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7卷,第5期

发布时间:2022-03-10 访问量:3591

新闻报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关于2022年第1期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申请的通知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管理办法》,为加强学科发展战略顶层设计,促进本领域国际(地区)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现公开发布2022年第1期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申请的通知。

一、定位、资助范围

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用于资助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相关的战略与管理研究、学术交流活动、科学传播、平台建设等活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每年分两期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进行资助,第1期在上半年发布,项目执行期限半年,旨在资助当年7月—12月的科技活动;第2期在下半年发布,项目执行期限一年,旨在资助第二年1月—12月的科技活动。

本期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包括以下2种类型:

(1)工程与材料科学相关领域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下文简称“战略与管理研究类”项目);

(2)在华举办的有影响的国际(地区)学术会议和基础研究短期人才培训活动(下文简称“学术交流类”项目)。

二、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资格及限项规定

1. 资助期限不超过1年(含)的专项项目不计入限项范围。

2. 本期专项项目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

3. 申请人同一年度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

4. 申请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正在博士后流动站或者工作站内从事研究工作、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申请专项项目。

5. “战略与管理研究类”科技活动项目的申请人应对相应学科发展规律与态势有较清楚的了解。对前期已在相应学科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结题绩效评估优秀的项目负责人提出的“战略与管理研究类”项目申请,将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资助。

6. “学术交流类”科技活动项目中的在华举办的国际(地区)学术会议应为国际学术组织发起的有影响的系列会议,项目申请人应为组委会主要成员,申请书电子版附件材料须包括国际学术组织授权举办会议的证明材料和依托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正式批文(扫描件)。在华举办的基础研究短期人才培训活动,项目申请人应为组委会主要成员与主讲教师。

7. 项目申请书正文开头应写明申请的类型,即“战略与管理研究类”“学术交流类”中的某一类。

8. 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一般应当在活动开展前3个月提出申请。项目研究期限起止年月统一为2022年7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上述条件不满足或材料不完整,将不予受理。

(二) 申请书填写

1. 本专项项目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 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管理办法》《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和本通知的相关内容。不符合管理办法、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 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 (没有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3) 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项目”,亚类选择“科技活动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科技活动项目”,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以E开头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2. 申请书正文应与所申请的类型相对应。

(1) “战略与管理研究类”科技活动项目应包括:学科发展的现状、态势、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战略研究目标、内容、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预期成果等。

(2) “学术交流类”科技活动项目应包括:举办科技活动的背景和意义、组委会组成情况、活动的起止时间、参加范围、规模、潜在影响、重要报告或课程名称及其主讲人介绍、境外拟参会人员名单、预期成果等。

 3. 科技活动项目预期成果中必须包括与活动主题相关的调研报告/活动总结;若申请获得资助,调研报告/活动总结将是结题审查的重要材料。

(三)申请注意事项

1. 本期专项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材料集中接收时间为2022年4月6日—2022年4月8日16时,在集中接收时间之外提交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2. 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申请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有关证明材料、审批文件和其他特别说明要求提交的材料原件),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

3. 申请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相关规定。

4.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须在项目接收工作截止时间前(2022年4月8日16时)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依托单位须在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依托单位未在截止时间前完成审核,或者未在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提交项目清单的申请将不予受理。2022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全面实行无纸化申请,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项目获批准后,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严格保持一致。

三、咨询联系方式

1. 填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联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中心协助解决,联系电话:010-62317474。

2. “战略与管理研究类”与“学术交流类”项目申请有关问题可咨询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相关学科。

3. 其他问题可咨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联系电话:010-62326884;电子信箱:doeminfo@nsfc.gov.c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2022年3月4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2022年度第一期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申请指南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管理办法》,为加强学科发展战略顶层设计,促进数理领域学术交流,数学物理科学部现公开发布2022年度第一期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申请的通知。

一、定位、资助范围

本期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用于资助与数理领域发展相关的战略与管理研究、学术交流、科学传播、平台建设等活动,包括以下3种类型:

1. 有影响力系列国际会议:在华举办的国际/国内学术组织发起的有影响力的系列会议;

2. 全国一级和二级学科会议:在国内举办的一级或二级学科全国性学术会议(一级或二级学科界定参考基金申请一级代码)

3. 基金发展战略研究与学术交流:与基金发展相关的战略与管理研究,专题讲习班和研讨会等学术交流等活动。

二、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专项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正在博士后流动站或者工作站内从事研究工作、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申请专项项目。

(二)限项申请规定

1. 本专项项目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

2. 申请人同一年度一般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 本专项项目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需求牵引,注重交叉融合,鼓励聚焦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开展战略与管理研究和学术交流。一般受理2022年8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间举办的科技活动。

2.本期专项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申请接收时间为2022年4月8日—2022年4月15日。

3. 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指南和《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申请规定的相关内容,不符合指南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将不予受理。

4. 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项目”,亚类选择“科技活动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科技活动项目”,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领域选择A01—A30及下属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5.项目研究期限起止年月统一填写为2022年8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申请书正文开始部分必须标注科技活动的类型:(1)有影响力系列国际会议;(2)全国一级和二级学科会议;(3)基金发展战略研究与学术交流。

6.各类科技活动申请书撰写和附件要求:

(1)申请书撰写

“有影响力系列国际会议”“全国一级和二级学科会议”项目应包括:举办科技活动的背景和意义,组委会组成情况、活动的起止时间、参加范围、规模、潜在影响,重要报告名称及其主讲人介绍,预期成果等;

“基金发展战略研究与学术交流”项目应包括:学科发展的现状、态势、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战略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预期成果等。

(2)申请书附件

“有影响力系列国际会议”和“全国一级和二级学科会议”项目申请书材料须包括相关学术组织授权举办会议的证明材料或主管部门正式办会的审批文件。

7. 申请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具体要求,按照“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的基本原则,认真编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算表》。“有影响力系列国际会议”和“全国一级和二级学科会议”项目在预算说明书中除对项目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进行说明外,还应对会议整体预算及基本情况进行说明

8. 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申请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有关证明材料、审批文件和其他特别说明要求提交的纸质材料原件),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

9.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对申请人申报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应在项目申请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2022年4月16日16时)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同时在线提交项目申请清单。项目获批准后,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严格保持一致。

三、咨询联系方式

1. 填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联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中心协助解决,联系电话:010-62317474。

2. 其他问题可咨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陈国长、张攀峰;电话:010-62326910、6911;Email:mathphys@nsfc.gov.cn。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力学学报》2022年度全体编委工作会议成功召开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为更好地总结与分析《力学学报》在2021年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编委在办刊工作中的指导和支撑作用,科学规划学报未来的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各项工作,2022年度《力学学报》全体编委工作会议于2022年2月20日以现场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召开。主编陆夕云院士,副主编冯夏庭院士、周又和院士、姜宗林研究员、刘彬教授、徐鉴教授,《力学学报》全体编委、青年编委、力学学会办公室主任张自兵、副主任郭丽雅以及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报主编陆夕云院士主持。

陆夕云主编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出席本次会议,并向编委们在过去一年对学报付出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感谢编委们全程参与稿件的审理过程,全面参与期刊的宣传与推介,积极为学报组织和邀请优秀稿件。正是在全体编委的大力支持和积极贡献下,以及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下,学报取得了不少成绩:顺利完成从双月到单月的刊期变更;高质量地完成全年12期的出版工作;稿件质量和数量显著提升;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三期备受关注的《力学者说》学术论坛;获得了中科院和中国科协的期刊资助项目等。

《力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刘俊丽对2021年度工作进行了汇报,主要包括期刊的收发稿情况、编委会开展的工作、提升期刊的服务能力以及2022年的重点工作和组约稿计划等方面。主编陆夕云院士介绍 “郑哲敏先生逝世周年纪念专刊”的相关组织事宜与要求,副主编冯夏庭院士介绍了他所负责的 “双碳专刊”的相关组织事宜。

各位编委积极建言献策,为学报的办刊思路及目标、具体措施等提出了众多建设性意见。进一步提出要继续继承发扬《力学学报》首任主编钱学森先生所提出的办刊目标和宗旨,服务力学学科发展和力学人才成长;不断提升稿源质量,平衡各个力学领域文章;加强专题文章策划,不断拓宽专题领域;坚持办好《力学者说》系列学术论坛,做成力学学科学术论坛品牌栏目;重视培养青年学者,提升学报中坚力量。陆夕云主编对2022年学报组织“郑哲敏先生逝世周年纪念专刊”“双碳专刊”表示大力支持,希望集思广益、精心策划,提升专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并号召编委积极为学报的发展出谋划策,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张自兵主任表示,学会办公室将通过不断优化办刊队伍、提升期刊编辑能力、统筹推进期刊数字化建设、开展多渠道多元化宣传等措施,为《力学学报》在内的力学学会的各期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同时也将协同编辑部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逐一落实编委会的各项决议和商议成果。

陆夕云主编作会议总结时,对2021度学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对全体编委在2021年对学报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要求编辑部对编委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深入研究,将其转化为推动学报发展的重要抓手,真真实实落到实处。他指出,学报有着非常光荣的发展历史,要继续继承发扬钱老的办刊思想,始终如一地以“秉承技术科学理念,促进力学学科发展繁荣”为目标,不断打造一流力学期刊,服务广大力学工作者。学报办刊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全体编委的支持,以及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相信通过各位编委的共同努力,《力学学报》一定能够更加扎实稳定地成为力学创新思想的交流平台和发源地。

 

 

 

学术会议

2022年数据科学与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

“2022年数据科学与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许昌学院数理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联合承办、将于2022年4月8日至11日在河南洛阳举行。为使会议代表有更好的行程安排,现将会议注册、住宿及日程等事项安排如下:

一、会议时间

2022年4月8日,全天会议注册报到

2022年4月9日,全天大会报告

2022年4月10日,研讨交流

2022年4月11日,代表离会

二、会议地点

洛阳市牡丹城宾馆 (洛阳市涧西区南昌路2号

三、会议费用

正式参会代表收取会议注册费1500元/人;

学生参会代表收取会议注册费1200元/人;

四、会议住宿

会议期间所有代表统一安排入住洛阳市牡丹城宾馆,不需要代表自行预定,食宿费用自理。

五、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神经与随机动力学专业组、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中-德复杂性与统计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陕西省振动工程学会、河南省运筹学会

承办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许昌学院数理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会议主席:许勇

组委会主任:武新乾

组委会执行主任:申建伟

副主任: 余天虎、关利南、周树堂

委员:曹海松、关利南、李华、申建伟、武新乾、余天虎、周树堂、赵艳敏、张新景、张红、郑前前

六、联系方式

申建伟(15038351835,xcjwshen@gmail.com)

武新乾(15139929019,wuxinqian1001@163.com)

余天虎(18637973283,yuthjianyang@163.com) 

七、注意事项

(1)由于4月份是洛阳的旅游旺季,宾馆费用需要三月初根据洛阳市物价局确定的费用公布,为了确定人数以便于安排此次会议有关事宜,请参会人员完成以下回执,2022 年3月10日前通过E-mail: jwshen@vip.126.com 发到会务组,谢谢您的配合。

八、会议交通

1、从洛阳飞机场到牡丹城酒店路线:从洛阳飞机场出口步行150米坐1路或D1路公交车(往龙门高铁站方向)到王城广场站(15站)下车步行170米从地铁C出入口进站,乘坐1号线(红山方向)到牡丹广场站(4站)经地铁A出入口出站,向东步行580米抵达牡丹城宾馆;乘坐出租车约30元。

2、从洛阳龙门高铁站到牡丹城酒店路线:从洛阳龙门高铁站出口向左(西)侧步行290米从地铁出入口进站乘坐2号线(二乔路方向)到解放路下车在站内换乘1号线(红山方向)到到牡丹广场站(3站)经地铁A出入口出站,向东步行580米抵达牡丹城宾馆;或从洛阳龙门高铁站出口右(东)侧坐75路公交车到牡丹广场东站(26站)下往左(西)方向走140米马路对面即到;乘坐出租车约25-30元。

3、从洛阳火车站到牡丹城酒店路线:从洛阳站出口向右(西)侧步行670米从地铁出入口进站乘坐2号线(八里堂方向)到解放路下车(8站),在站内换乘1号线(红山方向)到到牡丹广场站(3站)经地铁A出入口出站,向东步行580米抵达牡丹城宾馆;或从洛阳火车站出口处右(西)侧公交车站坐11路公交车到景华路长春路口站(9站)下车,往右(南)走100米到景华路与延安路向右(西)方向500米马路对面即到;乘坐出租车约18元。

参会回执

 

 

 

增材制造合金材料疲劳与断裂行为研讨会(2022)第一轮通知

“增材制造合金材料疲劳与断裂行为研讨会(2022)”定于2022年6月17-19日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旨在交流增材制造合金材料疲劳与断裂行为的最新研究成果,将有若干专家围绕会议主题作大会特邀报告,有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分享最新研究进展,诚邀此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与会。相关事宜如下:

一、会议信息

会议主席:洪友士、钱桂安、任学冲

会议主办及承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

会议地点:北京西郊宾馆(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8号)

会议时间:2022年6月17-19日(17日报到,18-19日开会)

二、会议议题

增材制造合金材料超高周疲劳与断裂的机理及尺寸效应;

增材制造合金材料多尺度微结构特征;

介质环境下增材制造合金材料疲劳损伤问题;

增材制造工艺参数及后处理工艺对疲劳与断裂性能的影响;

增材制造合金材料疲劳与断裂的多尺度破坏理论及计算仿真;

机器学习在增材制造合金材料疲劳与断裂研究中的应用;

其它相关问题。

三、特邀报告人

涂善东:华东理工大学,院士

王清远:四川大学/成都大学,教授

张哲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张广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陈旭:天津大学,教授

袁荒:清华大学,教授

王习术:清华大学,教授

鲍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吴圣川: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马玉娥: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四、会议征文

凡与大会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工程经验、技术设想及建议等均可以摘要形式投稿。论文摘要请发至会议邮箱amff2022@163.com,摘要字数请限制在500字以内。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22年4月30日。欢迎全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校师生踊跃投稿。

五、参会注册

(一)注册费用

正式代表1200元/人,学生600元/人。

5月15日前,正式代表1000元/人,学生500元/人。

六、住宿安排

酒店名称:北京西郊宾馆(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8号)或自行安排

房间类型价格:无论标准间和大床房,540元/间-单早餐,600元/间-双早餐。

七、论文投稿及会议展览联系人

李江华:15831206755,lijianghua@imech.ac.cn, amff2022@163.com

参会回执

防疫要求:为了保障参会代表和与会嘉宾的身体健康和会议效果,会议组织方将严格按照北京市相关防疫要求举办本次会议。

 

 

 

招生招聘

Postdoctoral posi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A postdoc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is available in the Aerospace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The project will focus on developing a systematic integration between experiment, crystal plasticity,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or peridynamic implementation of crystal plasticity to find an optimized microstructure for a given lattice structure topology to improve mechanical property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

Prior experience with crystal plasticity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is required. The position will be for a duration of one year,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renewal.

Please contact Prof. Hazeli directly at hazeli@arizona.edu with the subject line “Open postdoc Position_FirstName_LastName” and CV (and any other pertinent materials) attached. Successful candidates will work with professors Kavan Hazeli, Jason Mayeur, and Erdogan Madenci.

 

 

 

Two fully funded Ph.D. positions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 Fall 2022

#phdposition

#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machinelearning;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There are two open Ph.D. positions fully funded in the Multiscale Modeling of Materials and Machine Learning (M4L) Laboratory at Villanova University. The positions start as early as Fall 2022. The successful applicants will work with Dr. David Cereceda o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opics that involve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Multiscale Modeling of Materials and Machine Learning.

Qualifications - Position 1: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of structural materials

Bachelor or Master’s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hysics, or related disciplines.

Strong background in solid-state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computations

Solid background in machine learning and deep learning.

Willingness and motivation to work in a highly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Prior experience in mechanics, materials science, numerical modeling with FEM and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is desirable but not required

Qualifications - Position 2: Physics-informed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of bio-inspired materials

Bachelor or Master’s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hysics, or related disciplines.

Strong background in machine learning and deep learning.

Strong background in Solid and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Willingness and motivation to work in a highly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Prior experience in mechanics, materials science, numerical modeling with FEM and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is desirable but not required

How to apply

Interested candidates are invited to email Dr. David Cereceda (david.cereceda@villanova.edu) with their latest CV, a statement describing their research experience and interests, B.S. and M.S. transcripts, English test scores (foreign applicants) and the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3 references, all as email attachments in PDF format. This and any other specific inquiries should be addressed with “#Name: Ph.D. applicant-Fall-2022” in the subject line. Interested candidates are encouraged to submit these materials to Dr. David Cereceda before submitting the online PhD application at Villanova University.

Deadline: Open until filled.

About Villanova University

Since 1842, Villanova University’s intellectual tradition has been the cornerstone of an academic community in which students learn to think critically, act compassionately and succeed while serving others. There are more than 10,000 undergraduate, graduate and law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s six colleges—th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the Villanova School of Business, the College of Engineering, the College of Nursing, the College of Professional Studies and the Villanova University Charles Widger School of Law. Ranked among the nation’s top universities, U.S. News & World Report ranks Villanova as tied for the 46th best National University in the U.S. for 2021, Villanova supports its students’ intellectual growth and prepares them to become ethical leaders who create positive change everywhere life takes them. For more, visit www.villanova.edu.

About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Dr. David Cereceda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Villanova University. Before joining Villanova, Dr. David Cereceda w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with Prof. Lori Graham-Brady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within the Hopkins Extreme Materials Institute. His research at Hopkins was aimed at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 fragmentation of brittle materials under extreme loading conditions. Dr. David Cereceda received his Ph.D. in Nuclear Engineering from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adrid in 2015,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f. Jaime Marian and Prof. José Manuel Perlado. His Ph.D. research, performed at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with Prof. Jaime Marian, was focused on the multiscale modeling of body-centered cubic metals like tungsten from atomistic to engineering scales. His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facilitating the discovery,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next-generation structural and bio-inspired materials by creating and validating computational models that leverage physically-based and data-driven techniques.

Research website: https://www.m4l-lab.com

 

 

 

学术期刊

《工程力学》

 2022 39  3

 

本征自感知混凝土及其智能结构

丁思齐, 韩宝国, 欧进萍

基于拒绝抽样算法的结构体系可靠度更新

马君明, 李惠, 兰成明, 刘彩平

一种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模态条件均值目标谱方法研究

高嘉伟, 杜轲

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性能演化分析与思考

朱旻, 陈湘生, 王雪涛

地震作用下水-结构-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赵密, 苏成坤, 王丕光, 王晓静, 何卫平

 

 

 

网络精华

如何培养造就高水平科技人才?

(摘自中国科学报)

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去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人才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了人才发展方向:“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那么,如何解决人才培养与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培养高水平人才,实现人才发展目标?全国两会期间,围绕着“人才”话题,代表委员和相关专家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与建议。

谁是“人才”?

当前,在谈及高水平科技人才时,常会出现“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等名词。那么,什么样的科学家属于“战略科学家”?什么样的人才属于“领军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认为,“战略科学家”就是深厚的科学素养,格局宏大,视野前瞻,能够把握学科发展态势,同时又有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的科学家。

作为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项目首席科学家,他举例说:“就依托大科学装置的基础研究来说,在项目的提出、筹备、立项阶段,战略科学家能够根据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科学意义大,有前瞻性且具有实施可行性的项目,在项目建设和运行阶段,他们具备组织能力、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能力,在科研经费申请和管理、科研人才配置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拥有领衔‘科技大兵团’的领导力。”

张新民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缺乏重大原创成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战略科学家的短缺。

“中国天眼”的提出者南仁东先生和“慧眼”卫星的提出者李惕碚先生都是张新民心中最典型的战略科学家。

“大型科学装置基础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周期长、耗资大、社会关注度高。一般来说,大型科学装置项目的整个研究过程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天眼’和‘慧眼’卫星从提出到建成都经历了20多年,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战略科学家都起到了关键决定性的作用。”张新民说。

作为来自科技型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认为,“科技领军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在企业,领军人才不仅要懂研发,还要懂应用,懂产业化,兼具企业家与科学家的能力。只有这种领军人才有可能带领科技型企业走得更远。”郑月明说。

人才工作难在哪?

当前,国家在反复强调人才对于发展的重要意义时,也直面了人才工作中面临的诸多难题。

对于科研院所和高校来说,人才的培养与评价是人才工作的主要难题。

作为大科学装置的首席科学家,张新民认为,目前我国大科学装置项目经费的管理在发挥大科学装置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大科学装置建设经费与普通基建类似,不能用于支持研究生培养和博士后研究。另一方面,一些单位要求研究生毕业时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这对于从事长周期的大科学装置研究的研究生来说,困难极大。”张新民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黄维也指出,原有的评价制度不再完全适应于当代经济与科技进步,也不能够满足高速发展的新需求,甚至为科研人员带来了巨大的科研压力和心理压力,让不少科研工作者在做研究的同时受经济、职称、晋升等方面问题的困扰。

而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工作的难题主要在于引人、留人和用人。“尤其是科技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吸引人才就比较难,把人才吸引来了以后,还面临着如何留住和用好人才的问题。”郑月明说。

如何培养一流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非一朝一夕之事。

张新民认为,要解决人才培养,特别是战略科学家的培养问题,就要为青年人创造机会,培养、支持能提出重大科学问题的战略科学家。

同时,国家要珍惜和用好现有的战略科学家。“要加大力度支持战略科学家的工作,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加大引进、培养战略科学家的同时,要充分使用好目前的这类人才,实行揭榜挂帅制度,适当延迟战略科学家的退休年龄。”张新民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在全国两会的大会发言中也呼吁,要给更多青年人才配置优质科技资源。

“科研人员要更好地施展才华,离不开科技项目的支持,但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往往资历浅、 前期成果积累少,争取项目和经费往往力不从心,即使申请到了项目和经费,一大堆与科研无关的事务又耗费了他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要提高对青年人才资助的稳定性和强度,扩大项目覆盖面,让更多年轻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投身科研事业。”钱锋说。

同时,他还呼吁,让更多青年人才享有待遇激励。“住房安家、子女就学、父母养老等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交织,许多青年科研人员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也牵扯他们大量精力,应进一步改革完善待遇保障政策,让青年科学家潜心探索、扎根学术。同时,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精神激励,厚植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土壤,营造尊重创新、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不断开创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钱锋说。

在企业培养人才方面,郑月明认为,关键是要建立好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要让人才在企业中获得归属感和成就感,一是要在待遇上给出有吸引力的薪酬;二是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抱负的平台;三是对于创新中出现的错误或失败,要有一定的包容度;四是要有好的激励机制,在研发成果形成工业化产品后,给予人才相应的股权等激励;五是为人才创造交流和不断学习进步的机会;六是重视领军人才的培养,通过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分阶段、个性化地培养优秀人才,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郑月明说。

 

 

 

李家洋院士:只认第一作者,还怎么鼓励合作?

(摘自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国内科研界对研究成果有“三认三不认”的现象:所谓三认,即只认第一作者、只认第一作者单位、只认通讯作者;所谓三不认,即不认非第一作者、不认非第一作者单位、不认非通讯作者。

无论科研人员评职称、算业绩,还是研究生报奖、毕业,上述标准都普遍存在。

“严格起来,有时候连共同一作都不算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这种评价体系,怎么鼓励协同合作?”

在李家洋看来,今天的科研活动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拿我自己的工作来说,我对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比较了解。但是讲到病虫害、植物保护等,我就不太懂了。更不用说土壤环境、动物、微生物等等。除了学科上的交流,科研人员往往还需要在关键技术方法与材料设备等方面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只要是合作,就会涉及不同课题组,甚至不同地区的不同单位。在这种时候,“三认三不认”的弊端就显现了。

这种“规则”常常会给合作带来尴尬,甚至引发矛盾和纠纷。

有些科学家变得不愿合作,或不敢轻易合作,因为如果不能列入第一完成单位,自己的工作就不被认可、不被支持;有些研究者怕麻烦,索性多招些研究生,靠自己团队单打独斗——严重影响了合作的范围和质量,拖慢了科技创新的进程。

早在几年前,李家洋就呼吁过改革这一现状,但是阻力较大。一些管理者担心,一旦放开评价标准,会有人“挂名搭车”、浑水摸鱼。

“我相信严肃的科学家不会这么做。”李家洋说,“而且,过于计较这点利益分配,只会因噎废食,得不偿失。”

李家洋希望,科技评价体系能充分体现对每一个科研参与者的尊重和认可,鼓励人们心无旁骛地展开合作,在协同中走向共赢。

“当你尊重、认可合作者,并真诚地让他们从中有所收获时,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才会更加精心地对待这份工作,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出更重要更有影响的大成果,更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李家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