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7卷,第6期

发布时间:2022-03-25 访问量:3523

新闻报道

关于填报2021年度集中审批项目计划书的通知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22年度项目指南(第二批)”,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及申请须知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2年3月15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2022年度项目指南(第二批)申请须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围绕产业发展中的紧迫需求,聚焦关键技术领域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促进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的融合,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2年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围绕先进制造领域开展基础研究。

一、申报要求

(一)申请人条件。

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执行《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限项申请规定的相关要求。

二、申请注意事项

申请人和依托单位应当认真阅读并执行本项目指南、《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和《关于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中相关要求。

1.本联合基金采取无纸化申请。项目申请接收截止时间为4月20日16时。

2.本联合基金面向全国,公平竞争。对于合作研究项目,应当在申请书中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内容、主要分工等。重点支持项目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

3.申请人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简称信息系统),采用在线方式撰写申请书。没有信息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

4.申请书资助类别选择“联合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申请代码 1 应按本《指南》要求选择,申请代码 2 根据项目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领域信息”选择“先进制造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根据项目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方向名称,如“1.精密龙门加工中心与精密卧式加工中心进给轴几何精度保持理论及方法研究”,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

5.申请项目应当符合本《指南》的资助范围与要求。申请人按照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联合基金相关的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6. 申请人应在项目申报前向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创新部了解相关研究方向的需求背景,鼓励申请人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研究机构或企业开展联合申报。

7.资助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软件、专利及获奖、成果报道等,应当注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通用技术集团)项目资助和项目批准号或作有关说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促进项目数据共享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8. 依托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完成组织申请以及审核申请材料等工作。在2022年4月20日16时前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并于4月21日16时前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

三、咨询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与政策局

联系人:李志兰 刘 权

电 话:010-62329897,62326872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创新部

联系人:李 明 韩 健

电 话:010-63348226,633482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2022年度项目指南(第二批)

 

本年度拟在以下研究方向予以资助,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260万元/项:

1.精密龙门加工中心与精密卧式加工中心进给轴几何精度保持理论及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5的下属代码)

2.精密龙门加工中心可靠性增长理论与加速试验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5的下属代码)

3.精密立式坐标镗床正向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5的下属代码)

4.滚珠丝杠副性能退化机理和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5的下属代码)

5.精密立式加工中心与精密龙门加工中心低应力装配理论和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5的下属代码)

6.数控磨齿机加工误差形成机理、精度评价及补偿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5的下属代码)

7.精密龙门加工中心与精密卧式加工中心机电系统性能保证和空间误差在线补偿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5的下属代码)

8.数控系统可靠性加速试验与测评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5的下属代码)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欧盟委员会

“中欧人才项目”指南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双边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2年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中欧人才项目”,着眼未来合作,面向国际人才培养。

一、 项目说明

(一)合作内容

本项目支持中国研究人员加入已获得欧洲研究理事会(ERC)资助的欧盟项目团队进行3至12个月的研究访问(同意接收中国研究人员的项目清单见附件1,根据欧盟法律要求,附件1中未提供欧方联系方式,申请人可以向联系人咨询欧方联系方式)。

(二)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不超过3万元/项(直接费用,本项目无间接费用),仅限用于中国研究人员访欧的国际旅费(机票为经济舱)。中国研究人员赴欧期间的日常生活费用与研究经费由欧盟项目团队支付。

(三)资助期限

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2年9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

二、 申请人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管理办法》,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须具有博士学位,并且是2023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资助期限为3年及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合作交流项目除外)的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在研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作为申请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博士学位,或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并经在研项目负责人同意)。

(二)申请人应联系同意接收中国研究人员的欧盟项目团队,就访问时长、研究内容、赴欧期间日常生活费用及研究经费等内容达成一致,取得对方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的接收函(参考范本见附件2)。

(三)更多中方申请人条件的详细说明请见《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限项申请规定

(一)本项目属于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不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正在承担的项目总数限为2项”规定的限制。

(二)不受“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类型项目”规定的限制。

(三)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的中欧人才项目,合计限1项。

(四)更多关于限项申请规定的说明,请见《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四、申报说明

(一)申请人注意事项

合作交流项目申请书采取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 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2.中方申请人须登录ISIS科学基金网络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egrantweb/),在线填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申请书》。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项目负责人”用户组登录系统,进入后点击“在线申请”进入申请界面;点击“新增项目申请”按钮,进入申请项目所属科学部选择界面,点击“申请普通科学部项目”进入项目类别选择界面。

(2)点击“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左侧+号或者右侧“展开”按钮,展开下拉菜单。

(3)点击“合作交流(组织间协议项目)”右侧的“填写申请”按钮,进入选择“合作协议”界面,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ERC(中欧)”,然后按系统要求输入依托在研基金项目的批准号,通过资格认证后即进入具体申请书填写界面。

3. 预算编报。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须知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要求,认真如实编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

4. 申请材料要求。申请人须上传欧盟项目团队同意接收中国研究人员的接收函扫描件(参考范本见附件2),内容需涵盖访问时长、研究内容、研究及日常生活费用安排等,并由欧方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

(二)依托单位注意事项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申报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本项目纳入无纸化申请范围,依托单位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时间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版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关于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及项目清单提交等事宜,请参照《关于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执行。项目获批准后,需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严格保持一致。

(三)项目申请接收

信息系统在线申报时间为2022年3月15日至2022年5月26日16时(北京时间)。

注:请申请人严格遵照本项目指南的各项要求填报申请,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如有疑问,请致电项目联系人。

五、拟批结果公布

2022年8月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门户网站国际合作栏目中公布拟批准资助通知。

六、联系方式

申 洁

电 话:+86-10-62327017

Email: shenjie@nsfc.gov.cn(请联系此邮箱咨询欧方联系方式)

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信息中心):+86-10-62317474。

  

附件:1. 同意接收中国研究人员的欧盟项目清单

   2. 接收函范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际合作局

2022年3月15日

 

 

 

第12届全国(中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暨研讨会通知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微信公众号)

各相关单位、各位专家学者:

第12届(2022年)全国(中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太空应用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共同组织举办。本次竞赛将拟定甲组和乙组两个题目,以利用地月空间作为轨道设计问题的任务背景。本届竞赛研讨会将与The 2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paceflight Dynamics(https://issfd-28.casconf.cn/)会议一并在北京举办。

依托中国力学学会,全国(中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1届,成为我国空间轨道设计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学习交流和专业竞技平台。空间轨道设计竞赛鼓励组办方提出创新的空间任务概念和轨道设计与优化问题,参赛者提出创新的求解思路和方法,赛后召开研讨会,成绩优异的参赛团队分享题目解法和参赛经验。

本届竞赛活动的初步日程安排如下:

2022年5月01日 参赛报名

2022年6月25日 发布竞赛题目,竞赛开始

2022年8月10日 提交设计结果,竞赛结束

2022年9月02日 竞赛研讨会(线下或线上)

联系人:

何胜茂

13366830627

heshengmao13@csu.ac.cn

彭超

13691082529

pc309@csu.ac.cn

 

 

 

学术会议

空天装备力学与先进材料高层论坛通知

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等单位主办,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高温材料与防护涂层分会(筹)、中国航发集团科技发展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湘潭大学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空天装备力学与先进材料高层论坛,将于2022年5月27-2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旨在围绕航空航天装备力学、先进材料及其前沿交叉问题,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多学科交叉,激发思想碰撞与产学研合作,推动基础研究与国家重大装备需求的紧密结合。会议拟邀请国内从事空天装备力学、先进材料及两者交叉研究领域的杰出专家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共同研讨空天装备力学及其先进材料等相关领域提供的发展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会议主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

二、会议承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高温材料与防护涂层分会(筹)、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科技发展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湘潭大学

三、会议时间、地点

2022年5月27-29日(27日报到,28-29日会议)

陕西宾馆(陕西省西安市)

四、会议组织机构

1. 会议主席:郑晓静、方岱宁、刘大响

2. 会议学术委员会

主任:魏炳波

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陈祥宝、邓龙江、董绍明、冯西桥、宫声凯、郭万林、郭旭、韩杰才、韩旭、侯晓、冷劲松、李东旭、李贺军、李应红、李仲平、陆夕云、唐志共、涂善东、王清远、王铁军、魏悦广、杨绍普、易仕和、张联盟、张统一、赵亚溥、周刚、周又和

3. 组织委员会:周又和、李贺军、李园春、周益春

五、论坛设置

主论坛

分论坛1:空天装备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

分会主席:周又和、李贺军

联系人:王记增、付前刚、陈玉丽

分论坛2:空天装备动力学与控制

分会主席:周刚、唐志共

联系人:王琳、张洪波、钱秉文

分论坛3:空天装备复杂流场力学

分会主席:李应红、李东旭

联系人:吴云、易贤、杨越

分论坛4:空天装备物理力学

分会主席:冷劲松、赵亚溥

联系人:张助华、祝文军、刘立武

六、秘书处

杨丽:15200330326,lyang80@xidian.edu.cn

付前刚:13572946354

王记增:18919802405

于广民:15801626205

七、会议注册开始时间:2022年3月15日

 

 

 

第十七届全国环境力学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

经中国力学学会批准,由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主办,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环境力学学术会议 (CEM-2022)将于2022年7月29日至31日在甘肃省天水市召开。

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十六次学术会议,形成了以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地质、自然生态等领域中的力学问题为主线的研讨专题,为我国环境问题从力学视角进行系统研讨和探索解决方法提供了有力的学术交流平台。环境力学学术研讨一直关注当前国内外面临的环境问题,聚焦面向环境问题的基础理论、试验测量、现场观测、计算方法、软件研发和工程应用研究。本次环境力学学术会议旨在结合国家及地区发展需求,围绕重大环境与灾害中的力学问题,总结与交流最新研究进展与研究方法,研讨环境力学最新发展趋势,促进环境力学的学科的深度发展。

欢迎国内外从事环境力学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踊跃参加!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  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水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会议地点:甘肃省 · 天水市 · 天水师范学院

会议时间:2022 年 7 月 29 日至 31 日

会议网站:http://CEM2022.aconf.cn

一、会议组织

大会会议主席

    郑晓静 院士  兰州大学

学术委员会主席

    李家春 院士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大会执行主席

刘 桦  上海交通大学

学术委员会委员:

刘 桦  上海交通大学

孙洪广  河海大学

王国华  兰州大学

王 展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尹海龙  同济大学

赵立豪  清华大学

赵 曦  上海交通大学

薄天利  宁夏大学

曹志先  武汉大学

陈 鑫  中国农业大学

程雪玲  中科院大气所

樊靖郁  上海大学

范 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 强  苏州大学

顾声龙  青海大学

顾兆林  西安交通大学

贺治国  浙江大学

季顺迎  大连理工大学

金阿芳  新疆大学

李琳琳  中山大学

欧阳朝军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潘 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任智源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王晓亮  北京理工大学

谢金翰  北京大学

袁德奎  天津大学

卓丛山  西北工业大学

会议组委会

主席:

黄  宁    兰州大学

委员:

吕向明    天水师范学院

王国华    兰州大学

魏国强    天水师范学院

朱  伟    兰州大学

卢玉荣    天水师范学院

二、大会报告

【待定】

三、研讨主题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   环境力学的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

2.   环境力学研究最新进展

3.   环境力学问题的研究方法

4.   能源开发中的环境力学问题

5.   重大灾害预警、预报和防治

6.   其他环境力学专题

四、重要日期

1.   会议通知      2022 年 3 月20 日,发布会议第一轮通知。

2.   会议注册      2022 年 3 月 25 日  开启

3.   摘要提交      2022 年 4月 1 日 开启

4.   投稿截止      2022 年 5月 30 日

5.   会议时间      2022 年 7 月 29 日 (星期五)      报到

                   2022 年 7 月 30 日- 31 日        会议

五、投稿方式

通过会议网站(http://CEM2022.aconf.cn),网上投稿。

六、会议注册费

注册类别

正式代表

学生代表

提前注册缴费

(5月1日-6月15 日)

1500

1200

正常注册缴费

(6月16日-7月29日)

1800

1300

七、联系方式

王国华  兰州大学

E-mail:  ghwang@lzu.edu.cn

电话:    13893313357

朱  伟   兰州大学

E-mail:  zhuwei@lzu.edu.cn

电话:    13993112382

 

 

 

招生招聘

Ph.D/postdoc position in architected metamaterials at Berkeley

We have new postdoc/Ph.D opening immediately in the broad area of architected metamaterials. Candidates who have prior experience in the mechanics of architected materials, machine learning/optimizations and interests in applying various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developed in our lab is especially encouraged to reach out to us (email: rayne@seas.ucla.edu). https://www.raynexzheng.com/

 

 

 

PhD position i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on structural vibration / nonlinear dynamics / energy harvesting

Dr Liya Zhao from the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 Sydney, global ranking QS = 45th, US News = 41th), is seeking PhD students to work on projects related to the following topics. Full scholarship will be provided (Tuition waiver + stipend).

Nonlinear dynamics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ing (harnessing renewable energy from base vibration or wind-induced vibration, ocean wave, etc.; developing efficiency enhancement innovations)

Smart structures and systems for vibration/noise suppression (metastructures, adaptive structures with composite smart materials)

Requirement:

Experiences in vibration, nonlinear dynamics,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aerodynamics, programming (e.g., Matlab) and experiments are highly desirable;

GPA: Master's or bachelor's degree with first- or second-class honors (>4.0/5.0 or 80/100);

English: If previous education was not conducted in English, there is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requirement.

Application details: https://research.unsw.edu.au/how-apply

If interested, please send me your transcripts and your full CV (liya.zhao2@unsw.edu.au). Please clearly indicate your GPA in CV.

 

 

 

学术期刊

《计算力学学报》

 2022年第1

 

基于生物地理-海鸥群优化的高维结构可靠性分析

钟昌廷,李刚

纤维再生混凝土单向板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及可靠度计算

符勇强,方圣恩,林志平

大规模多点基础激励随机振动并行计算研究

宁民亮,范宣华,王柯颖,陈璞

联合极限状态下基于最大熵可靠度的易损性分析

何乡,吴子燕,贾大卫

地震作用下水库坝体与水体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许栋,梁心雅,许航维,李健增,及春宁

 

 

网络精华

预长聘制应以真正的同行评议为基础

(摘自中国科学报)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成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高校引入了Tenure-track这种教师聘任制度,希望借此打破教师“铁饭碗”,建立起以绩效考评为依据、“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激发教师队伍的潜力和活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Tenure-track有很多中文译法,为求准确和公允,本文统一译为预聘—长聘制,简称预长聘制。

什么是预长聘制

预长聘制的探索很早,到18世纪末,作为保障教师工作权益的聘任制度形成于美国,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吸收采用。预长聘制由前期“非升即走”的预聘制和经考核合格后终身聘用的长聘制两个部分组成。

预聘制环节是由大学广泛招募筛选,确认有担任教授潜质的人选,大学与被选定者签订合同,聘任其为助理教授并规定试用年限,学校给予其支持条件和任务要求。试用期满,经过严格考核,符合条件者才能晋升为副教授,同时获得终身教职;如果没有通过考核则不再续聘,离开大学另寻出路。

长聘制的初衷源自对于学术自由的重视和保障。20世纪初,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和美国学院协会在联合发布的声明中做过这样的界定:在聘期内除非学校财政困难,教师所授课程停开、专业停办,或教师出现重大违法违纪行为,否则教师可以一直工作直至退休。这句话一直被认为是美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基石,也是大学理念得以实现、优秀人才得以集聚的重要保障。

在具体实践中,美国大学并没有统一规定,大致都要经过预聘和长聘两个过程,年限和考核条件由各校自行确定,但目标是一致的:经过严格考核证明学术能力、获得终身教职的人员在比较稳定的年薪和相应福利待遇下,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进行更前沿、更深入的探索而没有后顾之忧。

预长聘制是美国高校选拔和激励教师的有效制度,从根本上说,可保障经过系统训练的优秀青年不受外部因素影响,集中精力探索未知、解惑当下。这项制度将教师自身利益和学校发展捆绑在一起,在预聘环节形成了对青年教师的强大激励,鉴别了学术能力的差异,减少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而长聘环节则赋予了教师职业安全保障,使其安心从事教学和科研。

部分高校引入预长聘制的实践

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实际上是从打破“铁饭碗”开始的。从人们习惯高校事业编的“编制”到预长聘制,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颠覆式改变。基于考核后的差别聘用办法显得很残酷,因而关于引进该项制度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从高校教师队伍所有人都有“铁饭碗”到基于考核后的不能胜任者被“淘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需。不能理解实行预长聘制后的“淘汰”主要是思想观念问题,年长者抵触感更强烈。自国家取消大学毕业分配制度以来,年轻人愈来愈能接受换岗择业的挑战。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发展过程看,它实际上是与国家其他行业改革基本同步实施的。

第二,大学行政主导的预长聘制遭受诟病最多。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大潮中,大学陆续引进预长聘制度,各校也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了变通和改进。多数大学一般是6年试用期,“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也有学校采用3年加3年的两次考核(特别优秀者3年就可获得长聘)。尽管这些学校也是行政主导的人事改革,但效果较好,整体上比较平稳。而另一些大学全员执行预长聘制,遭到了一些教师的反对,特别是那些已经获得“铁饭碗”编制的老师,难以接受可能面临的“淘汰”。

第三,争议比较大的是个别大学为了短期内提升论文、项目等指标,强调“非升即走”而模糊长聘性质。从实行预长聘制的初衷来看,美国大学实行“非升即走”的重点在“升”,通过培育扶持、选育结合的方式,优上增优,“升”的是多数。而在中国少数大学,预长聘制重点变成了多数“走”,把该制度完全理解成淘汰制度。招人时放大实际岗位数量,不严格把关,只要具有能拿项目、写论文潜力就招进来,把人招进来就不管了;试用期满后看考核指标是否达标,完全异化了这项制度的初衷。

第四,预长聘制能否成功取决于选人选得对、留人留得准,而选对人和留准人的根本靠真正的同行参与评审考核。预长聘制并不复杂,完全可以看成是与其他行业人事制度中试用期—正式聘用相同的制度而已。其他行业人事考核基本上可以用数量指标,但科研和教学成就很难用数量来准确衡量。论文数量、被引用量、教学课时、项目经费数量等可以部分反映成绩,而教学能力、科研潜力、师德品行等,难以用数量等显性指标衡量,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实行真正的同行评议制度的基础上。

第五,学术上“近亲繁殖”是预长聘制的死穴。大多数美国大学在招聘时一般不直接录用本校毕业的研究生留校任教。这样的硬性规定有利于学术交流,博采众长,促进创新发展,帮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减少聘用时的人情羁绊,为大学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近亲繁殖”导致学术上“同质性”强,不利于不同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影响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才培养;师生情结紧密,“面子”当头,不利于学术争鸣;容易拉帮结派,形成学术山头甚至演化为学术垄断和学术强权,滋生学术腐败。如果不加以遏制,占据学术高地的教授们自然就将学校招聘优秀人员变为招聘自己的学生,学术方向完全固化,无疑会反噬这项制度的实施。

形成人事制度改革“组合拳”

虽然关于预长聘制的争议不断,客观地说,预长聘制除了激活人才创新活力之外,还因为与海外名校人事制度和体系接轨,为众多优秀留学人才归国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

当然,预长聘制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我们几乎照搬的情况下,来自文化、认知、政策和法律等各方面的巨大差异都会造成该制度在落地时的阵痛。比如,美国预长聘制是基于高校自治的传统,由教师群体发起、行业呼应,在学术共同体内部自下而上形成的制度,而我国预长聘制是由高校发起、政府支持、行政主导、教师配合自上而下实行的。特别是在缺少规范的同行评议制度,以及对学术“近亲繁殖”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预长聘制在引进后会大打折扣。

我们要尽快建立真正的同行评议制度,逐步减少和消除学术“近亲繁殖”现象,鼓励高校大幅度减少从本校毕业生中直接聘任新教师,并逐步形成制度规范,形成与人事制度改革相配套的“组合拳”,提高师资水平,保障我国高校的创新活力,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作者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各高校创新方式,着力培养未来杰出的科学家

立远大志向 重自主探究

(摘自人民日报)

如何培养基础理科拔尖学生,造就未来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各高校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一方面,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学生投身基础研究的志趣;另一方面,开展研究性教学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同时,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提升综合素养。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培养,探索基础学科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

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深入实施“拔尖计划”,在基础理科、基础文科、基础医科领域建设一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着力培养未来杰出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为把我国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人才基础。

如何加强基础理科拔尖学生培养,造就未来杰出的自然科学家?

“志趣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周六晚10点,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学堂计划”叶企孙物理班大四学生史家明仍在教室自习,“对我来说,周末和工作日的学习差别不大。”这名00后笑着说。

高考填报志愿时,史家明的第一志愿就是物理。如今,他依然希望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在物理班的4年,我感到自己在自由地成长,也保持了刚入学时对物理的热爱。”史家明的室友、同班同学韩皓潭补充说,班级浓厚的学术氛围、同学们学习的自主性,是这份热爱的“保鲜剂”。“张量网络简介及其在量子计算机中的应用”“探秘斯格明子:拓扑自旋电子学浅析”“量子理论中的对称性与拓扑”……在物理班,学生自发组织的“叶企孙学术沙龙”已持续10余年,主动研究和讨论蔚然成风。

“我们认为,学生的主动性特别重要。有时候,育人效果并不在于知识传授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学生若有探索未知的主动性,将来就会很有希望。”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学堂计划”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说,学生的主动性一方面来自兴趣,一方面来自使命感。

“如果学生自己没有探索求知、发展自我、实现价值的勃勃欲求,再多的资源、再高的目标也无法促使他们对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更充分的利用。”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陆一曾开展“拔尖计划”学生调查,研究发现,志趣是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建立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中,“强化使命驱动”十分重要。要引导学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术志趣和内在动力,鼓励学生在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等基础科学领域深入探索、坚定志趣。许多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基础学科拔尖班学生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引导学生明确未来方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大师课”等形式,汇聚德才兼备的学术大家,通过言传身教、精神感召,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有学者谈道,在进入大学前就对基础学科有浓厚兴趣并立志长期探索的学生仍然较少,涵养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志趣尤为重要。这种涵养需要环境,需要重视基础学科的整体氛围。

“对优秀的学生更需要因材施教,更需要‘留白’”

每周五下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周五学术报告”会上,讲述与思辨碰撞;未名湖北岸的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参加导师讨论班的学子豁然开朗;在物理学院,“物理英才班”的学生进行文献分享和学术研讨会,邀请“大牛”开设讲座……北京大学注重营造师生共同探索科学未知前沿领域的学习氛围,这也是一些高校加强基础理科人才培养的缩影:创新学习方式,营造创新环境。

在课程方面,复旦大学开设“本科荣誉项目”,建设荣誉课程,提升第一课堂教学质量。“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学术判断力。通过教学内容及方法上的创新,满足拔尖学生的学习‘胃口’。”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师周磊说。

开展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训练。上海交通大学建设致远创新研究中心,搭建本科生交叉创新实验平台,通过开放日、前沿探索实验课等,构建进阶式自主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科与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协同打造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通过科教融合,致力于培养从事前瞻性基础研究的青年人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曼丽认为,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建议重视给拔尖学生‘松绑’。对优秀的学生更需要因材施教,更需要‘留白’,这样才有可能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志趣来发展。”

“在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我们对主干课程课时进行了重新分配,将本科阶段总学分从170学分减少到150学分。”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森介绍,通过科研训练、数学建模、小课题研究等实践模块,加强创新实践锻炼。浙江大学制定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专属培养方案,将重要的必修课划归为“核心选修课”,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从而更好地发挥潜能。

“通识教育和拔尖人才培养是相互关联的”

采访中,一些高校的基础理科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表示,有些理科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偏得厉害”;有些同学知识面广、文理兼备,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还有所欠缺;还有的同学自信心不足、主动规划自我的能力较弱。对此,专家表示,有必要加强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怎么和专业教育真正融合?我想,通识为本,并不是说通识课的学时数要远远超过专业课。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要有通识教育的理念。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表达沟通能力等,既是专业课程中可以包含的,也与通识教育有密切关系。”朱邦芬说。

“通识教育和拔尖人才培养是相互关联的。根深才能叶茂。在厚通识的基础上,拔尖人才才能茁壮成长。”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说。南开大学伯苓学院副院长段文斌也认为:“某一学科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培养,与学生自身个体的全面发展并非矛盾,而是相得益彰。习得立志修身、习得理论实践、习得强健身心、习得审美创美、习得交流合作,是我们对‘拔尖计划’毕业生的要求。”该学院推出语言、文学与文化导论、哲学系列讲座等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提升拔尖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些理科学生表示,通识教育的学习让自己获益匪浅。“刚进入萃英学院时,我以为学院只重视我们的专业学习。后来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兰州大学萃英学院2019级化学萃英班学生马科星说,学院设立了通识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体系,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促进学生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汲取人类文明精华,形成整体的知识观和智慧的生活观。

同时,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科学道德、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造就敢闯会创、敢为天下先的青年英才。