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7卷,第4期

发布时间:2022-02-25 访问量:2299

新闻报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22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一、项目定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资助模式

1. 资助强度:100-300万元。

2. 资助期限:3年。

三、依托单位

已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的依托单位访问系统并填写相应信息后,可以直接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尚未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的单位应当在系统中先提出登记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可以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系统将于2022年2月15日以后开放。

四、申请人条件

1.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2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2022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1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 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五、申报说明

(一)申请人注意事项

1.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依托单位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于2022年2月15日以后登录信息系统,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 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书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的要求用简体中文或英文在线填写申请书,并上传附件等材料。

3.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实行无纸化申请方式,申请人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公正性承诺书等材料至依托单位,由依托单位审核后在线提交自然科学基金委。

(二)依托单位注意事项

1. 依托单位应认真组织申请工作,并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合规性。

2. 依托单位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2022年4月15日)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

3. 依托单位提交电子申请书时,应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签署承诺后提交至自然科学基金委。

六、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86-10-62329133  62325562  62328623

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信息中心):+86-10-62327021

七、相关链接

1. 单位访问系统链接

访问https://isisn.nsfc.gov.cn/,点击“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依托单位系统”。

2. 项目申请信息系统链接

https://isisn.nsfc.gov.cn/

 

 

 

 

中国力学学会关于征集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的通知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组、团体会员单位、全体理事:

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前瞻研判,引领原创性科研攻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按照《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征集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的通知(科协办函创字[2022]19号)》有关要求,中国力学学会即日起开展力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征集工作。

一、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2年4月1日止。

二、征集内容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征集对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加强有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问题征集,尤其是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等问题,重点关注前沿交叉融合领域的相关问题难题。

三、征集方式

面向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组、团体会员单位及全体理事组织征集,每个单位或理事可推荐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产业技术问题各1个。

四、工作要求

把握问题难题界定,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聚焦“点”上的问题,原则上应细化问题颗粒度至少到三级学科以下;对于既需要科学原理创新也需要工程技术应用创新的问题难题,可考虑进一步细化问题;对于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难题,视情况考虑明确应用领域和场景。

五、其它事项

(一)2022年4月1日前,各单位或理事将所推荐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电子版(附件1和附件2)发送至邮箱office@cstam.org.cn

(二)中国力学学会将组织专家对推荐的问题和难题进行遴选评议,遴选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产业技术问题各3-5个,上报至中国科协。

(三)中国科协将组建领域专家组和终选专家委员会,通过科技工作者初选、领域专家复选、专家委员会终选3个环节,对推荐问题进行遴选评议,遴选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

(四)通过终评遴选的30个问题难题将面向社会发布。通过终评遴选的30个问题难题正文及科普文章将分别结集出版。围绕征集遴选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召开系列高层次研讨会,形成建议报告呈送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

 

联 系 人:陈桂

联系电话:010-82543902,13671057135

 

附件1: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撰写格式模板

附件2: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推荐表

附件3:2018-2021年重大问题难题清单

 

中国力学学会

2022年2月17日

 

 

 

 

学术会议

首届力学交叉前沿研究论坛(第一轮通知)

一、会议简介

经中国力学学会批准,“首届力学交叉前沿研究论坛”拟定于2022年4月15日-1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为我国力学交叉前沿研究提供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力学与其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在此,热忱欢迎全国从事力学交叉前沿相关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到会,并鼓励广大研究生踊跃参加,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共同研讨相关领域的发展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

     江苏省力学学会

承办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会议主席:杨卫,浙江大学

     郭万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二、会议主题

本次会议围绕力学交叉前沿,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专题:

专题一:宏微观力学前沿进展

专题二:流固交叉新前沿及应用

专题三:刚柔结合及其前沿科学

专题四:第五届低维材料力学青年研讨会

 

三、会议时间、地点

2022年4月15-17日(15日报到)、南京钟山宾馆(江苏省会议中心)

 

四、重要时间节点

2022年3月15日前:会议早期注册

2022年3月31日前:摘要提交截止

2022年4月15日前:会议注册

2022年4月15-17日:会议召开(15日报到)

 

五、摘要投稿

本次会议仅接受摘要投稿(不接受全文)。请登录会议网站,下载摘要模板,按要求撰写并提交摘要。有关注册、缴费、摘要投稿、酒店预订(稍后开放)等事宜,请登录会议网站: https://www.bagevent.com/event/8040651 。

 

六、注册费

2022年3月15日前缴费,正式代表2300元/人,学生代表1800元/人;

2022年3月15日后缴费,正式代表2600元/人,学生代表2100元/人;

注:注册费由江苏省力学学会代收,并开具会议费发票。

 

七、会议联系人

仇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qiuhu@nuaa.edu.cn,13770984024

宋家斌(缴费、发票),江苏省力学学会,jslxxh@163.com,13770662148

 

中国力学学会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科学部

江苏省力学学会

2022年2月18日

 

 

 

 

中国力学大会-2021+1参会通知

尊敬的参会代表:

受疫情影响,“中国力学大会-2021”两度延期,给您带来了诸多不便,我们深表意,并对您对大会的支持表示感谢。经大会组委会研究决定,“中国力学大会-2021”将于2022年4月29日至5月2日在四川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大会衷心期盼您能参会!

更多详情请参见大会网址:https://cctam2021.cstam.org.cn

 

 

 

第六届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国际会议(ICDVC2022)

会议通知(第一轮)

ICDVC-2022,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ynamics Vibration and Control, hosted by the Chinese Society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an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organized b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will be held on October 21-24, 2022 in Shanghai, China

 

Click here for more details

 

 

 

IUTAM研讨会:固体微结构的多尺度构筑——力学与制造专题

研讨会(MAMS-MM)会议通知

Dear colleagues,

Hereby we cordially invite you to participate in the IUTAM symposium on Multiscale architecting of microstructures of solids: mechanics and manufacture (MAMS-MM). This symposium will be held at the Institute of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Beijing, China, from Sunday to Tuesday, June 26 to 28, 2022. The aim of MAMS-MM 2022 is to foster discussions on how to tailor the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solids via multiscale architected design and the corresponding manufacturing strategies to realize advanced structures with desired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ality. Both online and offline presentations are welcome to accommodate the potential travelling difficulty of international speakers du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MAMS-MM represents an area that becomes a major research field for the communities of mechanics, materials and applied physics. The MAMS-MM forum covers researches not only on designing structural materials with unprecedent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but also on efficient ways to realize such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There are many fundamental issues that need to be examined through experiment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omputer modelling. This symposium will act as a forum to bring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ers together to exchange ideas, discuss key issues, and promote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or commercial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s.

We warmly welcome and encourage scholars, engineers and students engaged in MAMS-MM to share their cutting-edge research advances at the symposium. Please access https://iutam2022-mams-mm.casconf.cn/register to sign up for an online account to submit your abstract (Opens from June 1, 2021). Submissions of abstracts of presentations and posters (a three-minute oral presentation with no more than 5 slides plus a poster) are welcome. Abstract submission is due on March 31, 2022, and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for an oral presentation or poster will be sent out before April 10, 2022. More details about distinguished speakers are available online (https://iutam2022-mams-mm.casconf.cn/)

We eagerly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t the MAMS-MM 2022 in Beijing!

 

Click here for more details

 

 

 

 

招生招聘

Postdoc Opening in Architectured materials / Granular mechanics

We have a new opening for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starting immediately in the Laboratory for Advanced Materials and Bioinspir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Our research group explores new material architectures that expand the properties and functionalities of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We currently have research projects that explore the mechanics of assembly,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architectured materials based on solid building blocks and grains.

The successful applicant will carry out research in these areas using micromechanics, fracture mechanics, finite elements modeling, discrete element modeling, design optimization, 3D printing and mechanical testing. They will also mentor and supervise students at all levels,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and contribute to the preparation of competitive grant proposals. 

Required background: Mechanics of materials, Experimental mechanics and/or Computational solid mechanics.

Preferred but not required: Background in materials science, fracture mechanics, composites materials, soil mechanics, granular physics.

For consideration send full CV and sample of two publications to mailto:francois.barthelat@colorado.edu

Website: https://www.colorado.edu/lab/barthelat/

 

 

 

Research Fellow position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Job Purpose: To make a leading research contribution to an industry-sponsored project on state-of-the-art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s to simulate needle penetration into skin working with the PI, A/Prof. Georges Limbert. You will join the national Centre for Advanced Tribology at Southampton (nCATS). In addition, you will work closely with the sponsor and contribute to the planning, writing and submission of reports and research publications.

 Full Time Fixed Term for 18 months

Salary:   £31,406 to £38,587 per annum

Closing Date: Monday 7 March 2022

Reference: 1700122DA

 How to apply?

 https://jobs.soton.ac.uk/Vacancy.aspx?ref=1700122DA

Qualifications To be successful you will have a PhD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Computational Physics or any other disciplines relevant to the project or equivalent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and experience.  In addition, it is essential that you have a good command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poken and written); proven ability to deliver quality outputs in a timely and efficient manner.

 Essential knowledge and skills

1/ A good command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poken and written)

2/ Solid knowledge of the theory of nonlinear elasticity/inelast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various engineering problems.

3/ Solid knowledge of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s (theory, numerical implementation, analysis).

4/ Proven ability to deliver quality outputs in a timely and efficient manner.

 Desirable knowledge and skills

1/ Working knowledge of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in Abaqus.

2/ Working knowledge of arbitrary Eulerian-Lagrangian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s available in Abaqus.

3/ Working knowledge of arbitrary cohesive zone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s available in Abaqus.

4/ Python scripting/programming

5/ Peridynamics theories / Numerical implementation of finite element-based peridynamics

5/ Working knowledge of Mathematica, AceGen, AceFEM

 

 

 

学术期刊

《计算力学学报》

 2022年第1

 

基于生物地理-海鸥群优化的高维结构可靠性分析

钟昌廷,李刚

纤维再生混凝土单向板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及可靠度计算

符勇强,方圣恩,林志平

大规模多点基础激励随机振动并行计算研究

宁民亮,范宣华,王柯颖,陈璞

联合极限状态下基于最大熵可靠度的易损性分析

何乡,吴子燕,贾大卫

地震作用下水库坝体与水体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许栋,梁心雅,许航维,李健增,及春宁

 

 

 

网络精华

淡化“双一流”身份必要性的最好解释——

名单可由政府公布,成效唯成果方能证明

(摘自中国科学报)

2月14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

入围“名单”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比选为手段,并依据首轮监测数据和成效评价最终确定。教育部表示,今后要“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明确指出,要淡化身份色彩,强特色、创一流。

虽然坊间对淡化“双一流”身份色彩的内涵理解不一,但笔者认为,淡化官方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建设高校的入围身份,为全体高校提供争创一流的建设环境,实乃明智之举。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部署,开展“双一流”建设是学界同仁和全社会的民心所向。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强调淡化身份色彩,这项决策既充分尊重了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规律,又全面考虑到了国家重点建设的现实背景。

“入围”是鞭策,而非“大功告成”

在笔者看来,“双一流”建设“淡化身份”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官方评审得出的入围名单终究有其相对性。任何教育评估结果不可能绝对科学。以建设学科数量排在前四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数学来说,明眼人很清楚这是ESI指标数据在发挥作用;此外,本轮新增学科的共同特点是拥有大平台、大项目、大奖项、顶尖人才等数据,而这类奖项指标本身就是国家设置并评选产生的。

由此,入围“双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奖项标准的互相印证。客观上这些指标严重偏向综合型、研究型高校,这样对技术型、应用型高校不公平。而且,入围学科中也有一些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价中仅得到B档、C档的名次。所以,“双一流”建设身份不能和学科高水平画等号。

其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各校的办学权利。不管承认与否,每所高校都有其独特性,怎样办校也是学校自身的办学自主权之一。恐怕没有一所高校会说自己要办成一所二流甚至三流的大学。

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把学校的具体发展目标制定权和定位权适度下放给高校,让学校最大限度地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这是国家“放管服”治理高校的目的。事实上,目前国内不少高校的办学成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数一数二了。

仅以位于上海地区的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高校来说,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屡次在各种国际比赛中获得最高奖项。除此之外,我国交通、冶金、地质、矿业、石油、电力等诸多行业的特色高校,长期以来也为各个行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并解决了许多行业领域内的高精尖科技难题。因此,它们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中也是顺理成章的。

最后,入围官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仅仅是一个起点。入围“名单”,说明相关学校的学科实力或者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因此,各高校可以把“入围”理解为一种对于学校的鼓励和鞭策,但绝不意味着已经“大功告成”。

说到底,能否进入“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在大多数时候还是国内各个高校和学科之间相互比较的结果,与“对标”世界一流高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必须指出的是,国内现有的教育绩效指标,依然存在一定的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而且,“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遴选指标中,“人才培养”的占比明显偏低。因此,也可以说,入围“双一流”名单本质上就是高校对国家的一份承诺,以及一份必须苦练内功、拿出成效的责任和使命。而淡化身份就是为了防止因“入围”而起的荣誉固化和利益固化。

“淡化”是职责,尚需多方调整

“淡化身份”是中国“双一流”建设卓有成效的必要条件。但要真正做到“淡化身份”,管理部门仍肩负着重要的职责。

一是要松开“身份”与国家投入的紧密关系。“身份”之所以吃香,首要因素就在于可以借此获得国家资金的投入。然而,在国家已经对一批重点建设高校投入了较多资金的前提下,目前“名校”最缺的并不是资金,而是科学的评价与管理体制机制,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等。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要强调这类高校扩大经费来源渠道、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摆脱过多依赖政府拨款的发展模式,毕竟“一流大学”并不是通过金钱堆积起来的。

《意见》明确要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强调要依据国家需求,分类支持“双一流”高校的建设。为此,第二轮建设要适当匀出更多的国家经费,并将其投入到那些技术型、应用型等类别的院校中,这是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率和促进高校办出特色的急需之举。

二是营造出“凭成果论英雄”的公平竞争环境。《意见》指出,“双一流”建设中仍然存在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等问题,现实也的确如此。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引入竞争机制是根本。

行政主导的“入围”资格评定,多少都会带有依赖量化指标的成分,弄不好就容易产生“为指标而指标”的目标异化问题。所以说,“双一流”建设名单可以由政府发布,但“双一流”建设的成效唯有成果才能证明,也许这就是“淡化身份”必要性的最好解释。总之,要创设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无“双一流”身份的高校向有“身份”的高校发起挑战。相信同行之间的良性比拼一定可以促进有质量、经得起考验的建设成果脱颖而出。

三是形成从“官评”到“民评”的评价机制。早前,国内某些高校曾宣布已经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对此,社会各界众说纷纭。国外公认的高水平大学很少会在正式场合声称自己是“世界一流大学”,但会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以此来提升士气、保持先进。

“一流”终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谓的“一流”称呼,说到底只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是社会公众对一所高校的总体印象,是一所大学在民众心目中的信誉所在。所以,今天国家建设“双一流”,其重大意义就在于不唯排名、不唯数量指标,破除身份固化、利益固化的顽疾,打造“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学术生态环境,促使高校把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要求,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贡献优异成果,不断超越、永无止境,办出人民心目中最优秀的高等教育。

 

 

 

让博士后成为科研主力军

(摘自中国科学报)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的博士后研究者人数翻了3倍。

涨薪、奖励、打通晋升“天花板”……这个国立研究机构为吸引博士后到站工作打出一套“组合拳”。

“博士后是一线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技创新工作的主力军。”微生物所所长钱韦对《中国科学报》说,这样做有助于研究所建设青年人才队伍的“蓄水池”,培养下一代的学术带头人。

打造人才“强磁场”

在博士后制度改革前,微生物所做了一次统计:研究所有85个课题组,但只有三四十名博士后,且分配极不均衡。有些课题组多达七八名,也有很多课题组没有博士后。

“这个现象也是有原因的,说明之前大家没有高度重视这件事情。”钱韦说。

当前,以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主体开展科学研究是我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不过,这种科研团队组织方式并非一个理想模式。多位科学家曾向《中国科学报》表示,它可能因任务过重导致学生压力增大而衍生出师生关系矛盾;也容易因研究生尚未充分完成科研训练而出现出成果慢、研究成果不可重复等科研问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底子薄、基础弱,这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1983年才诞生首批18名博士生,1985年开始实行博士后制度。

但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人才结构已今非昔比。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统计,当前我国博士生招生规模已逾10万人,2019年招生人数为10.52万人。另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已设立7000多个博士后站。

这为我国科研活动组织模式的转变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科院院长侯建国曾强调“加强博士后储备队伍建设”。为加快实现国家创新人才高地建设目标,2019年11月,中科院在现有人才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推出“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其目的旨在吸引优秀博士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扩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后备队伍。

这也是微生物所的努力目标。该所在中科院相关布局的基础上对博士后制度进行了大幅改革,以打造吸引博士后人才的“强磁场”。

2020年以来,微生物所博士后工资大幅提升。博士后基础年薪提高至22万元起,按照绩效,上不封顶。而改革前,该所博士后按照2015年我国博士后研究人员薪资标准,每人每年为8万元左右。

为鼓励优秀人才聚焦主业多出成果,该所特别设立了优秀博士后奖励计划——微苗计划,表彰当年度做出突出成绩的全职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据了解,该计划分为三个奖励等级,分别奖励5万、3万和1万元,自2021年12月首次开展以来,已有17人入选,获得由该所所长创新改革基金增发的特别绩效奖励。

“博士生拿到学位已经30岁左右,很多人要支持自我职业发展,还要养家糊口,工资过低容易消磨科研热情。”钱韦说。

不止如此,该所还在博士后管理方面做了大幅调整。

一直以来,博士后的身份定位在我国都处于一个模糊地带。钱韦回忆,上世纪90年代末自己做博士后期间的经历,那时由于这一岗位处于灰色地带,既不是学生也不是职工,没有个人保险,更谈不上福利。

此次改革中,微生物所将博士后从原来的学生处划归到人事处,参照正式职工进行管理。博士后一入站即被聘用为助理研究员二级岗位,发放五险一金。从而方便在出站之后,更好地与用人单位对接。

更重要的是,该所还按照中科院的相关政策为博士后打开了职业“天花板”。只要符合岗位聘用条件,在站期间就能申报副高级专业岗位。特别优秀的人员还会推荐参加中科院高层次人才计划和微生物所青年研究组长岗位选拔,成为青年学术带头人。据悉,2021年该所首次进行的在站全职博士后申报副高职称和级别内升级中,已有10人晋升为助理研究员一级岗位。

此外,微生物所还建立了博士和博士后招收联动机制,基于设立在该所的生物学和基础医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鼓励研究所优秀博士毕业生入站转换方向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做更有分量的研究。为促进产学研合作交流,该所还与国内10家企业、高校签定联合培养合作协议,加快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我们这些措施‘砸’下去,目的就是让研究所的博士后有更好的工作环境。”钱韦说,“中科院的软实力也是稀缺资源。这里的科研平台和氛围就像‘烧红了炉膛的炉子’,一定能够吸引有志于科研的优秀人才。”

进来都能“拔一截”

现在,微生物所人才制度改革带来的“磁场”效应已经凸显。

该所博士后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1年底该所全职博士后已有90多人,加上联合培养博士后已有110多人,一年出头的时间里人数翻了3倍。

这支青年人才队伍取得了一批亮眼的科研、专利成果。从2020年初至2021年底,该所有60余名博士后分别获得不同类型的科研基金和项目资助,入选资助总人数创历史新高。这些资助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或青年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等。此次记者采访的多位博士后都获得了不止一项基金或项目资助。

今年刚进站一年出头的柴琪瑶是微生物所一名硕博连读的博士后,这个笑起来眼睛就会眯成一条线的“90后”青年看起来仍有些腼腆。不过,科研中的他却十分有冲劲儿。

去年,他和同事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宿主免疫防御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结核病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及新型诊断标识物。现在,他正负责四个科研基金项目近150万元的科研经费。

“这次博士后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是打开了职业晋升的渠道,中科院和研究所层面都设立了系统化的考核奖励制度,博士后只要做出成绩就会受到认可。”柴琪瑶期望今后能够做出真正帮助临床结核病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成果。

对于龚路遥来说,过去两年的时光也是收获满满。去年她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和同事找到了保护微生物基因组编辑系统的“暗物质”,这项发表于《科学》的研究有助于从更高维度上认识微生物的免疫策略。

最近,她第一期博士后刚刚到站,打算“再做一期”。“综合来看,性价比非常高。”她笑着对记者说,“待遇提高了,生活上没有太多顾虑。这里各方面对于博士后好的政策都有利于踏实做科研。”

龚路遥表示,从学生到职工的身份转变,意味着更大的独立空间和主观能动性。尽管所里对博士后的工作没有硬性要求,压力不太大,但合作导师和她本人都有更高的期待。现在,她已经拿到了三个博士后项目资助,希望通过挖掘微生物中潜在的编辑元件开发新型基因组编辑工具。

像柴琪瑶、龚路遥一样,胡鹏杰也是微生物所一名硕博连读的“土著”。选择留下来,他希望继续完成博士生期间的重要研究,同时得到理想的科研训练。

去年,胡鹏杰参与了一种潜在新型抗感染药物——膳食补充剂葡萄糖胺抗菌机制的研究,该研究为其他病原真菌抗感染策略的研发提供新的视角。现在的他也拿到了多项国家基金支持。未来,他希望深耕人类病原真菌这一每年会导致全球超过200万人死亡的领域,以基础研究为依托开发新的诊疗策略,期望最终在临床上实现治病救人。

“博士后是向职业科学家过渡的重要阶段,需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比如项目申请、课题设计和实施、合作交流、论文写作等。对于以后想做PI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来说,也要逐渐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学习如何去建立和管理一个实验室。”胡鹏杰说。两年的科研训练也让他的综合科研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微生物所的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领域可以说已经处于世界领跑阶段,至少是并跑。”2021年3月刚入站的博士后刘科芳说,在这里有一流科学家的指导,可以参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也可以担任‘小负责人’带领小团队完成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参加和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在各个方面得到锻炼。

入站短短一年内,刘科芳也已经获得三个国家博士后项目的支持,入选中国科协“第七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他参与了新冠相关冠状病毒的跨种识别与分子机制研究,评估了新冠病毒、蝙蝠冠状病毒RaTG13与26个物种的跨种识别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细胞》等学术期刊发表,并入选了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_

“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各个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微生物所的环境下,我们希望不管是谁,进来都能够‘拔一截’。”钱韦说。

合理模式助力更强科研

“要增强科研产出,科研力量组成模式必须是合理的。通过这样的制度改革,也为研究所未来人才梯队的布局提供了重要保障。”微生物所研究员、真菌学国家重点室副主任王琳淇对《中国科学报》说。

他表示,在发达国家,研究团队中博士后的数量往往多于研究生,科研的主力军是博士后。而对于研究生,课题组长的职能更多是培养。

目前王琳淇课题组的博士后仅有“一棵独苗”。随着博士后制度的改革,组内组外多位优秀博士生向他表达了做博士后的愿望。“他们能力都很强,每个人都能带领一个研究方向,有的可以负责开疆拓土,有的则可以做精细深入的研究。他们在博士后期间也有很强的职业诉求和自我驱动能力,相信他们能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做大做强。”他说。

据了解,此次微生物所博士后制度改革中研究所投入近千万元,随着博士后待遇的大幅提高,尽管通过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政策获得了稳定的经费支持,但研究组的人才成本也相应增加。这意味着课题组对博士后的选择会更加严格。

“仅仅为了延期做成一个课题而随意选择一名博士生不太合适;他应该能够使课题组增加未来的科研竞争力,比如有能力拿到竞争性基金资助,或是做出重大的成果。”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翠华说。

在她看来,如果一名博士在经历了较长期的严格训练后,还继续决定做博士后,就是选定将科研作为事业,进行长期的规划。这样对科研工作和合作导师对他们的培养也更加有利。

对此钱韦也表示,职业“天花板”打开了,但绝不放低要求。“未来,我们希望初中级科研系列采取流动的方式,干得好的才能留下来。微生物所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必须挑选最优秀的年轻人,承担最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