点击“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左侧+号或者右侧“展开”按钮,展开下拉菜单。
(3)点击“组织间合作研究(组织间合作协议项目)”右侧的“填写申请”按钮,进入“请选择合作协议”界面,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 PSF(中巴)”,然后按系统要求输入要依托的基金项目批准号,通过资格认证后即进入具体中文申请书填写界面。
3.预算编报要求。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须知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要求,认真如实编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
4.附件材料。申请人应与巴方合作者共同撰写英文申请书(英文申请书模板见附件1),上传添加至中文申请书的“附件”栏中一同提交。中、英文申请书的基本内容须保持一致,其中项目英文名称与英文申请书项目名称应完全一致。
5.申请材料要求。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项目获批准后,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严格保持一致。
6.合作协议。项目获批准后,申请人须与巴方合作者签署合作协议(模板见附件2),就合作内容及知识产权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一致。
(二)依托单位注意事项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申报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本项目纳入无纸化申请范围,依托单位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版申请书及附件材料。请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上传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无需提供纸质版。
关于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提交等事宜,请参照《关于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执行。
(三)项目申请接收
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在线申报接收期为2023年7月17日至2023年9月5日下午16时(北京时间);巴方合作者须在PSF规定的截止时间前向PSF提交申请。
注:请申请人严格遵照本项目指南的各项要求填报申请,提醒依托单位科管部门在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关闭在线申报前确认并提交电子版申请书。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申请将不予受理。如有疑问,请致电项目联系人。
五、拟批结果公布
2023年12月将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通知资助结果。
六、项目联系人
中方联系人:
张乐,张一唯
电话:+86-10-6232 8404,6232 7368
邮箱:zhangle@nsfc.gov.cn, zhangyw@nsfc.gov.cn
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信息中心):+86-10-6231 7474
巴方联系人:
Dr. Zaiban Farooq
Principal Scientific Officer
International Linkages
Email: zaibanfarooq@gmail.com
Tel: 051-9206724; 051-9215067 (121)
附件:1.英文申请书模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国际合作局
2023年7月17日
关于征集2024年度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的通告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交叉科学部面向科技界征集2024年度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
一、重大项目定位
重大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
二、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要求
1.立项领域建议应源于多学科交叉的共性科学问题或需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手段方能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具有组织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所凝练的关键科学问题具有科学性、重要性、交叉性和前瞻性。
3.有望在解决重大复杂科学问题、建立交叉研究队伍、促进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
三、提交立项建议书要求
1.请填写“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书”(Word模板见附件),并根据建议书内容选择受理代码,T01:物质科学领域,T02:智能科学与智造领域,T03:生命科学与健康领域,T04:融合科学领域。
2.请于2023年8月22日16:00前,将“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书”Word电子版文件发至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下述电子邮箱。
3.请于2023年8月23日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将“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书”纸质原件加盖依托单位公章(1份)寄至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未按规定时间寄送纸质版文件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4.联系方式
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
邮箱:interdis@nsfc.gov.cn
电话:010-62327468,010-62325147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邮编:100085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征集将遵循回避制度,现任科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不得作为项目建议人提出立项建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交叉科学部
2023年7月19日
关于对2023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拟资助人员名单进行公示的通知
(摘自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
各博士后设站单位:
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经专家评审,遴选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批特别资助(站前)和第16批特别资助(站中)共1200名拟资助人员,现对名单进行公示(部分拟资助人员由相关单位和部门另行组织内部公示)。
公示期为7月20日至7月26日。期间,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信函或电子邮件方式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提交书面材料。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博士后管理部门公章。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博士后基金管理处(100083)
联系人:贾老师 010-62335023(兼传真)
邮 箱:postdoctorfund@mohrss.gov.cn
附件: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批特别资助(站前)拟资助人员名单(部分拟资助人员名单略).pdf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6批特别资助(站中)拟资助人员名单(部分拟资助人员名单略).pdf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2023年7月20日
学术会议
极端环境下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学术会议第一轮征文通知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固体力学学报》编辑部
在重大工程装备中,关键材料与结构常常服役在高/低温、高压、高辐照、强腐蚀、高应变率、超高周疲劳、强磁场等极端环境下。在极端环境下,材料和结构的力学行为将发生改变,传统的力学理论、实验和计算方法可能不再适用。极端环境下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呈现出“力学+”的典型特征,是力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前沿,是力学学科新的增长点。本次学术会议以极端环境下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为主题,旨在前瞻极端环境下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前沿发展方向,促进极端环境下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领域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力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繁荣极端环境下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研究。会议将设置主会场和多个分会场,并邀请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做大会邀请报告和分会场邀请报告,预计参会人数250-300人。
会议现在开始论文征稿,热忱欢迎广大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科技工作者以及研究生踊跃投稿并莅临本届会议!热忱欢迎相关单位厂商协办、赞助和参展!
一、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3年11月17-19日(17日报到,18-19日会议)
会议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二、会议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1.极端温度下的材料与结构力学;
2.强冲击下材料与结构的力学响应;
3.强辐照下的材料与结构力学;
4.超高周疲劳与损伤力学;
5.强腐蚀与力化耦合;
6.超高压下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响应;
7.高场强/高载流下的材料与结构力学;
8.极端制造中的力学;
9.基于数据驱动的极端环境力学;
10.多场/多尺度耦合力学;
11.深空/深海/深地极端环境力学;
12.极端环境下的实验力学与测试方法;
13.极端环境下的计算力学与软件;
14.其它极端环境力学。
三、会议组织机构(以姓名拼音为序)
名誉主席:郑晓静院士
会议主席:李振环、王记增
学术委员会
主任:周又和院士
委员:陈常青、陈少华、陈伟球、陈子光、段慧玲、戴兰宏、邓子辰、冯西桥、高存法、果立成、郭旭、郭兴明、郭宇锋、苟晓凡、韩旭、何陵辉、洪伟、侯淑娟、霍永忠、胡更开、胡元太、黄敏生、康国政、亢战、柯燎亮、孔令伟、姜潮、赖远明、李法新、李凤明、李卫国、李晓雁、李岩、李玉龙、李振环、廉艳平、梁军、刘彬、刘书田、刘子顺、卢同庆、孟松鹤、钱劲、乔丕忠、邱志平、曲绍兴、申胜平、汤立群、王博、王东东、王刚锋、王宏涛、王彪、王记增、王建祥、王立峰、王琳、王清远、王铁军、王省哲、汪越胜、魏悦广、魏宇杰、文桂林、吴恒安、吴林志、徐鉴、宣守虎、杨辉、姚小虎、雍华东、袁福平、章青、张田忠、张文明、张一慧、张忠、赵亚溥、仲政、周益春
组织委员会
主任:黄敏生
副主任:张兴义、朱亚新
委员:赵吕、梁爽、熊启林、刘大彪、邓谦、陈子光、杨辉、张耀、张桢、雍华东、刘小靖
四、征稿事宜
1.本次会议仅接受摘要投稿,来稿请用word文档编排,具体模板见会议网站。摘要的保密审查由作者本单位负责,会议不再作保密审查。
2.参会人员通过如下网站进行注册和投稿:www.extrememech.com。提交时文件名称请按“议题编号-报告作者姓名-摘要题目”的格式书写。
3.投稿日期:
会议投稿开始时间:2023年07月10日
会议投稿截止时间:2023年10月10日
投稿录用通知时间:2023年10月15日
4.会务费
早期注册费用正式代表2200元/人、学生代表1900元/人,2023年10月17日之后注册费用正式代表2400元/人,学生代表2100元/人。
会议期间用餐由会务组统一安排。会务组可协助安排订房,交通住宿费用自理。
五、会议联系方式
1.会务联系人
黄敏生:15902760510,mshuang@hust.edu.cn,会务总体协调
朱亚新:18164008162,yxzhu2006@hust.edu.cn,负责酒店和会场
赵吕:15375212817,lvzhao@hust.edu.cn,负责投稿和报告安排
梁爽:13437151681,liangs@hust.edu.cn,负责赞助安排
2. 会议网站联系人
会议开设“2023年极端环境下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学术会议”网站(www.extrememech.com),定期发布会议相关信息,论文投稿、会议注册、住宿预订等事项通过网站完成。
联系人:周晴,15527883092
2023 管柱和管道力学专题研讨会会议暨征文通知
为促进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管柱、管道、管束力学、能源智能开采及力学等相关研究的学术交流,聚集能量、共同解决科学难题、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经中国力学学会批准,由中国力学学会波纹管及管道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由长江大学、国家石油天然气管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共同承办的“2023管柱和管道力学专题研讨会”暂定于2023年11月在长江大学荆州校区召开。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只需摘要)并报名参加本次学术会议。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题:管柱和管道力学
二、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波纹管及管道力学专委会
承办单位:长江大学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石油江汉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页岩气开采技术服务公司
三、形式:大会报告、主题报告、展板报告
四、会议地点及时间
地点: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东校区
时间:2023 年11月 (具体时间确定后再通知)
五、征稿范围
(1)管柱及井筒力学
(2)管道、管束和管系力学
(3)波纹管及异型管力学
(4)能源智能开采及力学
(5)机械结构及力学
(6)其它力学
六、征文说明
(1)投递内容:论文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 (400 字左右),见附件: 参会回执表。
(2)经学术委员会及同行专家学者评审,优秀论文将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石油钻采工艺》、《石油机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焊管》等期刊发表。
七、会议注册费
会议注册费为正式代表1600元/人,学生代表800元/人,主要用于学术会议场地和工作餐费等费用;报到时领取纸质会议通知(盖章)和发票。会议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缴费信息:
户名:湖北求知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账号:1813 0901 0920 0056 141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荆州市荆州古城支行
纳税人识别号:9142 1000 5824 5301 76
缴费备注:管柱研讨会+参会者姓名。
说明:现场缴费和线上缴费都可以,线上缴费二维码(见附件2)。
八、参会报名和宾馆预订
参会人员请填写附件中的“参会回执表”报名参会,并于 2023 年 9 月15日前返回至邮箱wanfeng72263@163.com,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参会回执+参会者姓名”,以便提前预订酒店。
宾馆名称:湖北省荆州市金九路大酒店、维也纳宾馆
九、会议联系人
联系人:万锋 (15572055698)、刘少胡(18872295230)、张引弟、李美求
电子邮箱:wanfeng72263@163.com
招生招聘
Postdoc/PhD positions on granular materials and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Tsinghua University
Multiple postdoc and one PhD positions are open at Tsinghua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will take place at Tsinghua University’s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SIGS), located in Shenzhen, China, and is partly sponsored by NSFC and Tsinghua SIGS’s scientific research startup funds.
Successful applicants will join a team managed by Dr. Lu Jing,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Institute for Ocean Engineering, SIGS, Tsinghua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theme of Lu’s group is “Multi-Scale Mechanics for Earth and its Environment”, in line with the UN’s and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Granular materials, Granular flow, Fluid-particle interactions, Mesh-free methods (SPH, MPM), and AI for fluid dynamics
Candidates having excellent numerical (DEM-CFD/LBM, SPH, MPM, AI-aided methods) and/or theoretical (sediment transport, geomechanics, rheology, fluid dynamics) skills are sought. The positions are open to any citizenship and all qualified applicants are welcome.
POSTDOC POSITIONS
Your Profile
You have a PhD degree in hydraulic/civil/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pplied mechanics, geoscience, physics, or a related field. Candidates specializing in one or more areas listed above are preferred.
You are fluent in English and have excellent academic writing skills. A good track record of publications in field-leading journals is preferred.
Our Offer
You will be appointed fulltime for two years with opportunities of extension. The position is available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gross annual income will be at least RMB 320,000 (approx. €45,600), including basic salary, rental allowance, and a talent subsidy from the Shenzhen government.
An extra subsidy of RMB 60,000 per year (approx. €8,500) will be available if successfully selected for “Shuimu Tsinghua Scholar Program”.
A competitive benefits plan will be offered. Additional benefits/subsidies are available if employed fulltime in Shenzhen upon completion of the postdoc research.
PHD PROGRAM
The PhD program will start in Sep 2024 and is four years (for candidates with a master’s degree) or five years (for candidates with a Batchelor’s degree) in duration.
You should have a degree in civil/hydraulic/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pplied mechanics, geoscience, physics, or a related field by the starting date.
A range of scholarship opportunities are available (see links below for details) and monthly living allowance will be provided by the PI.
APPLICATION & USEFUL LINKS
Please send a cover letter, a detailed CV (including a full publication list), and transcripts to Dr. Lu Jing at lujing@sz.tsinghua.edu.cn. All positions are open until filled.
Tsinghua University: https://www.tsinghua.edu.cn/en/
Tsinghua SIGS: https://www.sigs.tsinghua.edu.cn/en/
The PI’s personal website (Chinese): https://www.sigs.tsinghua.edu.cn/jl/
The PI’s personal website (English): https://www.sigs.tsinghua.edu.cn/jl_en/
Graduate admissions and financial aids: https://yz.tsinghua.edu.cn/en/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in Biomimetic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The Multi-Scale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by Design Lab at Purdue University is seeking a highly motivated and talented individual to fill a postdoctoral research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biomimetic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This position offer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work closely with Professor Zavattieri and collaborate with leading companies in the composites industry, focusing on a novel application of these materials.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will join a vibrant team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which includes researchers from two companies and another university.
Project Description: The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optimizing material architecture for impact-resistant biomimetic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using advance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tools. The project aims to develop and refine numerical models, specifically focusing on the fracture and damage behavior of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under extreme impact conditions and fatigue. The researcher will utilize computational solid mechanics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preferably with experience in using Abaqus, Python, Fortran as well as cohesive zone models. The project will include the deploy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ed models into a full-scale component. The modeling activities will result in a tool which can be used to design and verify advanced composite parts subjected to extreme loading conditions. Additionally,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and fracture experiments are required. The Purdue University's team, led by Professor Zavattieri, has extensive experience working with helicoidal biological and bio-inspired composites, and other natural systems for the last 15 years. The team has developed extensive expertise in FEA and analytical modeling to predict mechanical and failure performance of helicoid-inspired architectures. As part of this project, Purdue will collaborate with Helicoid Ind (https://www.helicoidind.com), a leading company in the field, to refine the numerical tool and implement a fatigue module. The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will closely collaborate with the team to carry out the numerical analysis based on AD/FEA model and implement fatigue analytical strategies.
Responsibilities:
1.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material architecture for impact-resistant biomimetic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2. Refine and develop numerical models using advance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preferably Abaqus).
3. Collaborate with the team to implement fatigue analytical strategies.
4. Conduct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and fracture experiments.
5. Analyze and interpret research data.
6. To take initiatives in the planning of research
7. Prepare technical reports, publications, and presentations.
8. Collaborate with industry partners and researchers from other institutions.
Requirements:
· A Ph.D. degree in Mechanical, Aerospace,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or a related field.
· Strong background and experience in computational solid mechanics.
· Proficiency in finite element methods, preferably using Abaqus.
·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fracture and damage behavior of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materials.
· Experience in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and running fracture experiments.
· Excellent programming skills (Python, Fortran, MATLAB, or similar).
· Strong analytical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skills.
· Ability to work both independently and as part of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Duration and Support:
The initial appointment for this position is for one year,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renewal based on performance and availability of funding. The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will receive a competitive salary commensurate with qualifications and experience, along with benefits. Purdue University provides access to state-of-the-art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through the Purdue RCAC center, including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 capabilities and Abaqus licenses.
Application Instructions:
Interested candidates should submit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 Curriculum vitae (CV) including a list of publications.
· A cover letter describing research experience, interests, and career goals.
·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at least three references.
Applications should be submitted electronically to Professor Zavattieri at zavattieri.lab@gmail.com with the subject line "Postdoc Application - Biomimetic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Review of applications will begin immediately after August 1st , 2023 and continue until the desired position is filled. Please note that only shortlisted candidates will be contacted.
《工程力学》
李钢, 余丁浩
林佳瑞, 周育丞, 郑哲, 陆新征
向东, 高向玲
李银山, 郭春霞, 李欣业, 李东波
薛淑友, 郝洪, 郝逸飞
网络精华
推动科技向善,共话科技伦理治理
(摘自中国科学报)
人工智能、算法鸿沟、基因编辑、个人网络信息安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科技伦理治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日,由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首届“科技伦理前沿谈”全国征文大赛正式公布获奖名单。此次征文大赛内容涵盖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伦理立法、科研诚信等领域。征文大赛共有136篇文章获奖,其中,学术论文类文章29篇、观点研究类文章31篇、公众科普类文章76篇。
科技伦理挑战日益增多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快速发展,面临的科技伦理挑战日益增多,但科技伦理治理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领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已难以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此背景下,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该《意见》就加强科技伦理治理,提出总体要求、伦理原则、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制度保障、强化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深入开展科技伦理教育和宣传六个方面意见。这是我国首个国家层面的科技伦理治理指导性文件,也是继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成立之后,我国科技伦理治理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去年9月,首届“科技伦理前沿谈”全国征文大赛展开。该征文大赛是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牵头首次围绕科技伦理、学术规范、科技伦理与科学文化、科技伦理教育及普及等内容,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单位等征集学术论文、观点研究、公众科普三类文章。
首届“科技伦理前沿谈”全国征文大赛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各界反响热烈。共征集文章1399篇,其中学术论文93篇、观点研究类文章375篇、公众科普类文章931篇,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172所高校、62家科研院及298家社会单位。经过文章初审、通讯评审、文章终审和同行评议流程,最终有136篇文章获奖。
聚焦重点前沿领域
在征文大赛的多个主题内容中,人工智能作为全球数字技术创新最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是数字经济的新赛道和国际竞争的新热点,成为本次观点研究类的焦点问题。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李德新、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博士生宫志超的文章获得学术论文类一等奖,他们基于“有意义的人类控制”这一人工智能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从“跟踪”和“追踪”2大条件出发,围绕“问责制与透明度”和“价值敏感设计”进行“有意义的人类控制”框架构建,为自动驾驶算法设计的伦理决策提供了系统的方法论指导,针对自动驾驶面临的伦理困境和问责难题提供可能的解决思路。
针对此研究,大赛评委评价,该选题从“有意义的人类控制”的视角出发,结合伦理决策理论,考察了自动驾驶算法设计面临的伦理困境。文章观点新颖、材料丰富、论证充分,对于自动驾驶算法设计的伦理决策提供了精准有效的建议。
生命科学是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重点领域之一。西南大学哲学系硕士生黄海静在其观点研究类一等奖获奖作品中提出,生物医学道德增强的目的是实现人类向善,但它却面临着自由、公平、个人同一性等诸多伦理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多维度设立一定的伦理标准,引导人们合理使用道德增强技术,帮助人们真正实现“向善”的理想愿景。
大赛评委对此评价,该文章探讨生物医学道德增强,通过药物、基因编辑等外在客观手段干预人类的道德,从而增强人类的道德,话题较为新颖。生物基因等技术能够改变人类自身,进而影响道德,但具体实施路径和可行性还有很多未知。
探索伦理治理路径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发展形势和严峻复杂的全球性科技伦理局面,如何推进科技伦理治理是世界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黄运樟、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孝中的《道德物化:将技术道德化,科技伦理新方向》获得公众科普类一等奖,他们认为道德物化理论为科技伦理提供了一种观察思路。“物”也是道德的能动者,技术可以被人为嵌入道德,未来的科技伦理研究应该是一个开放共治的治理模式。
科技伦理治理的发展,需要置于宽广的国际视野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帅在其观点研究类二等奖获奖作品中提出,科技伦理和科技活动协调发展、良性互动才能更好的增进人类福祉。推进科技伦理治理必须坚持世界眼光,要立足全球视野深化科技伦理治理认识、要聚焦国际格局推进科技伦理治理改革、要着眼人类价值提升科技伦理治理质量,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此外,伦理教育、伦理科普、新兴技术科技伦理议题,也是科研伦理治理的重要路径。在公众科普类二等奖获奖作品《负责任创新是“负责任的”创新吗?》中,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陶思琦向公众科普了“负责任创新”这一理念,在这个理念下,企业和创业者认识到,创新不仅是技术和商业层面的胜利,同时需要在道德、环境和社会层面上付出巨大的责任。
本次征文大赛系“2022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月”强化学风传承推广系列活动之一,依托“风启学林”主题社区和门户网站开展。作为国内首个以学风为主题的青年聚集文化社区互动品牌,“风启学林”目前形成了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为核心导向的中国科协特色思政载体。
丘成桐:不能只盯着应用,更要推动数学基础研究
(摘自澎湃新闻 )
“未来期望上海能够在基础科学尤其是数学的研究方面取得成绩,成为世界重镇,我相信上海是个在科学上很有前途的城市。”首位菲尔兹奖华人得主丘成桐这样说道。
7月24日-26日,来自国内外的近40位顶尖科学家将齐聚上海,其中包括多位菲尔兹奖得主、各国院士。他们将在2023浦江创新论坛会议季活动——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上,共同探讨“基础科学的现状与未来”。
47年前,33岁的丘成桐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荣获菲尔兹奖的华人数学家。在业界,菲尔兹奖被称作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年轻的丘成桐一战成名,在这之后,他又先后获得了四个世界级的最具含金量的奖项。从此,丘成桐也成为目前为止全世界唯一一位囊括了所有重量级数学奖项的大满贯得主。
1979年,丘成桐回到中国,坚持在国内开办数学机构,悉心培育数学人才,一心助力中国成为数学大国和强国。如今,他是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
对于基础科学的发展,丘成桐直言,中国改革开放至今,更要看到,除了技术以外,要从根本的创新能力上有所改进,因此近年来中央对基础科学非常重视,他也很高兴看到这一点,因为这对未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丘成桐提出,基础研究发展的关键因素除了政策经费的支持,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也很重要。“要把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同时进行,不是单单依靠经济手段,当人才来到中国之后可以发挥所长,可以和中国的学生、教授一同努力,打造全世界最先进的成果。”丘成桐表示,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对人才最大的吸引力之一,他在北京也做了很多相关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很多海外教授愿意全职来到北京工作,他相信上海也可以做到。
同时,丘成桐表示,上海应当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高校,从而推动国际化的交流,吸引全世界的学生来求学。
对于如今的多学科交叉发展,丘成桐说,上海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交流的地方,其中数学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学科,并和多学科发生交叉,“传统上数学和基础物理是交叉最深的,现在有了更多的学科交叉,例如生物医学和数学的交叉,例如人工智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多学科交叉,但也需要数学家的帮忙。”
丘成桐也指出了多学科交叉发展的一个误区,“现在的多学科交叉不能只看到应用,要看到学科本身的发展,不是只要学科交叉了就能有成果,而是每个基础学科都很强,得到充分发展,以基础科学为主,以应用为场景才能得到成果,并且要打造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甚至到上市公司的全链条发展。”
丘成桐指出,打造数学研究重镇,不能只盯着数学的应用领域,更要推动数学本身的基础研究。“没有数论、代数、几何等数学基础的强势,应用是做不出来的。交叉学科的发展,也需要两个学科都很强,才能做成交叉。”他以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为例,“在雁栖湖(研究院),25%的人进行基础研究,75%的人进行应用研究。做应用研究的项目,一半可以用在产业中,目前好几个项目可以进入公司化阶段。从基础研究到上市公司,我们不要缺少任何一块内容。”
“我们有信心也有雄心,相信能看到上海成为基础科学重镇。”丘成桐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